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花平
現代遠程教育利用網絡平臺給農村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信息,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優化和共享,打破了資源的地域性,滿足了農村老師的自主選擇信息的需要,使更多的人同時獲得更高水平的教育,提高了教育資源使用效率,降低了教學成本。
遠程教育的實現必須依靠媒體技術,沒有現代教育技術或傳播技術,就沒有現代遠程教育。2006年,我們賈得一中這所身處農村的學校就配置了電腦教室,衛星接收設備,現在我們學校班班有多媒體,電子白板、電腦、實物投影儀,音響一應齊全,學生有電腦教室,教師有電子備課室,是山西省有名的遠程教育先進單位。我們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與衛星遠程教育資源,充實我校各學科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庫大大拓展了師生的學習內容,豐富了教學手段,大大優化了課堂結構,提高了教學效率。
一、遠程教育在教案設計中的應用
作為一名農村歷史老師,我深知農村孩子的學習資源匱乏,知識面窄,所以在備課時首先在遠程教育資源上進行搜索、查看資料,結合本校歷史教學資源庫,再根據教材,本班學生的特點,充分利用遠程教學資源來進行制作多媒體課件,充分發揮影視、視頻、音像、動畫的作用,把現代遠程教育資源與歷史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設計《紅軍不怕遠征難》這一課教案時,首先在遠程教育資源庫里尋找本課的資源,截取了《長征》影片,并分兩部分別放映。具體做法:用幻燈片出示問題:長征是一個什么樣的歷史事件?紅軍為什么要長征?導入新課,請同學們先看一段影片,用電腦在大屏幕上播放《長征》影片里第一部“長征的原因”,學習課文第一段。然后接著用幻燈片出示:長征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影響?紅軍在長征中都經歷了那些艱難險阻?二萬五千里長征有沒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學生,生動形象的進行了完整的了解了長征中的艱難,為他們的創造性的發揮提供了空間,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另外,在備課時還可以提前讓學生在網上查閱與本課有關的課外知識,例如:在學習《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里的第二目“新航路的開辟”時,其內容相當豐富。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來了解迪亞士、達·伽馬、麥哲倫、哥倫布以及麥哲倫的各自航程,初步了解他們是哪國人?航行的時間?資助他們的國家?他們各自的航線?目的地?以及他的發現給世界帶來的巨大影響,讓學生初步了解十四、十五世紀時的經濟、政治、文化,明確新航路開辟的原因,這樣大量信息的攝取,大大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二、遠程教育在突破難點中的的作用
難點的突破是一堂課能否成功的關鍵。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教學平臺來配合教學,這樣就可以把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些,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材料,解決教師講不清,學生難聽懂的內容,從而突出重點和難點。多媒體技術在綜合處理語言、文字、聲音、圖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運用這一特有功能,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化枯燥乏味為生動形象,從而化難為易。學習歷史的最大的缺陷是歷史不會重現在眼前,而多媒體的出現解決了這一遺憾,例如:在學習世界歷史時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等戰爭時,多媒體的優勢會發揮的淋漓盡致,用影像的動感把學生真正引入激烈的悲壯的戰爭之中,這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比擬的效果,任何難點將會化為思想的認識,進而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再如講:“新航路的開辟”一目中,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線時,學生往往難以聽明白。于是課堂上就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分別演示四位航海家的航海過程,再進行地點突出顯示,因為學生課前對此在網上已有了解,所以這時教師可以抽學生報出地名,最后教師再給予補充。在看了演示動畫后,絕大數學生都能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線,在腦子里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而這些影像、動畫都離不開網絡,離不開遠程教育資源。
三、遠程教育在課后鞏固練習的作用
在鞏固練習中我們要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來達到鞏固本課知識的目的。在每一節課的內容講解完之后,教師可以制作一些與本課內容緊密相關的練習,在練習鞏固中,學生要充分參與,積極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發現問題,對學生的易錯、模糊,及時加以解釋、強調、糾正或補充,調整教學的要求,內容和方法。例如我利用遠程資源中的《拓展資源》欄目開展練習與鞏固,拓寬學生的視野,通過多媒體教學平臺資源展示,讓他們積累豐富的課外知識,這樣,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就更加深刻了,知識面擴大了,積累的知識多了,理解掌握知識也就更容易了,知識的鞏固也就更牢固了。
總之,時代要求教師在現代教學理論指導下,不斷更新觀念,注重提高自身素質,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技術,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技術的能力,積極運用遠程教育資源,創建優秀的資源應用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思想,轉變農村中學遠程教育資源利用率低的狀況,使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在教育資源上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實現教育的均等化。
(作者單位: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賈得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