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啟
老劉在最近的體檢中發現血糖高出正常值許多。醫生囑老劉過幾天再復查,血糖仍然高,確診為糖尿病。老劉急著想把血糖降下來,就自行服藥治療,結果是服了兩次二甲雙胍,就昏迷不醒了。家人急忙送他到醫院檢查,診斷是低血糖,經過一番治療才醒了過來。醫生說,新發現的糖尿病人開始服用降血糖藥時,一定不能讓血糖降的太快。老劉沒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急于求成,由此導致了并發癥。
降糖藥的不良反應涉及面很廣,其中最常見、最危險的莫過于低血糖。這是令患者最感恐懼、醫生最感棘手的難題,也是血糖達標的最大障礙,需要引起患者警惕。
引起低血糖的常見原因
所用的降糖藥作用過強、起效過快優降糖及其復合制劑在這類藥物中具有代表性。優降糖價格低廉,降糖作用明顯,常被很多患者選用。但不少患者對該藥認識不足,不經醫生指導而盲目用藥,結果出現了低血糖。
服用降糖藥的時間不對不同的降糖藥,服用的時間也不盡相同,這一點許多糖尿病患者并不清楚。有的人甚至在飯前1~2個小時就開始服藥,結果由于服藥時間距離進餐時間過長而發生了低血糖。
藥物劑量未及時調整進食量減少卻沒有相應減少降糖藥的服用劑量,或者增加了降糖藥的服用劑量卻沒有嚴格監測血糖,更沒有進行飲食調理,結果導致了低血糖。
及時識別低血糖
低血糖發生的初期,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出汗、心悸、無力、震顫、煩躁、蒼白,然后表現為淡漠。患者的定向力和識別力逐漸喪失,嗜睡,甚至出現精神失常等,嚴重時可出現騷動不安、痛覺過敏,兼有陣攣性及舞蹈樣動作或幼稚動作,如吮吸、鬼臉等,繼而瞳孔散大,甚至出現強直性痙攣和陣發性驚厥,逐漸昏迷、肌張力降低、呼吸漸弱、血壓下降等。
需要指出的是,低血糖癥狀會隨著糖尿病病程進展和神經系統并發癥的出現而越來越不明顯,甚至可突然發生昏迷而無明顯先兆。
合理用藥最重要
老年糖尿病人并發癥、伴發病多,常需服用多種藥物,因此更應關注用藥安全。
糖尿病人服用磺脲類降糖藥,應首選作用溫和、半衰期短的劑型,如美比達、糖適平。使用優降糖時應從小劑量開始,根據病情變化,逐漸增加劑量,每日不超過2.5毫克。如伴有腎臟病變,要慎用優降糖。對含有優降糖的中成藥(如消渴丸),要嚴格計算其中的含量,不可濫用。此外,在使用磺脲類藥物時還需注意協同因素的影響,如飲用酒中的乙醇,以及阿司匹林、磺脲類等藥物可加重低血糖。服用磺脲類藥的患者,在體力活動增多時應注意適當加餐,以防低血糖。一旦發生低血糖,應及時送醫院診治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