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革命老區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工作自2011年初啟動以來,高明區緊緊圍繞著市委、市政府確立的“貧困戶脫貧”和“基礎設施改善提升”兩大目標,按照“一年脫貧、兩年提升、三年鞏固”的工作部署,全面推進九大類重點項目建設,扶貧開發工作取得較明顯的成效。
一年多來,全區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把扶貧開發“雙到”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幫扶單位分別成立了“一把手”掛帥的專門工作機構,進一步明確職責,落實責任。該區制訂出臺《佛山市高明區扶持革命老區“雙到”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規范“雙到”資金的使用范圍、管理流程,確保“雙到”資金“專款專用、專項專用、重點使用、合理分配”。據統計,九大類重點項目兩年合計投入資金8.83億元,截至2012年8月底,已有7.92億元幫扶資金落實到位。目前,所有資金按規范進行使用、管理。
各幫扶單位通過走村串戶調查摸底和張榜公示,確定重點幫扶貧困戶,并根據貧困戶不同的致貧原因,按照“一戶一法”制定了產業幫扶、教育幫扶、醫療幫扶、就業幫扶等行之有效的幫扶措施。一是引進農業農頭企業,與農戶簽訂購銷協議,開展訂單農業,如順德樂從鎮引進順客隆集團;二是引導貧困戶入股農業實體產業,增加其收入,如市公安局建畜禽養殖場并以股份形式分配給貧困戶;三是依托鴻麗蔬菜基地、合朝養殖基地、中科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農業企業,建立扶貧示范基地,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四是成立專業合作社,集中力量促生產,如市委辦幫扶更合鎮吉田村成立“果蔬專業合作社”,推動果蔬種植業和農戶收入雙發展;五是免費舉辦農業技術培訓,大力推廣現代農業新品種。據統計,發放生產生活物資和啟動資金共計1309萬元。實施就業幫扶330戶、教育幫扶356戶、生產幫扶437戶,其他幫扶95戶。2011年,49個老區村共584戶幫扶貧困戶全部實現了“一年脫貧”,年人均純收入達4500元以上,部分幫扶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超過1萬元。2012年幫扶貧困戶人均純收入超過6000元。
按“先急后緩”的原則,高明區加快推進村道硬底化、水利工程、村容村貌、衛生設施等村居建設項目,幫助老區村完善各項生產生活設施。同時,駐村工作組積極爭取以項目引資金,加大村居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如市公資辦為更合大幕村增加投入108萬元開展村容村貌和飲用水改造,市交委為明城明南村追加投入110萬元推進村道建設,南海區獅山鎮為更合鎮歌樂村追加80萬元建設農貿市場等等。兩年村居建設項目1102個,總資金10431萬;已投入村居項目資金約8443萬元,完成740個集體項目建設,完工率達69%。
高明區多措并舉,全面提升老區“造血”功能,產業發展步伐加快,農業專業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金融幫扶促老區“造血”,多管齊下拓寬老區增收渠道,目前,農村社會保障、革命老區教育設施建設、飲水安全工程、老區農村安居工程、老區群眾出行難、衛生服務、基本農田保護補貼、農村生產生活建設、農業產業化等九大類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促該區扶貧開發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