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媛媛 楊筱
在傳化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如果將傳化企業的發展過程比喻為樹的成長過程,那么,企業的文化便是企業這棵樹的根系。在一棵幼苗成長為參天大樹的過程中,根系為樹輸送水分和養料,并使樹的生存基礎逐步穩固,最終成為這棵樹生命的根本。
傳化是在改革開放春風中成長起來的一家民營企業。27年來,傳化從一個家庭小作坊成長為有7600多名員工,業務覆蓋化工、物流、農業、投資等事業領域的多元化產業集團。2012年,集團實現工業與服務業總收入249億元,同比增長19.7%。在傳化的發展歷程中,企業文化起到了根系源動力的作用。
傳化文化,演繹了一個春天里的故事。
文化亮點:
理念與載體
飲水思源,企業必須擔當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傳化文化始終堅持“企業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載體”這一理念,以優秀的企業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1996年,傳化提出“做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傳化一貫熱心于公益事業,積極回報社會。多年來,在社會公益事業上的投入已超過1.3億元。經過多年來的實踐,以社會責任感為核心的傳化文化理念,已經成為傳化人的共識,為企業健康、持續、高速發展夯實了思想基礎。
集團經營組織與黨群組織聯動的機制是傳化踐行“責任感”文化的重要保障,于是各種文化載體在傳化落地—
成立集團文化委員會,統籌推進文化管理,負責制定集團企業文化發展規劃、文化工作綱要,確立集團年度企業文化活動的主題方案。
集團編制了《傳化集團企業文化管理辦法》等一整套文化工作規章制度,將傳化文化理念融于員工的日常行為之中,成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和行為準則。
設立專業文化部門,負責文化發展的具體工作。集團在文化委員會下面設立專業文化品牌部,負責策劃系列文化活動,并協同黨群組織實施。近幾年來,傳化的企業文化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
傳化的文化載體很豐富,就說企業的視覺識別系統,設計了特色鮮明的系列文化標識,包括園區標志、標準字、標準色、辦公用品、服裝、宣傳牌、交通工具等,以此塑造可視的企業特色形象,傳播傳化文化品牌。
創辦文化藝術團。傳化早在新世紀初就創辦了傳化文化藝術團,常年在企業內外義務宣傳演出。他們自編自演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活躍企業文化生活,送戲下鄉進社區,走出了一條新路子。2006年傳化藝術團又有了新的發展。在老董事長徐傳化的親自帶領下,藝術團取得了豐碩成果,樹立了響亮品牌,贏得了良好口碑。在浙江,上至省委書記、下至普通百姓,都知道傳化藝術團。藝術團每年義務演出200多場次。傳化藝術團以其生動活潑的藝術形式和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表演內容,堅持配合中心,交流文化,加深友誼,擴大影響,成為推動傳化文化工作發展的重要載體、企業文化的一朵奇葩。
傳化文聯作為浙江省第一家非公企業文聯,設立了文學、音舞、曲藝、書畫、攝影、民間文藝等協會。傳化文聯孕育了長篇小說《日出草蕩》《花事》,報告文學《走過荒原》《徐傳化傳記》等文學作品,一名會員還被列入杭州市首屆青年文藝人才庫。每年國慶節、中秋節和迎春茶話會上,傳化文聯都會組織一臺精彩的文藝節目,為企業干部員工們帶來歡笑和藝術享受。文聯還協同文化品牌部、青教基地等部門,聯合開展了書畫、歌詠比賽。各協會每年都會定期組織外出采風活動。攝影協會主席王禹還為員工中的攝影愛好者上課,傳授攝影知識和技巧。
與傳化企業相映成輝的文化亮點熠熠閃光。
文化家園:和諧的勞動關系
傳化何以能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最關鍵的在于樹立“事業以人為本,發展以人為先”的企業發展觀,高度重視和諧勞動關系的發展。習近平同志先后兩次對傳化和諧勞動關系建設作出重要批示,張德江、劉云山等中央領導也高度肯定傳化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做法并作出批示。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的王兆國親臨視察。中央有關部委多次到傳化實地調查研究,多家中央媒體對傳化和諧勞動關系進行了重點報道。
