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喧囂,人人腳步匆忙。
已為人妻為人母且全職工作的你,今天,有多少時間留給了自己?
是否只有等到躺下睡覺那一刻,才會喘一口氣,感嘆忙碌的一天終于又過去?
是啊,曾經那個優(yōu)雅的、平和的自己,如今卻總被生活的長鞭驅趕得氣喘吁吁,
年齡愈大,我們愈忘了最初的自己,忘了手指撫過琴弦的感覺,
以及陽光下書本墨香的氣息。
其實,無論多么繁忙,我們都需要為自己偷一段好時光,
享用一段“Metime”,它不為孩子、父母、愛人、老板或者朋友,
它可以是2小時、1小時甚至20分鐘,
最重要的是,它只留給自己,是你寵愛自己的最好禮物。
今天,你愛自己了嗎?
Metime·沒有它,行不行?
Metime·快速問卷
為了讓你了解忙碌生活著的自己,在潛意識里是否會把“自己”放在首位,我們邀請到心理專家設計了如下小測試。以下選項均為二選一,請你憑直覺,用最快的速度,對你覺得更“必不可少”的項目做出選擇。
0~3個A選項 享樂才是你的人生意義
你是個無論做什么,都以自己舒服為首要條件的人,你懂得享受也懂得愛自己,我們絲毫不擔心你享受不到Metime,反而會提醒你,多分一點時間給愛你的人吧。
4~6個A選項 你的生活張弛有度,一切剛剛好
你對自己的生活掌控力很強,雖然工作和家庭常常令你煩惱不已,但你絕不會忘記偶爾犒勞自己一套精油SPA,偶爾去上個瑜伽課,或者拋開一切參加一場姐妹的聚會。
7~10個A選項 屬于你的人生正在離你遠去
其實你也不賴啦,因為你現在好歹正在翻看我們的雜志當做小憩不是嗎?不過,除了一些少得可憐的個人時間,信奉利他主義的你,是不是該停下匆忙的腳步,好好愛愛自己了?
Metime·深度剖析
Metime絕不是一個嘩眾取寵的新話題,享用Metime的楷模,歐洲人當之無愧。雖然歐洲絕大部分國家,至今都還沒從2008年爆發(fā)的歐債危機里走出來,但是他們依舊寧可將生意談判擱置、店鋪關門、工廠停工,也絕不能少享一天的假期。
另一方面,根據一份全球知名的“全球雇員應享假期報告”得出的結論,中國人的假期數量在62個國家里排倒數第四。且即便是這么短的假期,我們大多數也都在加班、堵車、排隊當中度過。
所以,身為“雇員”的我們,不僅享受不到極其優(yōu)厚的假期福利,也大多不具備歐洲人“不休假毋寧死”的自我精神,還必須在家庭里充當最重要的管理者角色。對于這樣的我們,從心理學上來看,適度享有“專屬自己的時間”,具有相當積極的意義——
●幫你打掃心靈的土壤
婚姻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壓抑,為了保持婚姻的穩(wěn)定,她們更相信控制自己的感情要比改變愛人來得容易,于是總是獨自承擔怨恨、委屈、憤怒與不滿,不知不覺間心靈的土壤上就會垃圾遍地,當一個人心理上有諸多不適的時候,也就容易出現腰酸背痛、失眠、頭痛等癥狀,這其實是心理問題的軀體表達。而獨處的時間能把心靈的土壤清掃干凈。
●為青春注入“肉毒桿菌”
心理學研究表明,越辛苦忙碌,越容易焦躁不安,而這種負面情緒是衰老的最佳催化劑。等到皺紋爬上眼角,黑斑浮現在臉頰,贅肉緊緊擁抱肚腩,再昂貴的保養(yǎng)品都沒法挽回你曾經嬌艷的青春。而一段美妙的獨處時光,實則是為你注入的永葆青春的肉毒桿菌。
●幫你找回真實的自己
