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華
【內容摘要】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匯報課是對主題活動進行總結、反思、交流、評價、提升的教學活動,呈現(xiàn)學生在活動主題下的調查研究、合作、交流等過程,并在匯報總結反思中加強認識、提升能力。如何上好綜合實踐成果匯報課才能體現(xiàn)它的價值?是我們一直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成果匯報 朗誦會 聯(lián)歡會 運動會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全新的課程,是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它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彰顯和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提高和發(fā)展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提升。它給學生帶來的變化是其他任何一門學科所無法替代的。真正是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不是權宜之計,而應是一種長遠目標。
眾所周知我們所面臨的課程實施的任務還比較艱巨,“綜合實踐課程實施想說愛你不容易”。綜合實踐主題探究活動的基本流程是:確定主題——制定活動方案——開展實踐活動——成果交流展示等環(huán)節(jié)。就其課型來說,大致可歸納為確定主題課、方法指導課、中期反饋(交流)課、成果匯報課。下面我就其中之一的成果匯報(展示)課,根據(jù)本人的所見所聞談談它的“是”與“非”。究其特點有:
一、千篇一律“朗誦會”
綜合實踐活動匯報課是對主題活動的總結、反思、交流、評價、提升等,它不是以學生的知識的獲取為第一目標,而是呈現(xiàn)學生在活動主題下的調查研究、合作、交流等過程,并在匯報總結反思中加強認識、提升能力。簡而言之就是“過程重于結果”。我們有的老師最喜歡上的就是匯報課,說匯報課就是同學們向聽課老師匯報、匯報。于是乎會出現(xiàn)千篇一律“朗誦課”。這種課基本上無需老師的參加,學生一組組上臺朗誦手中抄錄好的資料,一頁又一頁,上面學生讀得累,下面的老師學生聽得累。這種活動其實大可不必,學生上網(wǎng),半天就能搞定。這種單一的、機械化的朗誦原本就是對綜合實踐匯報課的誤解,純粹就是一種走過場的表現(xiàn)。“小曲”雖然好唱,但光憑千篇一律的朗誦,或者幾種朗誦形式的變化是起不到匯報效果的。
二、熱熱鬧鬧“聯(lián)歡會”
綜合實踐匯報課在我們有些老師眼里就是一種熱熱鬧鬧的“聯(lián)歡會”。領導檢查、教師聽課只不過是一種形式主義,是一種迎合,更是一種“風吹麥浪”的涌動。如果不是帶著課程的理念走進課堂,你有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節(jié)音樂課、舞蹈課、表演課……這樣熱鬧的場面,老師、學生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想以最具感染力的形式來給聽課老師呈現(xiàn)一節(jié)精彩的課。但這絕不是一節(jié)真正的綜合實踐活動匯報課。因為從中你看不到他們活動的過程。這類匯報形式能夠很直觀的,藝術性地表現(xiàn)某些活動的成果,活躍課堂氣氛。“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表演一幕接著一幕,表演結束也就意味著本次主題實踐活動匯報的結束。這種純表演的匯報缺少對問題的深入討論和廣泛交流。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形式是單向的、唯一的,缺少雙邊互動,課堂不具生成性。學生在課堂上生成了什么,重新認識了什么、解決了什么,獲得了什么都不得而知。這樣的課堂學習方式與綜合實踐課堂中追求的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互動學習交流方式是不相吻合的,更與綜合實踐活動總結與交流階段——使學生在對話交流過程中有所感悟,進行反思,重新體驗活動,提升總結,發(fā)展能力的課程教學目標存在著很大差距!
三、此起彼伏“運動會”
在綜合實踐匯報課上,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到學生做的各種作品:賀卡、手抄報、照片、小制作等等。這種匯報形式無可厚非,的確能體現(xiàn)活動過程。可是如果整個活動都以這樣的形式來匯報,第一組“秀”好了,第二組、第三組……每一個小組都拿出自己精美的作品,然后組長再把內容讀一遍,連編輯、美工、抄寫也一個不落,通過民意測評,最后評出一、二、三等獎。真正是秀出了學生們的“熱情”和“雙手”。同學們熱情高漲各得其所,每一組、每一位同學的成果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大珠小珠落玉盤”。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匯報課嗎?不是,這絕對不是。是一堂名副其實的“走秀課”是中央電視臺的“星光大道”。
綜合上述匯報課的特點都有一個共性:課一開始,各個小組就選擇好自己的子課題輪流上臺匯報成果,你方唱罷我登臺,盡管匯報的形式各小組有所變化,但匯報大都是活動的“結果”。甚至有些成果并非“真成果”是“山寨貨”、“復制品”。無須親歷實踐、調查、訪問、觀察。只要在匯報課前上網(wǎng)查一下資料、寫一份心得報告、編排一段舞蹈、制作一份小報、唱一首好歌。這樣的匯報課注重有形結果的匯報,忽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的實踐能力、情感態(tài)度、思想意識和良好的個性品質這些無形結果的交流,缺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過程價值體現(xiàn)。是學生“走秀的舞臺”,是運動比賽的“競技場”。
如何改變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匯報課存在的問題,才能體現(xiàn)它應有的價值呢?
首先教師應明確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匯報課的教學目標與其在整個活動中的地位、意義。現(xiàn)實中教師往往單純地將成果展示匯報課理解為將學生本次活動主題所得到的結果進行匯報。匯報課中教師的指導地位不明確。綜合實踐活動旨在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活動中的基本職責就是指導、引導、組織、管理與評價學生活動。現(xiàn)實課堂中,習慣于“講授”的教師往往難于勝任“導師”角色。對于自己應該承擔哪些職責常常沒有目標性和策略性,感到無所適從,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孰不知,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一系列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fā)展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要讓學生把自己在實踐活動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以及獲取的體驗、成果展示給其他人并進而評價他人的活動,促進再次提高。
其次擺正教師在學生匯報活動中的作用。我們的老師不能包攬學生的工作,不做學生的“守護神”。應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親近與探索自然,體驗與融入社會,認識與完善自我,在活動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使學生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讓學生在活動中有所體驗、有所提升,有所感觸,真正促進其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但是也不能因為其自主性而放任自流。教師應成為學生參與活動的“支持者”,迷失方向時的“導航人”;把自己的有效指導與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結合起來,擺正自己在活動中的正確地位。
最后讓課堂成為課外延伸的主陣地。“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課堂上教師應引領學生良好情感的產生、方法的指導;注重學生對活動過程反思;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生成。使課堂成為激起學生再次參與活動、參與探索的一團團熊熊烈火,激發(fā)其實踐欲望,探索熱情,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向課外延伸的主陣地,進而在綜合實踐過程中達到培養(yǎng)人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板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