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監會修訂《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銀監會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部主任李建華表示,此次修訂,重點對準入條件、業務范圍、經營規則和監督管理等內容進行了修訂完善,將主要出資人制度調整為發起人制度,擴大業務范圍,實行分類管理制度,并允許金融租賃公司試點設立子公司。
準入條件變化:引導各類社會資本進入金融租賃行業,不再區分主要出資人和一般出資人
《辦法》對金融租賃公司準入條件進行了相應修改,以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包括民營資本)進入金融租賃行業,豐富金融租賃公司股東類型和優化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不再區分主要出資人和一般出資人,符合條件的境內外商業銀行、境內制造企業、境外融資租賃公司、其他境內法人機構以及其他境外金融機構等五類機構均可作為發起人。”李建華說。
他指出,新修訂的辦法取消了主要出資人出資占比50%以上的規定,同時考慮到金融租賃公司業務開展、風險管控以及專業化發展的需要,規定發起人中應該至少包括一家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制造企業或境外融資租賃公司,且其出資占比不低于30%,以利于發揮其在金融業務管理和租賃運營等方面的專業優勢,促進金融租賃公司平穩健康發展。
“這些條款相應放寬了發起人準入門檻,未來金融租賃公司將呈現多成分股東背景,數量亦會加大。”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總裁叢林認為,引導各種所有制資本進入金融租賃行業,有利于進一步推進金融業改革,同時,引導和鼓勵競爭,也將有利于金融租賃公司獲得長足發展。
業務范圍擴大:放寬非銀行股東存款條件、增加設立子公司相關條款
“考慮到金融租賃公司增加融資來源、調整資產結構以及有效盤活存量資產的需要,放寬非銀行股東存款的條件,最低期限降低為3個月,同時將‘向商業銀行轉讓應收租賃款’修改為‘轉讓融資租賃資產’,轉讓對象不再局限于商業銀行。”李建華說。
他指出,為拓寬資金運用途徑,促進流動性與盈利性的平衡,增加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同時,為滿足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及提高流動性管理水平的需要,允許符合條件的金融租賃公司開辦資產證券化業務。此外,為促進公司提高專業化經營及管理水平,支持飛機船舶等領域業務發展,增加了設立子公司的相關條款。
與此同時,按照分類管理、分類頒牌原則,《辦法》將金融租賃公司經營范圍區分為基本業務和升級業務。
具體來看,基本業務主要是指與金融租賃開展融資租賃業務密切相關的業務,如融資租賃業務、接受承租人的融資租賃保證金、向金融機構借款等;升級業務主要是指經營狀況較好、風險管控能力較強的金融租賃公司依據相關規定單獨申請開辦的業務,如發行金融債券、在境內保稅地區設立項目公司開展融資租賃業務、資產證券化等。
“實行分類管理,能夠為經營管理較為優秀的公司創造更廣的發展空間,形成引導公司科學發展的正向激勵機制,促進行業不斷提高專業化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李建華說。
風險意識強化:要求發起人出具書面承諾,督促機構加強自我救助手段和恢復經營能力
為強化股東風險責任自擔意識,促進金融租賃公司設立后的健康發展,《辦法》規定,金融租賃公司發起人應當在金融租賃公司章程中約定,在金融租賃公司出現支付困難時,給予流動性支持;當經營損失侵蝕資本時,及時補足資本金。
李建華介紹,相關條款主要是為督促機構加強自我救助手段和恢復經營能力的努力,有利于將風險控制在公司內部,防止風險外溢,更好保護利益相關方的合法權益,促進公司持續穩健經營。
截至2013年9月末,全國23家金融租賃公司總資產9560億元,近6年年均增長率89q6;所有者權益1041億元,實現凈利潤118億元,資產質量狀況良好,業務規模和經營實力穩步增強,成為推動我國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的主體力量。
(文/錢箐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