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瑋 萬 雪
吉林鐵路疾病預防控制所長春疾控站,吉林長春 130051
春運是鐵路客流量的高峰,會影響車廂內環境衛生質量。本文于2012年1月對長春-廣州特122/123次空調旅客列車進行全程監測,結果報告道下。
特122/123次列車編組19輛,5輛硬席,10輛硬臥,1輛軟臥,1輛餐車,1輛行李車,1輛發電車,選擇硬席、硬臥、軟臥、餐車各一輛進行監測。
根據旅客超員比例把長春—廣州運行全程分四個區段監測,長春-沈陽區段(不超員),沈陽-天津區段(超員40%),天津-長沙區段(超員60%),長沙-廣州區段(超員30%),這里指的是硬席車廂超員,硬臥和軟臥不允許超員。
溫度、相對濕度、風速、噪聲、空氣細菌總數、CO、CO2。
經過計量的Z-500型一氧化碳分析儀、Telaive7001型手持式二氧化碳分析儀、BYWE-2001型袖珍數字微風速儀、CENTER310,311,313,314數字溫濕度表及AWA5610P型積分聲級計。
①氣溫測點及均值:車廂兩端第二座位席和中間座位席通道距離地面1.5米距離車壁一米處測試3點,取均值;臥鋪車廂在車廂一端上鋪和下鋪中央為測試2點,取均值;②相對濕度測點的選取同①;③風速測點的選取同①;④CO和CO2測點的選取在車廂中部距離地面1.5米處測試一點,臥鋪車在包廂內中部距離地面1.5處測試一點;⑤空氣細菌總數測點選取和取值,用直徑9cm普通瓊脂培養基平皿,3個皿/輛,分別放置在車廂兩端及中間茶桌上,暴露5分鐘,蓋上皿蓋,翻轉平板,放置(36±1)℃恒溫箱中,培養48h,取3個平皿均值;⑥在車廂兩端第一排座(臥鋪)1.2m處測量噪聲。

表1 列車車廂空氣質量與微小氣候監測記錄
因為硬席車廂內旅客數量超員,區間站上、下車人數多,超員人數變化大,將四個區段所測得的各項指標列表后計算均值,見表1。

表2 列車車廂空氣質量與微小氣候監測記錄
調查結果表明春運期間空調旅客列車車廂環境衛生質量較差,硬席區段的細菌總數和二氧化碳超標,噪聲也接近標準值上限,與春運旅客超員,空氣質量下降相關[1]。主要原因:①車廂中二氧化碳一部分來源于車內燃料燃燒所散發,另外來源于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餐車二氧化碳超標與全程是滿員狀態有關;②車上一氧化碳來源于吸煙,列車車廂中煙不能完全由連節處縫隙排除;③硬席車廂因為旅客超員,空氣清潔度下降,且不能及時清除的垃圾發酵變質,產生的氣味和細菌。在空氣質量不佳的環境中長期停留,容易出現頭昏、頭暈、胸悶、乏力、惡心、煩躁等癥狀,甚至發生虛脫或休克等公共場所健康危害事故。
①空調旅客列車終到站時打開所有可動車窗,進行自然通風換氣,以稀釋降低車廂內有害氣體及病原微生物濃度;②列車健全相應衛生制度,請旅客自覺配合把垃圾和廢棄物裝到垃圾袋中,提倡禁煙運動;③開啟空調時,保證進入一定新風量,定期清洗空調過濾裝置;④控制好車內溫度,避免與室外溫度過度差異。
[1] 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中國出口食品衛生注冊管理指南[M].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