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省認定,茂名市的貧困村有240個,貧困戶42007戶,貧困人口171897人。兩年多來,茂名市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在廣州市的大力幫助下,積極推進扶貧開發“雙到”工作。來自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扶貧一線精兵組成扶貧大軍,緊緊圍繞“扶農戶、幫村委、辦公益、促黨建”的工作思路,認真落實汪洋同志提出“抓票子、建房子、強班子”工作指示,多措并舉,扶貧“雙到”碩果累累。
截止2012年底,茂名市有勞動力的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全部達到2500元以上,住房困難戶住房改建工作基本完成;全市240個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貧困村基礎設施得到改善;貧困戶社會保障基本完善,符合低保條件的貧困戶全部納入低保,貧困人口全部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貧困戶子女沒有發生失學、輟學現象;240個貧困村全部開展了農村新農保工作。
茂名市成立了強有力的扶貧開發“雙到”工作領導小組,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市、縣兩級黨委、政府班子成員都進行了掛村扶戶。廣州市對口幫扶茂名市扶貧工作,廣州市委、市政府和區、幫扶單位的主要領導親自部署,每年都多次到茂名市檢查督促,從人力、物力、財政上真幫實扶。
扶貧開發“雙到”工作開展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住房建設工作,把幫助貧困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蓋房子”作為最現實、最有效、最迫切的“底線民生”任務來抓,提出2011年內完成經省認定的240個貧困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住房改造建設工作,讓貧困戶安居樂業。
茂名市強力推進水電路基本農田等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到2012年第三季度止,全市貧困村新增共建硬底化村道903.51公里,新增農田水利受益面積19.38萬畝,建設村文化衛生設施1436宗,解決飲水安全65235戶,從根本上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
該市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有51個農業龍頭企業和24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3.5萬貧困戶發展特色農業,200多個貧困村初具“一村一品”發展格局,主要有羅非魚養殖、豬雞牛兔等畜產品養殖,荔枝、龍眼、三華李等水果種植,冬種馬鈴薯、園椒、玉豆、玉米等蔬菜生產,以及種植首烏、橘紅等南藥栽培,貧困村的特產農業變成特色農業,有20個產品創立了自己的品牌。
茂名市以項目為載體,“資金跟著項目走”,把扶貧開發工作與發展集體經濟緊密結合起來,建商鋪、建廠房出租,給村集體購買汽車出租,辦起養豬場、養雞場、養牛場,搞產供銷“一條龍”的專業合作社,在市區辦直銷平價商場,出資合股辦水電、辦企業等,門路較多,規模不是很大,但都實實在在。如電白縣水務局牽頭幫扶沙瑯鎮大塘村建廠房出租辦電子廠,優先招收本村貧困戶勞動力就業。同樣形式的還有信宜市水口鎮簡坡村辦起服裝廠,賀家村辦起手袋廠。這些貧困村通過招商引資進行手工業扶貧,不僅解決了村集體收入,而且使貧困戶勞動力就地就業,讓貧困戶進廠不離家,為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探索了一條新路。
茂名市還大力推進農機扶貧,在有條件的村發展農業機械化,提升當地農業機械化水平。如電白縣出資1000多萬元統一購買123臺農機安排到43個貧困村,既免費為缺少勞動力的貧困戶耕作,又對外經營增加村集體收入,開上了“鐵牛”的貧困村步入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