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勁松
清貧相伴 從知青到廳官
高平1956年出生于廣西邕寧縣,父親是一名南下干部,從小就教育她要做一個“紅孩子”。“文革”時期,高平的父親被關進“牛棚”,她小小年紀就嘗到了生活的苦難,18歲那年下鄉當了一名知青,兩年后回城在水泥廠當工人。
恢復高考后,高平考上了廣西建筑工程學校。中專畢業后,她被分配到廣西城鄉設計院工作,這讓高平驚喜不已,也意識到“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的分量。參加工作后,她一直孜孜不倦地學習,先后取得了城市規劃、建筑學本科雙學位及在職研究生學歷。
隨著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高平步步高升,先后任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廳規劃園林處科員、主任科員、副處級干部、處長。2000年初,廣西公開選拔一批副廳級干部,高平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當上了河池地區行署副專員。兩年后,河池地區改為河池市,她擔任副市長,分管城建、土地等部門。
高平上任伊始,各路房地產商、工程老板就找上門來,爭相與她套近乎。但高平給自己設置了一條“1.6米防線”,刻意要求自己與形形色色的社會人員保持一定距離。
高平從一本書上看到,在人際交往中,如果雙方間的距離在1.2米以內,說明兩人的關系非常親近;如果超過2米,則顯示雙方關系較為生疏。作為一名官員,她不愿跟群眾及社會各界人士關系生疏,但也不愿與別人太過親密,因而她給自己設置了1.6米的“適中距離”。
這條“底線”讓高平經受住了許多糖衣炮彈。當一個個老板企圖接近她,想跟她說悄悄話或套近乎時,她總是退出幾步,并作出“請勿靠近”的手勢,使對方有所顧忌而收斂。
2005年,在河池工作了五年的高平調任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防空辦公室副主任。在當“廳官”六年多的時間里,高平一直堅守廉潔,安貧樂道。能從一名知青做到廳級干部,她已經知足了。
不甘受辱 清官滑向泥潭
甘于清貧的高平,想不到自己竟遭到有錢老板的羞辱。
2006年初的一天,在人防工程的一個工地,分管工程建設的高平在檢查施工情況時,發現幾處不合格的地方,不由生氣了,對工程老板嚴厲指責。誰知老板竟不買她的賬,譏諷她說:“你牛什么,別看你現在比我官大,可以罵我,你有我錢多嗎?過了幾年,沒官當了,你也就是平頭百姓一個,跟個老大媽一樣,自己去市場買菜,還要跟菜販子討價還價。”
高平一下子愣住了。
一連幾天,那個老板的話總在高平的耳際回響,讓她心里很不舒服——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老板,因為錢多就敢蔑視自己。論文化、能力、社會貢獻,我哪點不比你強,倒受你的羞辱!可細想起來,她不得不承認,老板說得很有道理。她已經50歲了,也許過不了幾年,就會退居二線,到時候無官又無錢,跟平頭百姓沒有什么區別。這一想,高平心里漸漸不平衡了,覺得自己當官一場,什么都沒得到,太虧了,不如趁著還在位,抓緊撈點錢吧。
思想防線坍塌后,高平開始琢磨如何向工程老板收取好處費了。
何甲是一名包工頭,2006年初承包了人防辦一棟職工住宅樓的建設工程。為了得到高平關照,何甲曾送錢給她,但被她拒絕了。他一度以為高平是個清官,心想工程建設過程應該會順利吧,不想幾個月后,他按合同申請人防辦撥付工程進度款時,高平卻以種種理由推諉,他納悶了。
思來想去,何甲覺得還是得送錢。他開始尋找機會與高平套近乎,而起了貪心的高平,也把“1.6米防線”扔到一邊了。從2006年中秋節至2009年11月,何甲頻頻去高平家拜訪、去她辦公室“匯報工作”、請她去飯店吃飯,與高平越混越熟,其間他給高平送紅包達15次,共計37萬余元。
稍一松口,錢財便滾滾而來,高平也變得越來越貪婪,以致為了滿足行賄人的欲望而違規辦事。
廣西有七家人防設備制造企業,相互之間競爭激烈,一些精明的廠家意識到,如能跟高平搞好關系,就會在競爭中占領有利地位,于是設法靠近高平。
何乙就是這樣一個精明的廠長。從2007年至2009年春節,他都給高平拜年,并送給高平紅包共計9萬元,他的企業則在項目承接、工程款項撥付等方面得到了高平的關照。
老板設局 廳官墜落深淵
2009年10月,廣西人防應急指揮中心工程上馬。
對這樣一個大工程,高平自是不會放過撈一把的機會。當然,要獲得最大利益,物色一個靠得住的承建老板十分重要。她想到了好朋友、廣西某房地產公司老板何丙。
送上門來的生意豈能不要。何丙雖不是直接搞土木工程的,但他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搞土木工程的老鄉吳某。吳某央求何丙幫忙幫到底,何丙說:“這么大個工程,你得先拿點錢出來送禮。”
吳某有點為難,因為按照建筑行業潛規則,這樣一個數千萬元的工程得送給相關人員百多萬元,而他只拿得出五六十萬元現金。何丙想了想,說:“剩下的錢我可以幫你先墊付,但我也有一個條件,讓我哥和你一起做這個工程。”吳某答應了。
按照要求,這個工程必須公開招標。經人防辦開會討論,決定委托某中介公司代理招標,恰巧該公司經理羅某又是高平的朋友,暗箱操作的機會大增。
共有五家公司參加競標,在2010年1月4日進行招標時,主持人發現有一家公司的報價比吳某的還低,這可怎么辦?主持人急忙向經理羅某報告,羅某說,就給吳某的公司中標。吳某如愿獲得了這項工程。
2010年春節前夕,何丙將裝滿一紙箱子的錢拿給高平。
回到家,高平清點鈔票,整整150萬元!她覺得收得太多了,按照當前建筑行業的潛規則,自己得到的好處費應是120萬元。如果要得太多了,會引起別人反感,是很危險的。于是,第二天她拿出30萬元退給了何丙,倒讓何丙驚詫不已。
2009年12月底,廣西城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高平被任命為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這讓她喜出望外。她原以為自己年過五十,仕途已到頂了,沒想到還能升任正廳(該公司為大型國企,正廳級單位)。
這次升遷,讓高平意識到她是安全的,可以放心地干自己的“事業”。城投集團主要從事自治區政府授權范圍內的國有資產經營、資本運作,掌握的資金和項目更多,她的“錢途”將一片大好。
在高平春風得意的同時,承建人防辦職工住宅樓的何甲卻是愁腸百結,因為從2006年中秋節以來,盡管他分15次送給了高平37萬余元,可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他先后打過24次申請撥付工程款報告,盡管職工住宅樓已竣工一年了,工程款仍未能全部拿到手。氣憤之下,他決定設一個局,讓貪婪的高平受到處罰。
2009年11月11日,何甲找到高平,送了一個有20萬元存款的存折給她,并告訴她存折是不能通存通兌的定期存折,高平一聽,立即說:“這樣取錢很不方便,還是更改一下吧。你先取10萬元現金給我,另10萬元轉存進你另一個能通存通兌的存折里,存折給我拿著。”15日,兩人一起去銀行辦理此事,何甲將整個過程都錄了音。
2010年4月9日,何甲向檢察機關舉報高平,檢察機關迅速展開偵查。
2011年4月15日,南寧鐵路運輸中級法院認定高平受賄236萬余元,判處其有期徒刑12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50萬元。
(呂麗妮薦自《民主與法制》2013年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