尚紅梅
鏡頭一
一位年輕的女性在上班時突然感到肛門下墜,去衛生間排便時發生大出血。幸虧被及時發現,送醫院急診說是宮外孕卵巢破裂,經手術搶救后脫離了危險。
鏡頭二
一位即將臨盆的產婦,在醫院待產時突然腹痛,肛門下墜難忍,到衛生間排便時,將嬰兒生在馬桶里。幸虧醫務人員就待在旁邊,經緊急處置,新生兒安全獲救。
此類報道經常出現在媒體報端。人們在看稀罕的同時也有些納悶,都說婦女生產是過“鬼門關”,怎么這些孕婦生孩子就像喝涼水?不過,產科醫生卻對此司空見慣,尤其提醒兩類患者,想去排便時要特別警惕,一種是異位妊娠(俗稱宮外孕)者,一種是孕婦分娩時。
宮外孕者有排便感是因為出血
正常妊娠時,受精卵著床于子宮體腔內膜。如果受精卵于子宮體腔以外著床,即為宮外孕,包括輸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及宮頸妊娠等。
如果宮外孕患者突然產生強烈的肛門墜脹感想大便,往往意味著腹腔內已經有小股的滲血發生了。血液會聚集在盆腔最低部位,也就是直腸的前方,刺激腸壁,引起患者想大便的感覺。患者不知道這些,蹲下去后腹壓增加,會引起腹腔內大出血導致暈厥,甚至發生嚴重的磕碰和外傷。這都不要緊,就怕沒人發現,后果將不堪設想。
產婦有排便感是因為胎頭壓迫
另一種情況是孕婦生孩子宮口快開全的時候。因為子宮介于膀胱與直腸之間,臨產時由于子宮收縮,胎頭下降,多數孕婦會出現下腹墜脹感和膀胱壓迫癥狀。這時候她根本就不是真想大便,而是胎頭壓迫盆底肌和肛提肌產生的排便反射。如果這時候去解大便,就有可能把孩子生在馬桶里。
當然,這并不是說孕婦在臨產前不能排便,相反,屆時需要排空大小便。如不及時排便,由于膀胱充盈尿液或直腸積聚大便,占據了產道的空間,會使膀胱肌肉收縮功能減弱,影響產婦用力;還會引起尿潴留,影響子宮收縮與胎頭下降,延長分娩時間,增加產婦的痛苦;甚至會因產婦用力過大,導致大、小便和胎兒同時排出,污染會陰部和新生兒臍帶,容易引起細菌感染,不利母嬰產時的衛生保健。
當然,孕婦在產前排空大小便時要警惕,千萬不要馬虎大意,以免發生前面所述的意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