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茂芹 石志敏 虞康 喻歷歷(大港油田天然氣公司)
大港油田偏遠井零散天然氣的回收
武茂芹 石志敏 虞康 喻歷歷(大港油田天然氣公司)
大港油田偏遠井伴生氣一般采用就地燃燒的方式,不僅造成能源浪費,而且帶來環保問題。結合油區井口的實際,大港油田采用“井口—移動式 CNG裝置—CNG轉運拖車至管網”的生產模式對零散天然氣進行回收,并確定了天然氣壓縮回收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措施。與其他生產模式相比,CNG 生產模式具有工藝簡單、投資少、適應性強等特點。通過對大港油田零散天然氣的回收,資源得到合理利用,保護了環境,提高了油田的經濟效益。
大港油田 偏遠井 零散天然氣 回收 CNG裝置
對于伴生氣的利用,傳統方式為并入管網、就地帶動發電機的運轉,保證井場用電以及通過燃燒為井場提供熱源等。然而,零散井由于地處偏遠地區,并不具備并入管網的經濟價值;而不論是發電或是燃燒,都不能保證伴生氣的完全應用,依舊造成不可再生能源的浪費。因此,伴生氣的罐裝回收成為利用伴生氣資源的首選。
伴生氣的回收處理有 LNG (液化天然氣)和CNG (壓縮天然氣)兩種方式。LNG 的處理方式為先將氣田生產的天然氣凈化處理,再經超低溫(-162 ℃)常壓液化,形成液化天然氣。工藝較為復雜,生產成本較高,不適合零散氣回收的快速、靈活、便攜等特點;而CNG處理相對簡單,且通過壓縮橇裝后可直接運送至客戶端使用,因此可以確定CNG更適合零散井伴生氣回收。伴生氣的壓縮回收設備及工藝技術目前較為成型。
隨著大港油田的進一步開發,偏遠井、探井數量不斷增多,偏遠井距主管網遠,受單井持續開發能力和投資回報等因素的影響,伴生氣一般采用就地燃燒方式,而這部分資源在油田油氣生產過程中占有較大的比例,造成了極大的能源浪費,又帶來環保問題。隨著大港油田能源戰略的轉型,建設大油田高起步的總體部署,同時伴隨著濱海新區的建設,清潔能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如何將原本廢棄的天然氣進行回收利用,已經成為大港油田節能減排的一項重要課題。
就大港油田零散氣氣質情況來看,天然氣中甲烷含量占九成以上,氣質較佳,但相對水含量也較高,因此結合大港油區井口的實際情況,確定了零散氣回收采取CNG的方式進行。
以大港油田濱 48-1 井天然氣回收為例對大港油田偏遠井零散天然氣的回收工藝進行說明,其總體工藝采用 CNG 生產、運輸方式 (圖1)。

圖1 濱 48-1井天然氣回收工藝流程
零散氣壓縮回收基礎工藝為:將油井生產的天然氣壓力控制在要求范圍內,天然氣進入分離器進行氣液分離,分離出的天然氣再經籃式過濾器除去部分泥沙等固體,之后進入干燥橇,經干燥橇吸附脫水 (露點低于-35 ℃),再經壓縮機壓縮至 20 MPa進入CNG轉運拖車外運。分離器、干燥橇和壓縮機的排污進入常壓排污罐,揮發氣體經放空筒放空,液相積累至灌體y2時拉運處理。
在零散井伴生氣壓縮回收的過程中,由于具體情況不同,可以按照單井的氣量和壓縮機的能力相應增加壓縮機的數量來進行匹配。
在生產過程中,為了解決零散井伴生氣氣源壓力不穩定、不能保證設備連續運轉的問題,自行設計并安裝了自動恒壓系統,保證了壓縮機進氣壓力,保證了機組的運行。
零散油氣井的天然氣自地下產出的過程中,會含帶著部分 C3+成分,進入天然氣壓縮系統中會造成天然氣的露點偏高,在充裝和泄放過程中造成管線凍堵,可在管線上增加電伴熱線,并且選用4A級的干燥橇,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冰堵現象的發生。
該項目經過一年的研究,解決了大港油田零散油氣井天然氣壓縮回收的主要問題,實現了零散油氣井單井天然氣的盡產盡收,避免了以往放空或燃燒處理造成的損失,增加了天然氣銷售收入,同時解決了放空帶來的環境污染。
經過半年的實際操作,實現了4口零散油氣井天然氣壓縮回收,累計回收天然氣約 400×104m3(標況),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天然氣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直接通過外排或點火炬燃燒處理,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而且對環境造成污染。通過零散天然氣的回收,可以合理利用資源,而且對探索形成大港特色的低耗高效、安全可靠的非集氣區零散天然氣工藝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采用CNG回收方式的投資小,安全、靈活、便捷,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10.3969/j.issn.2095-1493.2013.010.019
2013-04-27)
武茂芹,工程師,1994年畢業于西南石油學院 (科技英語專業),從事工藝技術信息研究工作,E-mail:wumaoqin@sohu. com,地址:天津市大港油田天然氣公司工藝所,30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