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應用型本科院校數據庫應用基礎教材建設的重要性和現狀,指出目前教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編寫的特色教材《數據庫程序設計基礎教程》闡述教材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體系,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數據庫應用基礎;教材建設
0、引言
數據庫應用基礎課程是哈爾濱德強商務學院非計算機專業的重要公共基礎課,它對建立計算機基本概念、程序設計和學好后續的專業課起到重要作用。該課程在大學開設得很普及,不僅計算機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將數據庫應用作為專業課程學習,其他專業學生或淺或深地都要掌握數據庫在本專業領域的應用能力。但目前看,應用型本科院校使用的數據庫應用基礎教材內容已顯陳舊,急需編寫一套符合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特點和教學模式、能夠體現先進教育理念的教材。
1、教材建設的重要性和現狀
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突飛猛進,信息化和信息產業日益成為推動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首先,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既對經濟和社會帶來深刻的影響,同時也對高等教育帶來挑戰。就我國IT生產模式而言,應用型本科院校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培養大量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重任。其次,隨著計算機技術快速發展,全球成為—個數字化的世界,計算機已應用到各個領域,這就要求培養出一批具有實際數據處理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第三,應用型本科院校是培養適應生產、管理、建設、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這就決定了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都有其鮮明的特色,因此其教材建設也應當體現這種特色。
當前的數據庫應用基礎教材對加強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訓練方面有所不足,有必要對其進行改革。在編寫教材時,考慮到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的特點,我們精心選擇了合適的案例,讓學生很快能熟悉程序設計語言的應用環境,從而實現邊學、邊練、邊提高的學習過程。在教材中,我們不僅突出介紹各章節的設計思路、設計流程和實現目標,而且還給出系統設計的詳細步驟和源代碼,使學生能迅速掌握使用數據庫開發的相關知識,從而完成整個系統的設計思路和方法。
2、教材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情況下,高校普遍存在教材建設滯后的現象。同樣,應用型本科院校數據庫應用基礎教材建設也是不盡如人意。市場上同類教材種類較多,真正質量高的符合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卻不多,該類教材普遍存在如下問題。
1)不符合應用型本科院校特點。目前教材編寫思想與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培養目標嚴重背離,教材照搬重點院校,不能體現應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特色,著重理論探究、知識灌輸而輕視動手能力培養;很多教材大多以軟件介紹為主,注重知識的介紹,忽視能力的培養。
2)應用技能訓練不足。數據庫應用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課程,多數教材理論較多,而實用性強的案例卻較少。學生動手訓練的實例少,從而影響了應用技能訓練的效果,達不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目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目的不是很明確,影響了學習興趣和效果。
3)教材內容陳舊。目前,大多教材只強調課程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缺乏科學知識在生產一線的應用實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新技術、新知識層出不窮,陳舊的內容已不適應知識經濟和高新技術的發展。要想真正實現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養目標,必須加強自身教材建設。
3、教材建設的指導思想及基本體系
3.1 指導思想
在教材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需要強化專業技術應用能力這一特點。高校教材建設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人才培養目標、教學指導思想和課程基本要求的具體體現。數據庫應用基礎課程教材要體現以必需、夠用為度,以應用能力為目的,以講清概念、強化應用為教學重點。
在教材編寫中按照數據庫應用基礎課程培養目標和內容體系,我們總結了教學規律和教學經驗,精心構思教材內容,結合實際情況,設計適合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數據庫應用基礎教材。
3.2 基本體系
根據在專業培養目標中的定位,數據庫應用基礎課程體系由知識本位轉向能力本位。在教材建設過程中,以培養應用能力為目的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即將課程教學目標分解到理論、實踐教學環節中。應用型本科院校應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以應用為主旨來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通過多個有明確訓練目的和要求的教學階段來實現本課程的教育目標,從而實現由接受知識到培養能力的目標。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我們設置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被動模仿到主動設計的教材基本體系,設計“以實踐教學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構建針對學生個性化要求的課程體系。
