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博的蓬勃興起,為廣播電視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大大拓展了廣播電視的生存和發展空間。但微博是一把“雙刃劍”,節目主持人使用微博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節目主持人應掌握正確掌握使用微博的策略,發揮“微力量”,傳播真善美。
關鍵詞:節目主持人;微博;問題;對策;真善美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08-0057-02
作為新媒體的微博,在中國出現才短短三年時間注冊用戶數已超過5億,日活躍用戶數達到4620萬,說明微博之深入人心,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清楚感受到微博的存在和影響。微博的出現為廣播電視與新媒體進一步融合提供了載體和契機,廣播電視與微博融合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一、節目主持人使用微博存在的問題及危害性
作為一種新的媒體形式,微博在給傳統廣播電視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注入正能量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負能量”。雖然現在各大微博網站都采用實名認證制度,但多數人還是匿名的,微博依然是個復雜的信息和觀點江湖,其間真相與謠言混雜,正向能量與負向能量相糾結, 這正是節目主持人在微博時代所面臨的一個新挑戰。節目主持人在使用微博時容易出現以下幾方面問題。
1.真假難辨。每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成為微博信息的發現者、發布者、接收者和評論者,但這種自媒體、碎片化的信息傳播方式也極易成為虛假新聞的土壤。如2012年4月9日上午11時,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主持人趙普發出微博稱,“轉發來自調查記者短信:不要吃老酸奶(固體形態)和果凍,尤其是孩子,內幕很可怕,不細說?!蔽⒉╇S即被頻繁轉發,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明膠與食品安全的關注。但隨后大家就了解到,趙普的這條微博中所涉及的信息并沒有經過查實,僅僅是其在席間從其他同事聊天中聽聞的。有的節目主持人慣于采取“拿來主義”態度,對信息不加求證調查就直接在微博發布,以致接二連三被“烏龍”,讓節目主持人及媒體的公信力、權威性受到嚴重損害。
2.善惡混淆。與傳統廣播電視節目內容需經審核相比,微博內容的組織權、選擇權歸屬主持人,信息完全由主持人主導,容易導致一些不當言論得以發布、傳播。個別節目主持人在微博上發表評論太過主觀隨意,甚至善惡不分。如2012年10月25日,在浙江溫嶺虐童幼師多次將學生倒插垃圾桶虐待一事曝光后,江蘇交通廣播節目主持人大鵬在微博上發表評論:“我選擇支持老師!現在的父母只養不教從小嬌縱。孩子沒教養,頑劣成性。欠揍!不打不成材!既然父母舍不得打,就讓教師代行職責吧!”此微博一出即遭到眾網友“圍攻”:“這等腦殘還居然坐在麥克風前當主持,真是滑稽!”;“好歹也算公眾人物,居然公開為針對幼兒的暴力叫好”。雖然大鵬隨即將它刪除,并發布微博道歉,但由于微博特有的關注、轉發和即時搜索等功能具有“裂變”式的傳播效應使信息形成強擴散,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所有人的微博刪掉,一旦說錯話,對主持人及媒體聲譽造成的負面社會影響已無法挽回。
3.美丑混雜。微博的草根性賦予大眾自由發言的權利,而網絡本身的匿名性,可能促使微博用戶將這種權利發揮到極致,從而導致大量情緒化、非理性內容充斥微博,也存在一些不文明現象,如對他人的謾罵、人身攻擊性言論和使用污言穢語妄加評論等。另外,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在一些人中還有市場,諸如“寧可在寶馬上哭,也不愿在自行車上笑”事件。有的主持人不經過濾就盲目跟帖、轉發,這樣的新聞固然很吸引眼球,但過度的負面炒作會帶來負作用,使人們的價值取向和審美意識發生混亂,嚴重扭曲了輿論導向。
二、節目主持人使用微博策略
大眾傳播的社會責任理論誕生于20世紀40年代末的美國,它強調自由必須以責任為前提,新聞媒介在享有自由權利的同時,必須克盡對于社會、公眾的義務和責任。在我國,大眾傳媒不僅僅是信息傳播媒介,還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要求做到“監視環境、守望社會、引導輿論、傳承文化、關愛民生”。微博的的出現及逐漸普及,正在深刻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和道德價值取向。一方面,微博出現后,信息的多渠道和多視角將各種觀念雜糅在一起,是與非、善與惡模糊化傾向嚴重,甚至有時對同一社會熱點和新聞事件有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報道,導致人們難以弄清事實真相。另一方面,微博信息量大,特別是大量的跟帖或評論,讓人感到目不暇接,難以對其中的內容與價值傾向,進行細致的判斷和取舍。在這種媒體環境下,作為節目主持人,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引導受眾辨別真偽、認清是非、看到善惡。這是新形勢下節目主持人不容忽視的媒體責任。
相比于傳統媒體,作為新媒體的微博,其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傳播內容和形式更具開放性和隨意性,傳播的自由度也更大,一旦出現不良傳播,其消極影響也就會更大,因而對其傳播者責任意識和道德意識的要求也就更高因。因此,節目主持人更應當增強社會責任感,擔起傳播“真善美”的使命。在微博這種全程公開的傳播環境中,主持人在節目內外的微博互動中擔當著輿論領袖的職責,一言一行都受到受眾或網友的監督,因而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必須旗幟鮮明。否則,將有悖媒體人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有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運用微博的實際操作中,節目主持人可以從“真”、“善”、“美”這三個關鍵字入手。
