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TV一周刊》欄目定位于陜西廣播電視臺整體形象、重大活動、節目幕后的報道宣傳。在 “全媒體”的媒體格局下,陜西廣播電視臺《TV一周刊》欄目將建成集電視宣傳、廣播宣傳、網絡宣傳等三位一體的立體宣傳架構,實現各個媒體間的無縫鏈接,實現宣傳效果的最大化,真正把《TV一周刊》欄目打造成陜西廣播電視臺全媒體宣傳的集合平臺。
關鍵詞:全媒體;TV一周刊;宣傳;發展;創新
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08-0072-02
目前的陜西廣播電視臺,集廣播、電視、網絡、新媒體和相關文化產業于一體,是一個多市場維度、多媒體表現形式的綜合性播出機構。這對于陜西廣播電視臺總編室主辦的《TV一周刊》欄目來說,既面臨著挑戰又面臨著機遇。在“全媒體”的媒體格局下,該欄目如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求得廣闊的生存空間繼續發展壯大,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試圖從欄目的定位和屬性、欄目報道的特色以及欄目存在的問題入手,對《TV一周刊》欄目的發展與創新問題進行初步探討[1]。
一、欄目的定位和屬性
《TV一周刊》欄目定位于陜西廣播電視臺整體形象、重大活動、節目幕后的報道宣傳,精品節目的推介、鑒賞、分析以及廣播電視臺與受眾互動的內容等等。經過多年來的打磨,《TV一周刊》欄目已成為陜西廣播電視臺(頻道、頻率)核心精神的傳播途徑、品牌推廣的欄目實體以及溝通受眾的有效組織。欄目時長15分鐘,在陜西廣播電視臺的主頻道播出,有著良好的收視表現和觀眾口碑[2]。
二、欄目報道的特色
(一)重點宣傳報道整體形象、重大活動
多年來,《TV一周刊》欄目一直以宣傳我臺大型活動和精彩節目,以及我臺欄目的新變化為主要宣傳報道的內容。該欄目報道的我臺《記者走基層》、《雁塔祈福·鐘鳴五洲》、《2013春到長安》、《打工春晚》等活動內容,就是發揮該欄目職能的集中體現。今后,我們還將繼續加大這方面的報道力度,創新報道方式,力爭把宣傳工作做得更到位、立體。
(二)報道廣播電視臺主持人的臺前幕后
一個優秀的主持人代表了欄目的特點和優勢,也是觀眾關注的焦點人物,主持人的形象只有被受眾所接受,才能實現其價值。多年來,《TV一周刊》對我臺各頻道、各頻率主要節目的主持人都逐一進行了介紹,通過展現他們的工作、生活、興趣、愛好,延伸和拓寬了節目內容,增強了欄目的親和力,加深了欄目在受眾心中的形象。這種獨特的推介方式,對宣傳欄目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3]。
(三)報道幕后花絮和節目的幕后故事
對于臺里一些有影響力的欄目和活動,觀眾們對他們的幕后制作往往會很好奇。于是,我們深入到節目中去,跟蹤拍攝幕后花絮。比如,我們曾經做過的《舞動陜西》拍攝花絮和幕后故事、《中國記憶——陜西韓城印象》考古直播的幕后故事的報道,都非常的生動,可看性很強。再比如,《TV一周刊》的“TV聊聊吧”板塊,就是講述電視人幕后鮮為人知的故事,讓觀眾更多的了解電視人,更多的關注我們的節目。這是我們欄目區別于其它欄目的一個鮮明特點,也是其他欄目做不到的強項。
(四)連接受眾與電視臺之間的橋梁和紐帶
我們節目就像熒屏空間的一面多棱鏡,它幫助觀眾了解廣播電視的方方面面,拉近了廣播電視與受眾之間的距離,有助于營造精品欄目,辦好溝通窗口。我們將一如既往的利用電話、郵箱、網絡等方式,聽取大家對我臺節目的建議和意見,并對大家在收聽、收視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甘做綠葉、肯做配角,做大家最貼心的朋友。
我們節目一方面要把電視人的苦與樂展示給觀眾,將電視欄目植入觀眾的心里,提高節目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它還要讓電視人了解到觀眾的所思所想。這樣,為觀眾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參與機會就顯得尤為重要與迫切,在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三、欄目在“全媒體”時代的創新
在陜西廣播電視臺“全媒體”的背景格局下,宣傳我臺整體形象、重大活動是節目報道的重點,也是欄目生存和立身之本。繼續加大系列節目、主題節目的策劃力度,挖掘活動以及節目幕后的故事,增強欄目的可看性和實用性,是欄目持續良性發展的內在要求。
為了充分展示兩臺融合的新風貌,欄目從2011年10月開始,就特別推出了“DJ電視秀”板塊,帶領觀眾走進我臺各個廣播頻率的直播間,了解DJ的幕后生活,直擊廣播直播的現場花絮,揭開主播在觀眾心目中的神秘面紗,讓他們走上熒屏,與觀眾分享廣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從而給廣播DJ們提供了一個在電視上展現自身風采的機會。截止目前,“DJ電視秀”已經制作了70多期節目,這些內容的加入,使得節目的關注度很高,收視表現良好。與此同時,也更緊密地關聯起廣播與電視,使廣播的很多活動和節目內容在電視節目中得到及時的宣傳和介紹,加深了廣播與電視間的聯系,體現了兩臺融合后的新面貌。
