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黑豆病蟲害防治技術是根據黑豆病蟲害種類及其發生、消長、危害規律,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合理運用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技術措施,達到主次兼顧、病蟲害兼治的目的,經濟、安全、有效地防治病蟲害。
一、農業防治
1.合理進行輪作換茬,實行3年輪作。
2.選用抗病蟲品種,嚴格調種檢驗,盡可能避免從胞囊線蟲病較重的地區引調種子。
3.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施有機肥料和配方施肥。
二、生物防治
1.蚜蟲 可選用18%皂素·煙堿400倍液防治。
2.大豆食心蟲 可選用釋放赤眼蜂和田間撒施白僵菌菌土防治。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蟲技術:采用螟黃赤眼蜂防治蟲卵的時期是8月上旬,進行田間第一次放蜂,5天后第二次放蜂,每畝次放1萬頭蜂。釋放方法:首先要按照放蜂量、放蜂點數及有效赤眼蜂頭數,將赤眼蜂成品蜂卡撕成小塊,用針線別(縫)在放蜂點大豆植株稈上部。
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蟲技術:在8月末,大豆食心蟲幼蟲脫莢入土前,用白僵菌菌土防治幼蟲。方法是將每克含30億活孢子的白僵菌菌粉按2:50的比例配置成菌土,灑入田間或壟臺上,使幼蟲被白僵菌菌絲侵染而死亡。
3.大豆灰斑病、花葉病 可選用0.5%氨基寡糖素水劑600~800倍液防治。
三、物理防治
1.地老虎 可選用糖醋液或黑光燈誘殺成蟲。
2.螟蟲類 可選用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誘殺豆莢螟、豆野螟成蟲。
3.蚜蟲可 選用在田間掛設銀灰色塑膜條驅避。
四、化學防治
(一)主要病害防治
1.大豆根腐病 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加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3∶2)或用2.5%咯菌腈、2%菌克毒克生物種衣劑拌種。
2.立枯病、猝倒病 可選用惡霉靈1000倍液或14.5%絡氨銅(多效靈)500倍液灌根。
3.病毒病 要及時防治蚜蟲,切斷傳播源;用克毒寶(40%馬啉胍·羥烯腺類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或20%病毒立克800倍液、20%病毒A600倍液,進行葉面噴灑防治。
4.大豆紫斑病 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在葉發病初期和開花結莢期噴藥,每隔7~10天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
5.銹病 可選用烯唑醇1000倍液、三唑酮1000倍液防治。
(二)主要蟲害防治
1.蚜蟲 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70克/畝或3%啶蟲脒乳油50毫升/畝,加水30千克進行防治。
2.紅蜘蛛 可選用1.8%阿維菌素20毫升/畝或甲維鹽有效成分2~4克/畝加水3千克進行防治。
3.甜菜夜蛾、造橋蟲、棉鈴蟲等食葉害蟲 可選用20%氯蟲苯甲酰胺5~10毫升/畝或阿維菌素5~10毫升/畝或20%氟蟲雙酰胺5克/畝或5%甲維鹽5~10克/畝進行防治。
4.豆稈黑潛蠅 可選用48%的樂斯本每畝噴施50毫升進行防治。
5.大豆食心蟲、豆莢螟 可于幼蟲未進入豆莢前,每畝用5%甲維鹽5克加水15千克,進行噴霧防治。
6.豆緣蝽 可選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30毫升加水15千克進行防治。
7.蟋蟀 可用90%晶體敵百蟲50克加水適量,拌入炒香麥麩5千克中,于傍晚順壟每畝撒施3~5千克,每畝用50%辛硫磷乳油50~80毫升加適量水與40千克細土拌勻,傍晚均勻撒施田中。
8.金針蟲、蠐螬 可用50%辛硫磷乳油0.5升,加水10~15千克拌種子200千克,悶種4~6小時,陰干后播種。7月中下旬至8月初結合澆水、中耕或追肥、或雨前,每畝施入5%毒死蜱·阿維菌素顆粒劑5千克進行防治;或用48%毒死蜱乳油每畝300~500毫升加水400千克,或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每畝250千克順壟洇澆灌根。對蠐螬成蟲金龜子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采用48%毒死蜱乳油每畝50毫升加水30~50千克噴霧防治。
9.蝸牛 可采用6%四聚乙醛顆粒劑每畝400~500克,傍晚撒施防治。
(三)鼠害防治
當農田鼠密度超過5%時,選用溴敵隆、溴鼠靈、敵鼠鈉鹽等高效安全藥劑及時防治。
(嚴 峰 張 靜 河南省新鄉市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