1.真。首先要求主持人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其次,主持人與受眾的微博互動要真心誠懇,第三,指節目主持人微博要進行實名認證。(1)傳播真實信息,謹記新聞真實性法則。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這是節目主持人必須謹記的法則。面對微博上大量的信息,主持人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敏銳的眼光把好事實關,凡是未經核實的事實信息一定不要輕易傳播。不要只求市場賣點,不顧事實真相,做不負責任的報道。哪些聲音應及時同受眾交流,哪些意見需要加以過濾和引導,哪些思想需要予以堅決控制等,都要加以把關過濾,認真審核信息后才能傳播,不能人云亦云,造成虛假信息快速擴散。(2)真誠溝通,良性互動。微博為主持人與受眾提供了一個方便溝通與交流的平臺。主持人要積極、熱情、真心跟受眾交朋友,才能贏得更多的“粉絲”、更多的關注和更多的支持。利用微博平臺,與自己的“粉絲”開展交流,除了對新聞事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發表看法,還可以把個人的興趣愛好的信息以及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心靈感悟等發表在微博上與受眾分享,讓受眾既能體會主持人在節目里的魅力,又能了解其生活中的真實個性。值得注意的是,受眾對節目的評論不可能都是贊揚的,批評或者“拍磚”可能也會遭遇到,節目主持人要有度量傾聽罵聲,通過真誠溝通,良性互動,尋找不足,自省改進。(3)真實身份開博,增強受眾的信任感。采用實名注冊開博,并且加V進行身份認證,一方面可以贏得廣大受眾或網友的信賴,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醒主持人不要忘記自己的主持人身份,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不要發表過激言論或其它有可能傷害媒體聲譽的信息或觀點。
2.善。首先指的是媒體報道要出自善意、發出善言,化解戾氣、化解社會矛盾,進而可引申為善用微博,善于把關、善于宣傳。(1)抑惡揚善。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在微博上,主持人肩負著一個重要的社會功能,那就是通過媒體的積極作為,對善的行為予以充分的褒揚肯定,對惡的行為予以堅決的揭露與鞭撻。進入微博時代,主持人一次公益微博的轉發,簡單的一句窩心燙貼的話語,都能給人溫暖的感動,傳遞正能量。如茂名電臺殘疾人專欄《美麗人生》 發過多則免費培訓殘疾人就業技能消息的微博,在極短的時間內得到微友們的廣泛轉發,切切實實幫助到一批又一批苦無培訓就業門路和機會的殘疾人。類似的微博如“愛心助農賣紅薯”、“凡人善舉”等,通過節目主持人、受眾、網友之手,微博的“微”小“博”大,集小善成大愛。(2)善用微博。主要包括善于把關、善于宣傳兩方面。首先,善于把關。節目主持人微博信息發布、觀點闡述、轉發評論往往被公眾解讀為具有“官方”色彩甚至權威性,因此,主持人必須始終謹記自己與一般博主的身份區別,不能像一般個人微博那樣隨意暢言,尤其是對原則性尤其是政治問題方面更要慎言。其次,善于宣傳。節目主持人可以利用微博具有傳播的放大效應來為自己及節目做宣傳,盡量綜合利用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多媒體展示,多樣性地發布可聽、可讀、可視、可體驗的信息,使微博多元化,吸引更多受眾關注。
3.美。(1)美的內涵。通常人們將善良視為美。最美女交警、最美大學生、最美農民工…… “最美”成為2012年度微博熱詞,人們以這種美的形式褒揚正義善行,為公民樹立美好榜樣,激發起更多人的向善向美。如今社會需要的不是對個別善行的仰視和圍觀,而是每個人對道德的踐行。節目主持人應多發現身邊的感動,多反映身邊美好的人、事、物。比如,你聽到的美樂,你拍到的美景,你看到的美圖,你讀到的美文等等,如“美麗茂名隨手拍”等,都可以直接上傳一段音頻、視頻,讓微博多傳播身邊的真善美,凝聚生活正能量。(2)美的語言。網絡語言是伴隨著網絡的發展而新興的一種有別于傳統平面媒介的語言形式。它以簡潔生動的形式,一誕生就得到了廣大網友的偏愛,發展神速。但也充斥著語言暴力,動輒惡搞、惡罵,偏激、情緒化、攻擊性的語言大行其道。網絡語言有其特點,有些夸張、游戲化、情緒化是正常的,運用得好還能讓人感覺清新、形象,善意的搞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前提不侵害他人的人格尊嚴。作為大眾媒體代言人,主持人微博用語要講究美感,自覺遠離語言暴力,做語言美的楷模。
小微博,大宣傳。在媒體高度發達的新形勢下,節目主持人應清醒認識到,微博在給媒體帶來新的機遇的同時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作為媒體代言人的節目主持人要更好地擔當起社會責任,將承擔和履行社會責任作為自己的行為規范,尤其是在社會道德風尚的涵養和建設方面承擔責任,充分發揮微博的“微力量”,弘揚真善美、鞭撻假丑惡,引導主流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以微薄之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參考文獻:
[1]王天意.網絡輿論引導與和諧論壇建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新華網.新浪微博用戶數超5億 日活躍用戶達到4620萬[EB/ OL].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3-02/21/c_132181760.htm.
[4]新浪網新聞中心.廣播主持人支持虐童幼教遭網友圍攻[EB/OL]. http://news.sina.com.cn/s/2012-10-26/031925441178.shtml.
[5]袁建彰,李星慧.爛皮鞋是老酸奶原料?—央視主持人一條微博引熱議,食品專家說:談定![N].信息時報,201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