多年來,雖然我們在如何辦好該欄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這些宣傳還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僅限在電視領域,宣傳手段還比較單一,對現有的資源利用不夠。基于欄目對全臺宣傳動態的全面了解和我臺現有廣播、電視、網絡等全媒體宣傳渠道的現實狀況,我們經過廣泛的調研和思考,認為《TV一周刊》欄目除了現有的工作職責外,還可以在多個層面進行節目的跨界宣傳、資源整合,更好地為全臺的宣傳服務。為此,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們進行了一系列嘗試。
(一)制作《TV一周刊》日常版節目
《TV一周刊》日常版為欄目的獨立板塊,是《TV一周刊》周末版節目的拓展和延伸?!叭粘0妗敝荚谠鰪姽澞繒r效性和關注度。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報道我臺的大型活動和節目的動態消息、幕后花絮,挖掘那些有趣有意義的細節,盡最大努力吸引觀眾的眼球。從2012年7月至今,《TV一周刊》欄目先后制作了陜西經濟廣播896汽車調頻開播、陜西一套全新改版、陜西二套全新升級、陜西五套公共·文藝頻道開播、農林衛視全新編排、新臺標啟用、陜西衛視改版、雁塔祈福等多次活動和節目,“日常版”節目和“周末版”節目有效配合,有力地宣傳了這些活動,擴大了我臺的影響力,也收到了很好的收視效果。
《TV一周刊》日常版是宣傳我臺動態發展,彰顯廣播電視臺快速反應實力的體現,它與“周末版”相得益彰,更利于強化受眾對電視節目的信息記憶?!叭粘0妗背嗽陔娨暡コ鐾猓€會同步在陜西網絡廣播電視臺推出,形成網臺一體的互動模式,形成電視媒體與網絡媒體的立體宣傳態勢,更好地滿足觀眾的收視需求。
(二)制作《TV一周刊》網絡版節目
廣播、電視節目的網絡化,是今后媒體發展的一個趨勢,為了搶占先機,抓住年輕受眾對節目的持續關注度,《TV一周刊》網絡版旨在打造集圖片新聞、文字新聞、音視頻為一體的立體宣傳渠道,全方位、立體式地宣傳推介陜西廣播電視臺的整體形象和重大活動;隨時發布陜西廣播電視臺的媒體動態,深入解讀我臺的媒體精神;全面展現我臺的員工風貌。網絡版節目的發布渠道是陜西網絡廣播電視臺或西部網。此項內容設立的最大優勢是實現廣播版節目、電視版節目在網絡上的全覆蓋,是各種宣傳策略的集大成者。
目前《TV一周刊》網絡版已建成集熱點、視聽、圖集、博客、留言、視野等主要板塊。熱點是用照片視窗的形式展示陜西廣播電視臺的大事件及活動熱點;視聽是對《TV一周刊》周末版節目進行視頻拆分,制作成一個個微視頻,適合視頻點擊和網絡傳播;圖集是用圖文的形式報道我臺的大型活動、節目及主要領導的活動動態;博客是欄目的自身宣傳平臺,包括欄目簡介,采訪手記,拍攝花絮等;留言是與受眾互動的內容,聽取受眾對我臺節目的建議和意見;視野內容包括熱點關注、前沿觀點、業界資訊、TV話語等,主要是構建一個業務交流學習平臺。《TV一周刊》網絡版旨在建立一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集合平臺,以適應媒體不斷發展變化的需要。
(三)計劃制作《TV一周刊》廣播版節目
《TV一周刊》廣播版節目,旨在打開《TV一周刊》的廣播宣傳通道。它的優勢是及時、快捷、高效。廣播版節目可以分為日常版和周末版。日常版定位為重大活動或事件,隨時制作短小一點的音頻,在廣播上隨時插播,時長1~2分鐘。周末版為節目精心打造的廣播版的宣傳類節目,內容可以包羅萬象??梢詫﹃兾鲝V播電視臺的大型活動進行跟蹤報道,也可以對影視明星進行電話連線采訪等等。節目擬定在每周六、周日播出,每期節目5分鐘,最初可以選擇在廣播的信息節目時間里播出。
此項內容設立的最大優勢是為電視節目在廣播中宣傳打開一個通道,加強廣播與電視之間的業務交流與合作,建立資源共享和利益分享機制,促進廣播電視的有機融合?!禩V一周刊》就是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宣傳協調服務功能,嘗試建立陜西廣播電視臺重大活動(節目)的宣傳合作機制,發揮廣播、電視、網絡、新媒體等各自的優勢,進行資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共同策劃,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借力,把宣傳工作做得更全面,更立體,不斷擴大我臺的整體影響力。
綜上所述,《TV一周刊》欄目從關注的內容來看,既要以宣傳傳統電視節目為主,還要兼顧廣播、網絡、新媒體的宣傳任務;從報道的范圍來看,必須從傳統的電視節目拓展到廣播節目、網絡活動、新媒體動態,為其它媒體在電視上的宣傳打開一條通道,提供一個展示的窗口;從發布的渠道來看,該欄目展示的最主要的平臺還是電視,還可以把它拓展到廣播、網絡、手機上等。
在陜西廣播電視業發展的新形勢下,探索傳統的電視節目如何與廣播、網絡、手機等媒體進行融合,用“全媒體”的理念指導我們的行動,發揮各個媒體的優勢,相互取長補短,實現欄目的內容升級和渠道拓展,已成為我們的當務之急??梢云诖?,今后在我臺大型活動(節目)的宣傳上面,《TV一周刊》欄目將建成集電視宣傳、廣播宣傳、網絡宣傳等三位一體的立體宣傳架構,實現各個媒體間的無縫鏈接,實現宣傳效果的最大化,真正把《TV一周刊》欄目打造成陜西廣播電視臺全媒體宣傳的集合平臺。
參考文獻:
[1]何振飚.全媒體的陷阱與機遇[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2(11).
[2]馬宏.談“全媒體”時代《TV一周刊》欄目的發展與創新[J].新聞知識,2012(4).
[3]張振華,張曉愛主編.引領與溝通—電視節目導視、包裝文論[G].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