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意志、富養精神”、“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諸如此類的討論幾乎都圍繞著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多家長更用單純的表現形式實踐這些理論:送孩子去軍訓,過幾天苦日子,家長本身卻以追求財富為樂;或超出自己經濟承受能力地送孩子去“長見識”,卻把“見識”局限在物質層面。其實,所有的教育理念和實踐追根溯源,本質上取決于家庭觀和婚姻觀,取決于婚姻的“窮養和富養”!
但中國夫妻對婚姻和家庭建設的重視程度,遠低于對孩子的教育,“窮什么也不能窮教育”,殊不知忽略了婚姻品質的提升,等于建筑了一個教育的豆腐渣基礎工程。
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經營婚姻的夫妻,才能承擔起向家庭其他成員傳遞正面效應的責任。好婚姻催生好父母,好父母培養出優秀的下一代,和睦的親子關系又讓家庭更溫馨,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過程。
因此,對孩子的窮養、富養,首先應該對婚姻的“窮養”與家庭的“富養”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當下,婚姻成為了一個膨脹的欲望載體,通過它,我們想實現太多自己無法單獨實現的夢:物質、權勢、身份……如果要給窮養婚姻定義,“克制欲望”、“磨煉耐性和毅力”以及“回到正軌”是必須的關鍵詞。
而婚姻和家庭要健康成長所需的養料,人人付出、互相分享、勇于承擔責任、一起創造更好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條件……是富養的關鍵詞。
健康的婚姻能帶來什么?那是無法用物質財富衡量的寶藏。夫妻齊心、家庭和睦、親情凝聚;如果追求財富,它能為你積累更多的財富;如果追逐夢想,伴侶是你最親密的伙伴和后盾;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它能以人和彌補天時地利的缺憾。
而無論窮養富養,我們缺乏的從來不是理念,而是面對挫折時的堅守、對明天永遠充滿希望的信念以及行動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