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偉大的革命導師恩格斯,站在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高度,通過深刻分析數學的起源和本質,精辟地作出了“數學是研究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這一科學的論斷。數學因其精深博大,華嚴之美能使人的頭腦聰明,思維敏捷。但是有不少同學認為,數學難學,盡是與數字、公式、定理、性質打交道,枯燥抽象,所以對它不感興趣,導致影響數學以至其他學科的學習。為此,有人問學數學有什么“妙”法?下面就談談我的看法。
一、要學會讀數學書
1.端正態度
看書時,要集中精力,做到字字見于書,入于目,發于心。如“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長度單位的直線叫做數軸”。按上法讀時不難發現其主要成分構成了數軸的三個要素。可見,在數學定義或概念描述時,附加部分起著表述精確,判斷和推理無誤的關鍵作用,讀來切不可粗心,不可不求甚解。
2.弄清數學教材的結構和編寫特點,以利閱讀
數學課本和讀物,一般是按直觀素材——數學概念——結論(公式、定理、性質、法則等)——應用舉例的基本程式來編寫的。閱讀時,重點應放在第二三個層次,切實把基礎知識弄通。
3.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閱讀
學習的生命在于思考,數學作為“思維的體操”,這就更需做到讀中思、思中讀。如,線面垂直的定義為:如果一條直線和平面內的任何一條直線都垂直,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垂直。在看書時,應著重理解定義中的“任何”二字所指范圍的普遍性。倘若把“任何一條”改成“兩條”或“無數條”,就都不能得到線面垂直這一結論。進而思考到“任何一條”與“無數條”這兩者在此是有區別的。另一方面,這定義本身也是充分必要的,可用來判定直線與平面垂直,也可由線面垂直得知直線與平面內的任何一條直線垂直,也是立體幾何中證明線線垂直的重要方法。尤其在對于公式、定理、性質、法則等進行閱讀時,應著重思考這些結論的條件是什么?結論是什么?在什么范圍內可以使用?這些條件能否增減、能否更換?這些結論如何證明?各個條件在證明中的哪個方面起了作用?能否有其它證明方法?
二、要勤于思維
數學學習,從本質上說,是以思維為主的過程,它同時又伴隨著記憶、復現、再認識這些環節。所學知識雖然是前人的思維結果,但我們學得這些知識則不應是對這些結果的簡單接收,而應是把新知識消化、吸收納入自己的知識系統。
1.培養自己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
平面幾何學科在這方面特別注重,每一個便是的論證,都是按嚴謹的邏輯推理進行,在最初階段,教材給出證明過程,要求初學者通過觀察思考后,分別填注理由,寫上每一步的依據,看來簡單,但十分重要,它為掌握推理論證打好扎實基礎。緊接著模仿論證階段,這一步要求能按題意畫圖,嚴謹論證,有條理地表述,這也是基本功的訓練。同學們要認真領會,獨立思考,慢慢掌握推理的方法。最后階段,是在各章的學習中來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論證的技巧與方法。具備一定的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對于學好平面幾何以外的其它數學分支及以后的學習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養成自學探求解題思路習慣
學數學除了對概念、公式、定理、法則等的理解記憶外,更多的時間在解題。對于一個命題的證明或求解,不論用什么方法,在尋求解題思路上,可分為綜合法與分析法,我們必須掌握。綜合法是“由因導果”,其思索方向是:由“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而分析法是“執果索因”,其思索方向是:由“未知”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攏。僅就孤立來看,這兩種解題思路都各有優劣,在實際解題中,常常是兩法運用,即“兩頭夾”。只要學生自學地訓練,解題思路是不難探索出來的。
三、正確把握公式定理,熟悉公式定理的“功能”
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熟練地掌握,對數學中的公式定理,務必弄清它的來龍去脈。這不僅是掌握公式定理的需要,也是掌握數學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的需要。
數學的定理公式繁多,要達到記得牢用得活,必須善于總結、歸類,弄清其知識結構,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在熟悉公式定理的基礎上,再加強解題實踐,從實踐中總結規律、熟悉公式定理的“功能”,使得在解題目中反應敏捷,聯想迅速,準確地選用所需的公式定理。如立體幾何中平面的基本性質:如果兩個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通過這個點的公共直線。
從解題實踐中,我們便可以總結出凡證明“點在線上”或“三線共點”等問題,都必須用到它。因而今后當碰到有關這類問題時,就更敏捷,聯想也就更為迅速。
在平面幾何、立體幾何中,我們往往通過解題實踐,按證題的目的,把有關的定義、定理,推論重新整理,形成若干種“證題方法。如平面幾何中,證兩角相等的方法、證線段相等的方法、證直線平行的方法等。立體幾何中證線線平行法,證線線垂直法,證線面平行法等等。這樣會使解題思路更有方向,聯想更迅速,選用定理更準確。
當然,學習的道路不會是平坦的,往往會碰到挫折和困難。對于數學學習,基于其本身特點,可能會遇到更多的挫折和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培養自己克服的堅強意志和不折不撓的頑強拼搏精神,從中掌握數學中的內在“美”,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有了興趣,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能使自己的數學水平不斷提高。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