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棟華
目前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很多,應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選擇。不可盲目采用不恰當的治療方法,以免得不償失。
牽引 常用坐位牽引法。患者端坐位,兩手自然下垂,頸項肌肉放松,頭略向前傾。交感神經型頭后仰15。為好;早期脊髓型頸椎病者宜取中立位,以牽引時感覺舒適,牽引后癥狀減輕或不再加重為原則。牽引重量一般為4 000-6 000克,持續時間40-60分鐘,每日2~3次。在牽引的同時,可適當緩慢做頸部左右功能旋轉活動。牽引重量、時間,應根據病人性別、年齡、體質、頸肌發育情況及牽引后的反應適當調整。一般開始時重量宜輕,時間宜短。如無不適,體質好的男性患者每次可增重2 000克,女性、老年人或體弱者每次可增重1 000克,每次增重應維持5~7天。若增重后癥狀加重,或發生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應立即減量或停止牽引。上位頸椎病變,牽引重量宜輕;下位頸椎牽引重量可稍重。頸部周圍紅腫熱痛、淋巴結腫大、嚴重高血壓、冠心病、急性肝炎、急性腎炎、心肺功能不全、身體極度虛弱、頸動脈竇過敏等,不宜牽引。
藥枕 藥枕高度、形狀應符合頸椎生理曲度。一般來說,高度以7-10厘米最為適宜,大致相當于耳朵到肩峰的距離;寬度以12-15厘米為好,大致為枕骨下緣到第七頸椎(低頭時頸部最突出的部位)的距離;長度以超過自己肩寬10-15厘米為佳。最好選用布紋致密(以防藥粉漏出)、透氣性好(便于藥力透出)的布料,枕芯內裝入粉碎成粗末的中藥,酌情加入海綿等填充物,有利于恢復頸椎的力學平衡。市售藥枕不能嚴格對癥,更有甚者價高質次,影響效果。如有條件可自制藥枕,辨證選用藥物。
理療 一般不需貴重設備,相當安全,可在家進行。多種市售家庭治療儀即簡易理療儀,可根據醫囑選購,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配戴頸圍 頸圍的下部支撐于胸背肩部上緣,上端托于枕頜,可給頸椎外力支撐,限制頸椎過度活動,幫助穩定,減輕頸髓、神經根刺激或壓迫癥狀。一般用于頸椎病急性發作期。便用時分清上下,圍頸一周。周徑可任意調整,以感覺舒適、頸部活動受限為度。有的頸圍內夾有磁片,兼有磁療作用;氣囊頸圍由密閉的塑料或橡膠制成,充氣后可鼓起成形,除固定作用外,兼可牽引。使用頸圍時應注重功能鍛煉,否則可致頸椎關節僵硬,肌肉萎縮,頸椎進一步失穩。
推拿 醫生采用不同手法,按經絡穴道施以不同力量,其手法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深透。推拿時還可用各種藥膏作為推拿介質,以潤滑皮膚,提高療效。每個療程7-10天,可連續兩三個療程。
貼膏藥 可根據說明或醫生建議選購膏藥品種。風寒濕型頸椎病可選用溫經通絡膏、辣椒風濕膏、狗皮膏、傷濕寶珍膏等;氣滯血瘀兼風寒濕者宜選萬靈膏、萬應膏、損傷風濕膏、東方活血膏、麝香壯骨膏等。此外,新劑型磁貼不僅具有藥療作用,還有磁療作用,各型頸椎病都可選用。
藥物 常用的消炎鎮痛類中西藥物,都可以選擇使用。還有減緩頸椎骨質增生、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如壯骨關節丸、硫酸軟骨素A、復方軟.骨素片、骨刺片、頸復康沖劑、丹參片或復方丹參片等。激素類潑尼松、地塞米松藥物多用于極短時期內控制病情,不可長期應用。
手術 頸椎病保守治療半年無效,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或神經根性疼痛劇烈,保守治療無效;或出現上肢肌肉無力、萎縮,經保守治療4~6周后仍有發展趨勢者,應選擇手術治療,而且越早越好。比如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早期手術,脊髓病變尚能逆轉。時間過久,脊髓細胞發生不可逆病變,雖經手術解除壓迫,椎管恢復通暢,但癥狀改變不大,難以恢復。
頸椎手術按進路方向可分為前路手術、前外側手術和后路手術三種類型,主要根據具體病人的病理特點,尤其是壓迫部位而定。哪種方法能解除對脊髓、神經根、椎動脈的壓迫,就選擇哪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