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說派對就一定要衣香鬢影,大家端著紅酒聊陽春白雪的話題?為何不能穿得舒服休閑,像逛超市或是拜訪多年老友那樣,輕松地來一場自在派對?維根派對為你提供了這種可能。
樂事第一樁:自帶餐具享美食
說到派對,當然離不開美食美酒,我們最習慣的方式是,侍應生端著食物穿梭在人群中方便來賓隨時取用,然而,來參加維根派對,可要注意了,如果沒有自帶餐具,也許你就會落入空流口水的窘境。因為派對組織方出于對環保的重視,在邀請函上已特地注明請自帶餐具。端著自家的盤子,使著自家的刀叉,在各類美食前流連,這種感覺還真的不一樣。當然現場也會為粗心人士提供少量一次性的環保餐具——也不能真讓人家光飽飽眼福就回去不是?
除此之外,維根派對的另一個有趣之處在于,因為它借鑒了有機市集的形式,美食的提供可說是“群策群力”,來參加的人,既可以只帶餐具和嘴巴,也可以把自己制作的美食帶來和大家共享,組織方也特別邀請了一些在素食圈頗有名氣的素食提供者,比如維根小屋、天廚妙香、太平老農等,如果你有足夠的胃口,盡可以從有機咖啡、水果酵素飲料、各類素食涼拌一直吃到手制曲奇。
樂事第二樁:不穿禮服自在逛
派對作為舶來品,著裝的主流是小禮服(除非是特別的主題派對,比如睡衣轟趴),穿著運動裝去派對?不可以吧。不過,在維根派對,這樣做完全沒問題。它對自己的詮釋是:“素食和環保主題的活動,無門票,隨喜,收入捐給適合的民間公益團體。現場有家庭跳蚤市集、業余藝術愛好者演出、中西有機素食、自然親子互動、環保公益產品展銷、手工小課。” 參加這樣的活動,就像是出門散步那樣隨意加入就好。
在派對現場,大部分人的服裝風格都是自由、隨意、舒適,出挑的也有,戴著牛仔帽背著手鼓的,是有現場表演的音樂組合;也有好友相聚,擺個搞怪姿勢拍照的三人組,歡樂的氣氛可就是靠他們營造了。
樂事第三樁:志同道合社交季
派對被很多人當成是人際資源的重要來源,不過,大部分派對還是限定在特定圈子里的,組織者在發請柬的時候,一定會考慮到參與者之間的熟絡程度。比較起來,維根派對則屬于公開邀約的那一類,也許這樣不太符合派對的定義,但,管它呢,好萊塢電影里不是經常有陌生人在派對收獲奇遇的橋段嗎?說不定,在維根派對這種情節也可能發生呢,畢竟,會對這樣的主題感興趣并且來參加的,至少有某種程度上的志同道合。
比起要鄭重回函并且提前好幾天就考慮穿什么的正式派對來,維根派對讓人沒什么心理負擔,去了,就能隨時融入那樣的氛圍。對絕大多數并不具有派對動物屬性的女人來說,與其鼓起勇氣勉強自己一步到位,不如從這樣泛定義的派對開始社交生活。
Tips:組織者說
齊大福,維根派對組織者,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組織者之一
“一場好派對絕不僅是一個人努力就組織得起來的,重要的還是主題真正讓人感興趣。這次在加拿大國際學校的場地,便是這里的一位堅持素食的老師介紹的。派對嘛,就是大家一起來玩。很多參加這次維根派對的,都是認識的人,派對結束后,我們會坐下來聊聊,下次怎么做?”
“我個人特別想推動的是,跳蚤市場,雖然二手交換大家都覺得不新鮮了,但你還是需要一個地兒去展示,真正地把你不需要的換成你需要的,多使用舊物也是環保。還有,一些好玩的形式也非常重要,像今天派對現場還有手工課堂,華德福學校的老師帶著小朋友做舊物改造的手工,這種方式對全家都來派對玩的人,特別適合,當然,大人感興趣同樣歡迎加入。”
來維根派對,你可以做的5件事
1逛家庭跳蚤市場,交換二手物品。每個女人家里都囤積著至少三車用不著的衣服飾品以及小物件,有些可以捐,有些則真的是需要到懂它的人手里才能真正實現價值。
2欣賞表演。在這個提倡有機生活的圈子里,絕不缺少藝文方面的人才,諸如田原、龍寬等知名藝人都是素食圈的常客,還有很多原生態的表演者,雖然舞臺不夠華麗,但演出的水準可是一點都不遜色。
3與帥哥交換烘焙心得。美食美點是派對上的必備元素,維根派對上經常有各類國際帥哥現場露一手,帶來親自制作的烘焙點心供大家品嘗,有興趣,還可以跟他們多多交流制作心得。(備注,如果有男性朋友和你一起來參加維根派對,請派他去和旁邊的美女談論此類話題。)
4公益活動輕松參與。第一次維根派對,便有不少參與者打公益牌,國際學校的女孩子們自己烘烤的餅干,標價出售,在標價牌下特別用中英文注明“這些食品的收入將作為捐款”。
5感受環保細節。作為素食和環保主題的活動,組織者可是在每一個環節都考慮到了活動主題,除了提倡自帶餐具外,現場的點滴細節都能讓人對環保二字有更多感悟,比如垃圾箱上的指示牌,就是用裁下的包裝箱紙板手寫制作。
編輯 安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