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是保證并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根本,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才成為了企業核心動力發展的唯一來源,是企業發展的核心資源。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市場中,企業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并獲得一席之地完全取決于其自身所占有的人力資源。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迅速發展,市場對企業人力資源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為了保持自己的人力資源優勢,就必須創建一個合理、高效的用人機制,充分的發揮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創造力和工作積極性,為企業的長期發展提供扎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人力資源管理是以經濟學和人本管理作為基礎,以此作為指導思想,并在招聘、人才選擇、人才培訓和薪酬體系設計等形式對組織內外相關的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高效運用,以滿足企業的戰略發展需要,確保企業的最終組織目標得以實現,企業的整體成員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人力資源成為了企業提升自身核心競爭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成為了制約現代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問題成為了當前各個企業管理者所關注的重要工作內容。
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意義
2.1有效降低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
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的日常事務性工作需要占用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大量的時間,特別是其中的工資發放、員工考勤、人員招聘以及工作調動和崗位輪換等較為繁瑣,傳統的手工操作效率低,出錯高。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可使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從機械性的、重復性的日常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從而減少行政性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降低操作成本,更好地提高部門工作效率。
2.2逐步改善人力資源服務的質量
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使人力資源的信息傳遞暢通有效。另外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可以迅速、有效的收集各種信息,加強內部的信息溝通,并使得企業全體人員都能參與到人力資源管理的活動中來,最終真正實現全面的人力資源管理。
2.3改變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角色
企業采用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之后,人力資源部門可以通過集中的數據庫將幾乎所有與人力資源相關的數據(如薪資福利、招聘、個人職業生涯的設計、培訓、職位管理、績效管理、崗位描述、個人信息和歷史資料)統一管理,形成集成的信息源。而人力資源管理軟件強有力的報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的共享等使得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得以擺脫繁重的日常工作,集中精力從戰略的角度來考慮企業人力資源規劃和政策。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轉變了傳統的人力資源部門作為成本部門的印象,通過成本分析,人力資源部門創造的價值可以量化出來。
2.4優化管理結構與信息渠道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作為一種基于網絡結構的全員信息系統,使各級員工的反饋時間大大縮短,豐富了溝通的渠道,在跨部門、跨級別表達和傳遞各種思想時,員工可以不拘泥于公司傳統的層級制度。
三、企業如何實現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
3.1在進行信息化之前要有充分的信息規劃
人力資源的信息規劃,是指對人力資源管理中所涉及到的各種信息的定義標準,傳輸標準,使用標準進行全面規劃,建立統一、可擴展的信息結構體系,為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的信息管理,業務流程處理,決策分析奠定信息基礎。在小型企業中,由于采用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簡化工作,因此,人力資源信息規劃的重要程度并不如大型企業那么明顯。而大型企業一般具有多個分公司,跨越不同行業,地域分布廣,人數眾多,人力資源信息分建設尤其重要。這些企業應該充分考慮自身所處人力資源管理階段及其發展方向,結合企業戰略目標,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驟,遵循一定的標準規范,制定人力資源信息標準,建立人力資源結構體系的人力資源信息規劃方法。
3.2轉變觀念,提高認識信息化
信息化不僅是I T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觀念問題。提高對信息化的認識應當著重增強“四個意識”。一是信息化意識。企業要明確信息化不僅僅是電腦和網絡,而是要在作業、管理、經營等各個環節采用計算機通信和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逐步實現企業內部運行的自動化,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形成的過程。這是一項推動和實施企業的體制創新,技術和管理創新的系統工程。二是主體意識。企業是信息化的主體,企業領導和每個員工都是信息化主人,在建立整個信息系統的過程,企業是中心,技術始終圍繞著需求轉,企業要把握信息化的主動權,而不是由技術來主導。三是風險意識。在信息化建設中,企業領導往往關注的是如何把投資用于信息化基礎設施和購買軟、硬件產品等,以獲取信息化為企業帶來的最大效益,而很少去關心信息化建設中所潛藏的失敗風險,更不會去專門進行風險意識,對實施方案進行多方論證,防止盲目投資,盡可能地規避潛在的各類風險。四是學習意識。實施信息化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而且應當是主動而不是被動的去學習。企業的領導層、專業技術人員的員工都要通過學習改變傳統管理觀念和習慣,適應新的工作方式和信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