根據學過的各章節所掌握的知識點,學生可有選擇地進行相關的題目操作,對每章結合數據庫應用基礎知識附有綜合實驗及配套實驗指導,同時給出一些典型課程案例題目。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適當調整各階段的教學時數,做到教學內容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4、教材編寫的幾點體會
我們編寫的教材以Visual FoxPro 6.0中文版為平臺,結合普通高校非計算機專業數據庫程序設計課程的具體要求,深入淺出地介紹Visual FoxPro數據庫程序設計的有關知識、方法和具體實例。本教材共12章,分別介紹數據庫系統及Visual FoxPro概述、項目管理器及其操作、數據表的基本操作、數據庫的設計與操作、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表單的建立與使用、程序設計基礎、結構化查詢語言一SQL、查詢與視圖、菜單設計、報表設計、應用程序的生成和發布等。
該教材突出案例教學,并配套有《Visual FoxPro數據庫程序設計習題解答與實驗指導(第3版)》教材。在理論講解過程中,配有大量實例,通過對一個個實例的分析和操作,使學生在理解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掌握數據庫應用系統的開發方法。各章后均附有豐富的習題與上機操作題供學習者練習,并在配套的實驗教材中對各章習題提供參考答案與上機指導以及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筆試題和上機操作題。
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我們始終以“理論必需、夠用”、兼顧“雙證”考試為原則來組織教學內容,及時更新知識和技術,刪減過時的內容,從而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更能符合社會和職業崗位需求。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我們一直遵循“任務驅動”和“案例”教學相結合的模式。為適應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特點,在教材編寫過程中,通過以任務來劃分教學模塊,以案例來學習理論,充分體現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構建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也就是說,可將教學內容分成若干個任務模塊,對每個任務模塊設計為目標、知識點、實施和補充知識。首先通過展示綜合性的典型案例來指明該任務的教學目標;其次是介紹案例中所涉及的各知識點;第三介紹案例的實施過程;最后對案例中未涉及的知識點通過補充方法進行介紹。通過這樣一種教學方案的詳細設計,使教學目的更加直觀、明確。
案例的設計是教學的關鍵。每一個案例要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貫穿整個教材,并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逐步掌握一般的操作方法。在教材編寫過程中,我們花費大量精力設計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實用性,又能涵蓋主要知識點的典型案例。
在精選教材內容時,我們緊跟時代步伐,適時地改革教材體系,逐步更新教材內容。教材所選內容具有應用性、科學性、先進性和思想性,同時兼顧與相關學科的聯系。有選擇地吸收本學科的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讓學生開闊視野,能夠及時了解當代學科發展的新動向。
構建立體化教材可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學需要。一本好的數據庫應用基礎教材還應配有相應的小結、習題、電子教案以及實驗教程,包含“教材”“實驗指導”“課件”“習題”“網站”五位一體的多媒體、網絡有機結合的立體化教材。利用網絡平臺建立教學素材、教學課件、教學網站等服務項目,為師生提供便利。
我們在編寫教材時,在保證重點內容講深講透,講清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在保證教材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的基礎上,充分分析本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合理地精簡教學內容,處理好必學與選學內容的比例。對教材中重點、難點的敘述詳盡透徹,使之通俗易懂、易教易學。
參與教材編寫的教師必須都是熟知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特點、對教學改革有較深入的研究、長期工作在教學一線且有較強動手能力、責任心強,他們還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實驗教材建設中,我們做到與理論教學相配合、與新的教學實驗相適應、符合教學大綱對實踐教學環節的要求。對已經獨立設課的實驗,編寫與課程配套的實驗教材。對沒有獨立設課的實驗,編寫與主教材配套的實驗指導書。實踐教材建設要體現一定的規范化,要具有創新性與綜合性,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訓練。數據庫應用基礎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基礎課程,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訓練內容達到講練結合的目的,因此,在每章后配有相應的習題和上機操作題,學生課后可按照實驗要求完成相應的任務,以鞏固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從而進一步提高操作技能,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方便。
5、結語
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在我國蓬勃發展起來,但從總體上看,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教材建設明顯跟不上教育發展的要求,這一不足在數據庫基礎課程教材建設方面尤為突出。因此,積極推進數據庫應用基礎教材建設,編寫具有特色的新型教材,對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健康發展以及應用型緊缺人才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