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通信事業的不斷發展,長途通信光纜的應用范圍日益擴大,長途通信光纜承擔的通信傳輸任務也越來越重要。然而,由于長途通信傳輸距離遠,在信號傳輸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故障,造成長途通信光纜的中斷,導致通信業務受損。因此,對長途通信光纜的障礙進行分析,加強長途通信光纜的管理與維護對于確保通信的安全穩定,避免通信業務受損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長途通信光纜的主要障礙
1.1施工因素引起的障礙
施工因素是導致長途通信光纜出現障礙的重要原因。長途通信光纜通常會沿著鐵路線分布,由于鐵路工程施工數量多,稍有不慎,都會影響到通信光纜的安全,若不及時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極易引發通信光纜故障,造成長途通信光纜的中斷,導致通信業務的受損。具體情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若在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未能及時與光纜線路維護部門取得聯系,或對光纜保護事項未能進行深入地分析、研究,極易在施工中對光纜的安全造成影響。二是盡管施工單位與光纜維護部門取得了一定的聯系,但由于某些外在因素的影響,或施工單位臨時調整了施工計劃導致光纜維護人員無法在光纜施工時趕到現場,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危及光纜的通信安全。三是施工單位在與光纜線路維護部門人員交流溝通時,由于施工單位未能對光纜維護人員描述的光纜具體位置進行詳細的記錄,也會引起通信光纜線路故障。
1.2技術操作或維護不當引起的障礙
在進行長途通信光纜安裝和維修的過程中,一旦操作人員出現失誤,將會造成光纜損傷,導致光纜通信信號減弱或中斷。技術操作或維護不當主要指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因技術達不到標準要求而導致接線盒出現脫落,光纜發生微彎,或在操作中為了防止脫落,在去除二次涂覆層時習慣性的將光纖繞在手指上。此外,當光纜所處環境的溫度、濕度發生變化時,光纜受潮所產生的H+和OH- ,會引起耗能的增大,若光纜接頭長時間浸水而未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處理,光纖會出現靜態疲勞現象,進而增加光纖的接頭衰減,造成光纖的斷裂。
1.3自然災害引起的障礙
自然界的地震、雷擊、洪水、臺風等災害均為對光纜造成一定的破壞。當光纜受到地震的影響時,地下預埋的光纜容易發生錯位,甚至出現斷裂,進而中斷光纜信號;當光纜受到雷擊的影響時,光纜表面的保護層會遭到破壞,這樣內部的光纜線容易發生熔化變形,出現熔斷。
二、加強長途通信光纜管理與維護的主要措施
2.1嚴把材料的選型和施工驗收關,避免出現質量隱患
一方面要嚴把光纜選型的質量關。在選擇光纜時要對光纜中光纖的余長進行嚴格檢查,若光纜中光纖的余長過長,則容易使光纜發生彎曲變形;若光纜中光纖的余長過短,光纖在側壓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現接頭衰減增大的現象。同時要嚴格檢查光纜接頭盒中的密封膠條,以確保其安全性。若需打開光纜接頭盒時,應及時對光纜接頭盒中的密封膠條進行更換,以免在施工或運行使用過程中光纜接頭盒進水。另一方面要嚴把光纜施工驗收關。光纜直埋線路的埋深要符合規范要求,碎石類需達到1.0 m,粘性土、沙性土應在1.0~1.5 m范圍內,特殊困難地段采用水泥槽防護時至少應在0.4 m,市區人行道應達到1.0 m,公路、鐵路主干線應達到1.1 m。在進行光纜敷設時,其最小曲率半徑至少應為光纜外徑的20倍,安裝固定過程中,其最小曲率半徑至少應為光纜外徑的10倍,留在接頭盒內余纖的最小曲率半徑不能低于25mm。
2.2做好長途通信光纜的維護工作,確保光纜的安全穩定
首先,要做好光纜接頭浸水的維護工作。光纜接頭浸水大多由于光纜接頭盒的操作或維護不當造成的,如光纜接頭盒的密封膠條搭連不當,壓條螺栓未緊固,密封帶出現縫隙等,這些問題只要操作技術規范是很容易避免的。同時可以通過在接頭盒中裝上遇水膨脹的材料來監測接頭盒的進水情況,一旦接頭盒進水,接頭盒中的材料會發生膨脹現象,進而使光纖微彎,光纖的接頭衰減會不斷增加,這時應盡快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處理。其次,要做好光纖靜態疲勞的維護工作。光纜從成纜到投入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光纖靜態應力的影響,一旦光纖處于靜態疲勞狀態中,極易引發光纜線路故障。因此,需要通過OTDR定期對光纜進行監測,并對監測數據進行綜合比較分析,以及時找出光纖衰減隨時間推移逐年增大的點和段,當光纖靜態應力超出試驗應力范圍或增長速度呈加快趨勢時,必須及時對光纜進行更換。同時在敷設光纜時,要按照技術標準要求施工,過橋光纜敷設時要有足夠的余留,夯實光纜下方軟土,確保光纖的正常使用。
2.3建立長途通信線路巡檢管理系統,提高長途通信光纜巡檢質量
要借助計算機信息鈕和數據庫技術,加強長途通信線路巡檢管理系統的建立,以提高長途通信光纜巡檢質量,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另外,數據在上傳過程中極易出現弄虛作假,亂報數據的現象。因此,可以借助GPS定位系統,實時監控巡檢人員的巡檢路線,到達指定地點立即上傳巡檢數據,實時監控,保證上傳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