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監測網是廣播電視事業中的極為關鍵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監測質量與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生活息息相關。隨著我國各級廣播電視節目的日益增多、廣播電視網絡的日益延伸,監測網絡的監測范圍也必須隨之加大,這就給監測工作帶來了更大的工作量與繁瑣性。同時,也給監測網絡的安全帶來極大風險,并且各類廣播電視衍生業務的極速增長也對廣播電視網絡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廣播電視安全已經變成一個值得高度關注戒備、高度防范警惕的因素。針對廣播電視的監測網絡也變成了一個必須在質量上、安全上、監控上都不能有一絲一毫疏忽的高難度的任務。
一、監測網網絡的安全分析
目前我國的廣播電視監測網的網絡在安全方面存在的嚴重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少健全的網絡安全體系
成體系的安全保障,可以極大地防范某些已知的安全風險,甚至因為體系本身的連鎖性與內部關聯性還可以消除掉某些未知的安全風險。然而我國目前為止還沒有建立健全這類廣播電視事業方面必須的也是急需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缺少這樣的保障體系無疑就將整個廣播電視事業的安全推向了危險的邊緣。
(2)復雜的系統分布威脅安全
我國的廣播電視事業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與我國的廣闊國土資源相關的,那就是廣播電視事業的疆域之廣。這個廣度幾乎已經覆蓋了我國的整個國土的絕大部分地區,甚至已經覆蓋了我國的部分無人區。與之相應的,監測網絡系統也必須隨之擴展,這就造成了我國的廣播電視監測網絡具有著在地理上的分散性、在通信手段上的復雜多樣性、在節點上的分布性。正是這分散、復雜、分布三種特性使得在我國開展徹底的、有效的、真正能夠確保安全的監測變得極為困難。
首先,就是分布性,分布性最大的難題就是部署監測網絡的也要與之對應地分布,然而,分布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實時的統一控制、集中管理,在一個非常廣闊的區域上分布已經不易,實現實時的統一控制、集中管理就更是難上加難。
其次,由于我國的各個廣播電視機構之間存在著設備與技術的不統一性,某些已經發展起來的大的省級甚至市級電視臺已經有能力布署超過中央級的廣播電視設備。并且,每個廣播電視臺站都可以選擇不同的、甚至多種通信方式并存的數據傳輸與傳播方式。而每一種數據傳輸與傳播方式其監測的技術與手段各有不同,這種復雜性就給監測網絡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3)IP網絡自身存在安全缺陷
世界各國的廣播電視監測網絡包括我國的廣播電視監測網絡都是一種與互聯網架構相同的基于TCP/IP協議(TCP=傳輸控制協議IP=互聯傳輸協議)的網絡。當然,還有基于無線的與模擬信號的監測網絡系統。TCP/IP網絡雖然產生的歷史較為悠久,但這種基于TCP/IP協議的開放性、通用性、可訪問性、可探測性也是其極易被攻擊的致命弱點。如在應用層,由于應用程序和操作系統的漏洞可導致被攻擊與破壞,在網絡層和傳輸層,主要有拒絕服務攻擊和數據竊聽的風險,而在硬件設備與數據鏈路層,主要的威脅是設備的破壞等。
(4)管理體系不夠健全
廣播電視監測網發展迅速,規模和網絡產生了非常大的擴張,但在系統建設、保證網絡系統安全運行和信息保密的問題上,目前仍然缺少統一的安全標準、全面的管理機制以及法規條例。
二、廣播電視監測網網絡主要系統結構
遙控監測站系統:該系統通常情況下包括廣播電視監測數據信息的采集記錄,主要功能是能夠收集本地的廣播電視信號。
網絡傳輸系統:利用廣播電視干線網SDH的2M傳輸通道和網絡監測連接中心將不同地區的監測系統和數據處理系統進行相連,從而形成一個統一的廣播電視監測網。
三、提高廣播電視監測網網絡系統安全性的措施
(1)合理地進行網絡資源規劃。通過實際的網絡運行能夠看到,合理、徹底的廣播電視監測網網絡規劃對網絡實施安全保護以及實現網絡的安全運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實施有效的廣播電視廣播電視網絡系統設備安全設置。對于那些在網絡系統中至關重要的安全設備,例如,路由器、交換機等,必須進行有效地管理,合理地進行相關布置。(3)進行必要的備份。為了能夠使廣播電視監測網網絡能夠持續地穩定運行,并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4)切實提高網絡系統中操作系統的安全性。(5)設置有效的防火墻系統。廣播電視監測網網絡系統一般情況下是由若干個安全域構成的,這種組成方式主要是由于網絡系統的分布特點決定的。(6)進行有效地病毒預防。廣播電視監測網網絡系統具有點多面廣的特征,在運行時能夠全面地進行病毒防護,可以采取多層預防。
由于我國的廣播電視的分布性、復雜性與分散性導致了進行全局的、安全的、徹底的監測較為困難,相信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為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安全更高質量的收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