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冰

星期天早上,天下著小雨,退休工人老崔從菜市場買菜回來,他一只手打著傘,另一只手里提著一大包東西,正穿過一條馬路,突然,砰的一下,還沒弄明白發生了什么,老崔已經倒在了地上。原來是一輛貨車車速太快碰到了他。
年輕的司機姓丁,他見闖了大禍,趕緊從駕駛室里出來,站在老崔面前,緊張地問:“大叔,您沒事吧?”
老崔慢慢爬起來,發覺左胳膊突然有股鉆心的痛,他忙說:“我的左胳膊受傷了。”
這時,車上又下來個女的,她是小丁的媳婦西西,西西客氣地對老崔說: “大叔,我要先打電話給交警和保險公司,您稍微等幾分鐘吧。”
老崔見肇事者沒有及時送自己上醫院,心里有些不快,但想想自己不是致命傷,等警察來了也好。
一會兒工夫,交警和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先后到場,勘測了現場,詢問了事情經過,當場判定小丁負此事故的全部責任。
由于小丁的車輛只投保了交強險,保險公司現場宣布將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范圍內予以賠償。
做完這一切,小丁和媳婦西西根據交警的吩咐,將老崔送到馬路對面的一家部隊醫院。經醫生診斷,老崔是“左肱骨外科頸骨折”,值班醫生提醒他盡快進行手術。
不一會兒,老崔的老伴急匆匆地趕來了,聽說要做手術,想想這又得照顧老崔,又要接送孫子上幼兒園,實在分不開身,就提出讓老崔轉到兒子家附近的市立醫院。經協商,小丁和保險公司都同意了他們的要求。
老崔被轉到市立醫院接受治療。考慮到老崔的身體狀況,醫院發出警示性提醒,希望家屬能夠引起重視。
老崔的兒子相當孝順,他覺得市立醫院做手術保險系數不高,就提出要把父親轉到省立醫院。
小崔找到小丁,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小丁這些天正在著急哩,眼看交強險賠償的治療費限額要用盡了,而手術還沒開始,這往省醫院一轉,醫療費用肯定又要大大提高!于是他不客氣地說:“我不同意轉院!”小崔還是耐心地解釋道:“我爸有多種疾病,醫生也說手術風險很大,到省醫院安全系數要高多了。”
小丁不耐煩地說:“如今是我出錢給你爸治傷,你還挑精揀肥的。我明確告訴你,沒有我同意產生的任何治療費用,我都不承擔!”
轉院之事沒談攏,但父親的手術拖不得,小崔在征求家人意見后,單方面把父親轉到了省立醫院。老崔在省立醫院順利地進行了手術,手術后恢復得也不錯,只是小丁一直沒再出現過,打電話也不接了。萬般無奈之下,老崔在出院后將小丁起訴至人民法院,要求小丁賠償全部的醫藥費。
法庭上,小丁理直氣壯,一再強調老崔未經自己同意,擅自提高醫療等級,而他也了解到,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民通意見》中有規定:受害者未經批準擅自另找醫院治療的費用,以及擅自購買與損害無關的藥品或者治療其他疾病的費用,不予賠償。
但法院最后認定:本案中,老崔作為交通事故受害人,有權根據傷情治療需要或其對不同醫院的信任程度等因素,來選擇適當的治療醫院,并不強求其轉院需要征得原治療醫院和賠償義務人的同意,且從現有證據看,老崔從市立醫院轉至省立醫院治療屬合理范圍,并不構成法律上擅自轉院因而產生損失擴大問題,故判決小丁承擔老崔全部的醫藥費。
律師點評: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在非肇事方指定醫院就診治療所產生的費用,能否向肇事方索賠。
現行法律對賠償權利人關于轉院、住院治療未設定任何條件;相反,如果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合理性、必要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如不能承擔舉證責任,則要承擔賠償責任。故事中老崔到省醫院治療,小丁如果不同意對方轉院,那么他首先應當提供異議的理由和依據。如果不能舉證,就要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