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何產業,如果孤立地發展,都不會具有持續的生命力。目前對于通信運營商來說,最大壓力已非來通信運營商內部的競爭,而是通過移動生態系統的開放,結合技術革新的外部力量,正以勢不可阻擋之勢對通信運營商的未來發展產生顛覆性影響。在全新移動互聯網時代,作為通信運營商應如何面對。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通信
首先,要在銷售模式、收費模式上轉變,深入實施規模經營和流量經營兩大策略。銷售策略上要通過滲透方式逐步推進,針對移動互聯網時代客戶邊界不明顯的特征,應先采用免費使用的模式擴大目標客戶群體,通過對使用客戶的分析研究后,可以將一部分客戶轉為收費用戶。探索、倡導流量計費的新模式,我們要發揮價格杠桿調劑法,根據業務對網絡資源的占用量,結合不同業務、不同時段客戶的使用情況,并對這些業務實施區別定價機制;同時要關注信息收集及用戶識別工作,為實現流量計費的智能管道建設做好鋪墊;其次要在經營分析、運營策略乃至運營模式上做調整已接應移動互聯網的蓬勃興起,電信通信運營商不僅要從業務角度理解客戶,還要從電信與客戶、客戶與客戶、客戶與信息內容、客戶與其它商業資源實體等多角度出發,去完整的理解客戶行為,從中激發流量并誘發進一步的商機。這就要求我們電信通信運營商對于客戶行為軌跡刻畫更完整,分析維度更豐富、數據挖掘更深刻。最后,我們要在運營維護模式上尋求突破,提供差異化的服務機制。一方面分眾化、定制化的特征要求通信運營商將服務范圍拓寬,服務差異化程度放大,服務管控范圍延伸。服務支持以差異化SLA的形式,為客戶提供端到端服務品質保障。另一方面通信資源的有限性要求通信運營商針對不同業務提供差異化服務,對自有業務、合作業務設置較高的服務優先級,進行高質量的網絡保障。
應對移動互聯網“over-the-top”服務帶來的沖擊,通信運營商被日益管道化,因此首要任務是搭建開放平臺。平臺是通信運營商拓展移動互聯網的核心,通過搭建聚合的內容型平臺和開放的能力型平臺,創新合作共贏的商業模式,為創新應用服務提供生成環境,引導產業鏈為客戶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業務和服務。通信運營商開展價值鏈合作,一定要圍繞開放平臺的戰略定位、客戶定位、產品定位而進行有效刷選,為自身提供更多補充性產品,只有通過合作強化平臺的差異化定位,從而才能在客戶心中樹立獨有的品牌形象。
移動互聯網的無線接入必定會成為一個主要的接入方式,因為接入智能手機的終端已超過計算機PC的數量,原有傳統接入方式會伴隨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在數量上逐步減少,這樣移動互聯網下的數據中心如何進行連接,都可能會對整個技術構架產生深遠的影響和變化。下一代數據中心會是一個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模式的數據中心,而且它會是以一個大型模塊化數據中心加光纖的基礎設施為核心,它所對應的服務終端應該是以IPv6包括像智能視頻終端服務為核心的“云計算”數據中心。通信運營商還應實現與之相配套的“智能管道”,即實現用戶可識別、業務可區分、流量可調控、網絡可管理,滿足不同接入需求的新型通道。
目前移動互聯網對終端的要求呈現以下幾個特征,處理能力不斷提升、新功能不斷涌現、多媒體性能逐步提升、待機時間逐步延長、屏幕品質不斷提高、終端外觀更加美觀、用戶體驗得到提升、人工智能得到應用、移動互聯網應用與智能終端加速融合、終端與業務應用結合發展等。因此終端機終端的業務定制是通信運營商后續對終端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通信運營商的優勢所在,因為和終端生產商相比,通信運營商更有機會接觸到客戶,更熟悉客戶的實際需求和使用習慣,同時通信運營商也可以通過業務定制推廣新業務、做品牌宣傳等。終端定制有技術定制、業務定制和操作系統定制。
推進行業應用是通信運營商堅持多年的業務發展策略,可以利用“物聯網”、“云計算”資源優勢,形成面向金融、商貿、醫療、衛生、教育、民生,及高端制造等領域的移動物聯網解決方案。通信運營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平臺,匯集城市的公共數據、運行數據、智慧應用信息,實現城市基礎數據的信息在行業間共享;還可以通過平臺開放積極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實現智慧產業的協同創新,為“智慧城市”的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