張弛有度才是一種正常的狀態(tài),過于緊張容易崩潰,過于放松又容易拖沓。很多已婚女人的世界多了“與眾樂樂”,卻少了“自得其樂”,我們要在這個快時代體驗慢生活,卸下所有面具,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找回真實的自己,讓自己無論多忙碌多沮喪,也不會迷失人生的方向。
●讓自己透氣,也是讓婚姻透氣
當你不懂得愛惜自己的時候,必然會承受很多的壓力,也就容易對婚姻中的另一方抱怨、攻擊和過度期望。一旦心態(tài)失衡,你還能心平氣和地與丈夫交往嗎?不能。一個懂得善待自己的女人,才懂得如何去愛別人,這樣的愛投射在丈夫身上就不會變成壓力。
●減少人際關系壓力
從心理學上說,當你不停地把全部精力放在他人身上時,你其實是在過度擠壓他人的心理空間,讓他人覺得自己對于你來說是個負面的存在,從而反過來討厭你。偶爾“忽略”他人而關注自己,能夠給人際相處留下彈性回旋的空間,從而減少人際關系壓力。
Metime·我們這樣愛自己
Metime·大家一起曬
前段時間我們在官方微博發(fā)起的“曬曬我的Metime”活動,得到了大家的積極回應。來看看大家都是如何愛自己的吧!
@愛綠羅:婚后自然不比一個人的時候自由,不過我們都會給對方放假。比如有球賽的時候,他去找他的狐朋狗友,我樂得在家享受一個人的自在,不做飯不打掃,一個人聽聽音樂,發(fā)發(fā)呆,照看下我的花兒,時間就慢慢溜過去了。
@nishiwodezhubaobao:我有許多舊物,它們可能很普通,但它們的價值不能以金錢衡量,我深深地愛著它們。在夜深人靜屬于我的Metime時,我凝望著一樣又一樣放在角落或架上的舊物,心中所想的卻是與其有關的人和事。因為有了回憶,這些東西才變得鮮活!
@macyalone:到了休息日,很多人早上會多睡一會兒。但我休息日要干的活兒特別多,反而醒得更早。家里人還在睡夢之中時,我就準備好了早餐,然后讀報紙、讀書,靜靜享受這只屬于我一個人的時間,越簡單,越寧靜。
@風小茶:工作日的下午,我偶爾會偷出一點時間,關上門窗,放上喜歡的音樂。當整個屋子流淌著音樂的時候,外面的一切變得與我無關,我會盡情享受“鬧中取靜”的快樂,直到某人推開門走進來。這短短的偷來的時間,卻有別樣的精彩。
@豌豆de苗:我的Metime,我會聽Memusic,看Mebook,做Mething,總之只要Mehappy!
Metime·越享越精彩
●Metime→享出小事業(yè)
我的Metime:和流浪貓廝混
我的故事:雖然和老公分居兩地,也暫沒孩子,雜事不算多,但我的工作壓力相當大,當我每天不得不全神貫注面對電腦屏幕上枯燥的數字和曲線圖時,我心里其實想的是干脆暴走去環(huán)游世界算了。我最放松的時候,就是晚上吃了飯,帶點食物去喂養(yǎng)小區(qū)的流浪貓,享受和貓貓們單純相處的Metime時光。一次長達一個半月出差歸來,我在大雨中給一只和我相處甚好的大白母貓喂食,驚覺一窩小奶貓在爛樹葉堆里瑟瑟發(fā)抖。我不忍心扔下小貓獨自回家,只好用衣服把小貓都包起來帶回了家,一只只用電吹風吹干然后放在紙盒里安頓好,直到天氣放晴才放出去。
為了不讓大白貓的孩子們再繁衍出小貓,我在查閱了許多資料后,終于帶它們去做了絕育手術。從那以后,我只要和小區(qū)里的某只貓混熟,就一定會帶它去絕育。漸漸地,我開始在微博上呼吁大家也加入進來。一年以后,我成立了自己的小小基金會,愛貓的人會把錢捐給我,然后由我統一安排開支,去幫助更多的貓貓。雖然現在已經有不少這種組織,可我依然很有成就感,說不定以后我會辭了現在的工作,成立更大的基金會,去幫助全中國的貓貓,誰知道呢?