和諧的勞動關系主要體現在人文內涵上,傳化的“家文化”就凸現了這種和諧勞動關系。傳化職工劉成良的故事表明“只有讓員工受尊重,才能讓他們有尊嚴?!眲⒊闪记宄赜浀眠M公司的日期是2003年2月28日,是什么讓他在傳化一干就是這么多年?他說,這和“傳化就是我們共同的家”的“家文化”的倡導是分不開的。進傳化的第一年,他只是個臨時工。那年年底,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轉正。沒想到的是,公司給他家寄了一封喜報,不但通報他的工作成績,還向他父母對兒子工作的支持表示了感謝。就是這份人性化的體貼和激勵,使他一干就是這么多年。
家和萬事興。企業作為員工的家,是一個朝氣蓬勃、和諧向上的家。傳化“家文化”首先是尊重員工的發展,鼓勵員工“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每年投入近400萬元,大力實施有針對性的培訓,同時不斷做大產業發展平臺,為員工創造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凹摇笔俏幕募?,傳化十分重視“家文化”氛圍與環境建設,開展職工運動會和技能大比武等,強健體魄、提升技能,營造“溫馨、親和、競爭”的氛圍。2011年,集團一次性投入了6200萬元用于改善員工生活、生產和辦公環境;在分配與保障上與員工共同創造、共同分享,與所有利益相關者共同發展。
傳化的“家文化”還體現在創新服務,細化對員工的關懷工作上。傳化深入推進“一訪三問”聯系制度,幫助員工解決實際困難。其次,開辦“家長學?!?,讓“家文化”進一步滲透到對員工的家庭關懷中;同時,成立了“幸福員工心理工作室”,為員工提供溝通咨詢和心理輔導。
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傳化員工與企業結成了“利益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極大地增強了員工的歸屬感、凝聚力、向心力。在踐行“家文化”的過程中,傳化人深深地感悟到文化是使勞動關系和諧的黏合劑。傳化上下化挑戰為機遇、轉潛力為實力,形成了優秀的企業文化氛圍,促進了傳化集團健康、快速發展。
文化品牌:成就市場價值高地
傳化作為浙江省的著名民營企業,在其發展歷程中,將文化品牌建設與市場競爭、企業創新緊密結合起來。
在2013年傳化工作部署大會上,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號召全體員工把創業、創新、創造進行到底。他在傳化多次強調:市場競爭就是品牌競爭。傳化通過建立鮮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運用各種有效的內外傳播途徑,形成客戶對品牌的高度認同,最終形成強烈的品牌忠誠。
企業文化在品牌建設中起著根本性的重要作用。傳化的干部員工明白,在傳化品牌的背后,正是有著堅實的企業文化作為支撐。
許多客戶都是在認同了傳化文化之后,才認同傳化這個品牌的。傳化的營銷員拜訪新老客戶,首先要把一本最新出版的《今日傳化》遞到客戶手中,可以說,所有的客戶看過這本雜志后,都表示了與傳化合作的意愿。
根深葉茂花兒紅。由文化品牌牽線,傳化和客戶間的合作會更加深厚和牢固。文化已經成為市場無形的通行證,成就著傳化品牌的市場價值高地。
如果說品牌是企業面向消費者的一種情感訴求,那么企業文化則是面向員工的一種精神影響。在企業文化諸多要素中,人是最為重要的要素。傳化堅持以人為本,把人力資源作為企業文化第一資源,把員工的個人職業生涯發展和傳化事業的發展結合起來,構筑企業和員工發展雙贏的平臺。而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則是構筑這一平臺的重要途徑。
水無渠不流,戲無臺難唱。開展豐富多樣的主題文化活動,為打造充滿活力的文化品牌發揮了重要作用。傳化有“好上司、好同事、好下屬”討論、“打造優秀管理者,打造優秀管理團隊”大交流等思想教育性強、管理特征明顯的活動;也有如“工作著是美麗的”、“傳化發展我發展”、“我的企業我的家”等引導性較強的主題系列活動;又有如職工運動會、青年職工集體婚禮、各類節日文化活動、征文、演講或歌詠比賽等參與性強、寓教于樂的文體活動。正是這些異形紛呈的文化活動,豐富了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激發了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給企業文化和品牌建設注入生機與活力,引導著職工價值觀的共同取向。
文化,是企業最寶貴的資產,是企業生命之樹長青的“根基”——這是傳化27年的發展給予我們的啟示。“傳化文化要像陽光一樣照射到每處角落,要像流水一樣流淌到每個地方?!?/p>
文化成就了傳化的過去,更引領著傳化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