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麗峰

宏“火”了
新生入校時,宏憑借高中階段豐富的班干部工作經驗和極佳的口才,輕而易舉地競選為班長。
軍訓前夕,宏提著大大的一瓶水來辦公室找我,一臉嚴肅的樣子,他說:“呂老師,您可能不了解我。高中時我是學校大小晚會的主持人,我很愛我的聲音,所以我必須充分保護我的嗓子。”
“哦,很好??!我們也需要你這樣的學生?!蔽业臒崆橐幌伦犹岣吡?,每年舉辦學生晚會,我們總是為選擇主持人而費盡心思,現在有這樣的學生毛遂自薦,這是好事啊!
“所以,請您給帶我們軍訓的教官提前打個招呼吧,我想喝水的時候讓他們準許。”
說真的,宏確實是我心目中好學生的樣子。我樂呵呵地看著宏:“我答應你,但是你得注意給教官打報告??!”
軍訓歸來,宏“火”了。同學們都知道了,哪個專業哪個班有一個聲音好聽的、長得很帥的、喜歡喝水的班長。他確實因為想喝水而打報告,次數之多數不勝數。
很快,宏的閃光點擊碎了大家的嘲諷。他努力、刻苦、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他每天跑到操場晨讀,練嗓子,天天如此,從不間斷!他還經常跑到留學生公寓那里,和留學生交談,訓練自己的英語口語。但是除了布置老師交代的工作,他很少和同班同學交往。他看起來成熟而又孤獨,冷淡地看著身邊的同學,眼神中滿是不屑。同學們說他是勤奮刻苦的“怪人”。不到一個學期,宏就在大家的質疑和不滿中,結束了班長的任期。
再爆發點
宏第二次來找我,是咨詢如何才能入黨。他說只有入了黨,他才更有資格競選學生會主席,才更有利于考取公務員……我冷冷地告訴他:“宏,只有當你把入黨作為一種政治信仰的時候,你才有資格談如何才能入黨。”宏不滿地看著我:“老師,我有權知道入黨的具體條件!”看著驕傲的宏,我欲言又止,我沒有必要一定要在摩擦和“斗爭”中工作,面對不同的學生,我得采取不同的策略。我讓宏在小屋等我,等我忙完手頭的工作再給他答復。等待給了他反思的時間,也冷卻了我的憤怒。我耐心地給他講解了入黨的步驟和具體條件。
宏的聲音的確很好聽,他被邀請主持學校的大型活動,成功而又轟動。宏又成了焦點人物,甚至有高年級的女生打聽宏的消息,還有人說宏是“官二代”出身,帥氣而又高傲。可是宏的班長告訴我:“呂老師,您相信嗎?宏見到您絕對不會主動跟您打招呼,除非您被他需要!”
宏故事的再爆發點,是入黨積極分子群調之后。25個學生參加,15個人表示不同意宏入黨,理由或多或少地暗示宏自我、無集體意識,需要進一步考察。我對這樣的結果并不覺得意外,讓我意外的是宏得知這個消息后的反應。伴著上課的鈴聲,宏氣呼呼地沖到講臺上,大聲地質問:“為什么?大家為什么不同意我入黨?我成績不好嗎?我天天給老師擦黑板,我每學期都給大家義務講習題。大家都沒有看到嗎?我的付出全白費了!”宏的言語讓同班同學和正要上課的老師大為震驚。
宏是在我的再三邀請和要求下,一周之后才走進我的辦公室的。提起群調的事情,他還是非常激動和憤怒:“我真想不通,我付出了那么多,大家怎么就看不到?我當初的付出有什么意義?”“難道你這樣做就是為了入黨嗎?如果你帶著這樣的目的、這樣的動機去做事情,是不會達到目的的!”我安慰宏,更想讓他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宏的看似自我、自負的性格肯定和他的成長環境有關。這是個人的失敗,更是教育的悲哀。他總是感覺自己是對的,是別人對不住他,從未想過需要自我檢討,需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大學4年,宏一直沒有如愿入黨,總是在群調的環節出現問題。如此反復,說明宏沒有真正改變自己。每次見到我,宏的臉都繃得緊緊的,努力地裝做對我視而不見的樣子!
又一次焦點事件
大四畢業,學院要組織一場畢業晚會,考慮到宏確實主持經驗豐富,學院又缺少這樣的人才,我們商量讓宏來主持晚會。宏接到我的電話,沉默了一會兒后答應了,但提出了一個條件,他只參加周三晚上的一次彩排活動,因為他在準備考研,不想浪費太多的時間。
彩排結束后,我和同學們圍坐在一起,大家熱火朝天地談論著,哪個節目的出場快了,哪個環節不夠連貫……宏一言不發地坐著,聽完大家的談論,他一本正經地看著我,說:“呂老師,因為今天的彩排我還沒有吃飯,請你給我買點東西送到5樓的考研教室吧!我去學習了!”熱烈的氣氛一下子凝固了,大家震驚地看著我和宏。為了保護宏的自尊,我立即痛快地答應了。我給宏送去了面包和牛奶,他淡淡地說了一聲“謝謝”,英俊的臉龐上沒有一絲溫暖的回應!
宏又一次成為大家議論的焦點:“多牛啊,老師親自給他送飯!”這樣的議論,不知道宏是否聽到了,他極強的抗干擾能力是大家學習的對象,不管別人說什么、想什么,他只生活在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中。畢業時,宏考上了名牌大學的研究生。當他拿著政審表格找我簽字的時候,臉上的笑容像花一樣燦爛:“呂老師,我特別相信您,您真是一個非常負責的老師……”我心平氣和地告訴他:“宏,你是因為需要我簽字才這樣說的吧?能不能真誠一點?此刻你最想說的也許是,這是你最后一次需要老師了。”宏的臉漲紅了,低著頭一言不發。我肯定觸動了他的內心深處,期待他能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