Metime感悟:不必去糾結你一個人在做著多么無聊的小事,不要算計浪費這些時間或許會失去的利益,也許轉角處,真的別有洞天。
●Metime→享出新資歷
我的Metime:玩iPad
我的故事:從懷孕開始,我就辭掉了工作,在家安心做幾年全職媽媽。本以為不工作會輕松不少,可沒想到帶孩子的“工作強度”,大大高于之前我做的公司市場部工作的強度!完整的一天,被孩子硬生生砍成無數個小塊,毫無個人生活可言!一旦孩子睡著我又恰好不困時,iPad就成了我的救星,它太適合用來“階段性享樂”了。慢慢地,我發(fā)現僅僅只是用iPad來玩游戲,實在是很浪費,因為許多APP十分實用,比如說我用InstaCards Pro設計卡片,再發(fā)給因為長期在家而疏于聯系的朋友;我用DAY ONE-Journal寫寶寶日志,記錄下孩子每一天的變化;我用Skethbook畫畫兒,把寶寶憨態(tài)可掬的睡姿勾勒并保存下來;我用Jetpac瀏覽世界各地的人們上傳的旅游圖片,YY出行的樂趣并把旅行計劃做到了五年后……再然后,僅僅只是“獨樂樂”已經不能滿足我,我專門申請了一個微博賬號,將我覺得好用又適合新媽媽的APP推薦上去,并且不時用iPad發(fā)微博更新我發(fā)現的使用小技巧。結果你猜發(fā)生了什么?竟然有出版社編輯找到了我,說要我將這些資訊整合,幫我出書!好吧,如今,我是徹底沒法“獨樂樂”啦!不過我小小的Metime能有如此結果,我超知足。
Metime感悟:當然不會有人在享受Metime的時候,還懷著功利心。可往往無心插柳柳成蔭,若真遇上此等好事,你就翹著二郎腿在柳林里納涼吧!
●Metime→享出好人緣
我的Metime:在博客寫“享樂日志”
我的故事:雖然婚前就和老公說好不和公婆住,但是婚后第二年公公突然車禍去世,我們當然就把傷心欲絕的婆婆接回家一起住了。可是,公公走后,婆婆像變了一個人,挑剔、難以溝通。我下班回家后,婆婆常常一個人坐在沙發(fā)發(fā)呆,我放下包包就得淘米做飯,有時候還一邊忙家務,一邊安撫突然情緒失控的婆婆。老公理解我,卻也無能為力。我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盡頭,于是只要老公早回家照顧婆婆,我就去做SPA、看電影、和同事玩真人CS、桌游等等。為了讓在外的短暫快樂感覺延續(xù)得更久,我回家后會以加班為名,靜靜坐在電腦前,在博客里寫下這一天的“享樂日志”,我會對這次去過的餐廳、SPA館、游戲中心等做個客觀的點評,并附上地址、圖片。半年多下來,竟然也寫了五十多篇!由于我的博客同事們都知道,大家開始圍觀我的博客,吐槽、灌水甚至在博客里約下一次玩樂的時間。我的朋友也多了起來,還總有人約我出去聚會,我頓時有了一種處于世界中心的感覺,由于心情好,回到家后對婆婆也更加耐心了。不知道是不是被我感染,現在婆婆也開朗多了!
Metime感悟:世間萬物,彼此相連。善待自己,就等于善待他人。自己身心舒暢,自然不會視別人為眼中釘,他人好惡與否,還不都在于你的一念之間?
編輯 肖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