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
5月17日,2013年中央巡視工作動員暨培訓會議在京舉行,中紀委書記、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岐山強調,巡視工作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遏制腐敗現象蔓延勢頭。
王岐山要求中央巡視組的工作關口前移,“下沉一級”了解干部情況,對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予以抽查,以提高巡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并要求巡視“工作與時俱進,創新方式方法”。
王岐山所提到的“對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予以抽查”,在中央巡視工作中為創新之舉,因而格外引人注目。在曾任中紀委派駐司法部監察專員的局級老巡視員王興讓看來,“該新提法旨在配合推進官員財產申報制度。”
17日的上述會議上,王岐山表示,中央巡視組要明確自身定位,履行監督責任,當好黨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和“蒼蠅”,對違紀違法問題早發現、早報告。
巡視制度作為中共黨內的一項新制度,是指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通過建立專門巡視機構,按照有關規定對下級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進行監督的制度。該制度的建立始于1996年,而正式實施則是從2003年開始。
在初期實踐中,巡視制度取得一定經驗,也反映出一些問題。其一,選派參加巡視工作的,均為已離開領導崗位的老干部,往往缺乏權威性;其二,巡視時間太短,一般開幾個座談會就走,難以了解真實情況;其三,巡視對象過于寬泛,重點不夠突出。
鑒此,2003年中共中央頒布條例,以黨內法規形式把巡視制度確定為黨內監督的十項制度之一。次年,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均設立巡視機構,組建專職巡視隊伍。
巡視制度踐行十年,查處貪腐案件力度不斷增強。一方面體現為官方公布案件數量增多,一方面是涉案官員級別的提升。據2012年中紀委發表的數據,該年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接受信訪舉報逾130萬件(次),初步核實違紀線索逾17萬件,立案逾15萬件。核實率約13%,立案率約12%。
中紀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崔少鵬在公布這些數據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中紀委通過多渠道發現案件線索,其中,巡視監督被重點提及。
此前,時任中紀委副書記的干以勝曾表示,巡視工作為腐敗重案要案提供了重要線索,其中陳良宇、侯伍杰、徐國健等案件的部分線索,即由中央巡視組在巡視中所發現。
在5月17日的會議上,王岐山對新一年度的巡視工作做出四方面重點部署:著力發現領導干部是否存在權錢交易、以權謀私、貪污賄賂、腐化墮落等違紀違法問題;著力發現是否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問題;著力發現是否存在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問題;著力發現是否存在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隨后,他著重強調該工作應與時俱進,有所創新,進而提出對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予以抽查。
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副院長李永忠認為,新任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必然要在反腐工作上有所作為。“反腐作為中國改革的突破口最合適。”他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指出,中國在面對政治體制不得不改革、兩極分化不得不解決、反腐困境不得不突破的“三大關口”,反腐相對最易取得共識,口徑也相對較小,最易取得成效。
李永忠認為,王岐山此番講話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其反腐的戰略思想:當下應以治標為主,但方向是治本,目前工作要為治本贏得時間。此番“抽查”旨在摸底。“廣東、上海在點上突破,巡視組在面上抽查,可以先了解當前領導干部的腐敗存量呆賬有多大。摸底的同時還可以形成一定震懾作用,最終提供一個全方位的火力偵察總體‘效果圖,并為下一步改革和深化反腐敗斗爭提供依據。”
按照李永忠的說法,新提法提出之前早有相關準備。早在今年1月,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公報即指出,要“認真執行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并開展抽查核實工作”。隨后,廣東、上海兩地開始抽查領導干部申報財產情況,其比例為15%~20%。
就反腐工作中涉及的檢查,李永忠提出有三種路徑:一是根據群眾所反映線索予以檢查;二是“新人新政策、老人老辦法”的財產申報核查;三是按一定比例隨機抽查。
在此前中共反腐斗爭中,前面兩種路徑均有推進并已有實際操作的經驗和教訓,可供全國大范圍拷貝和借鑒。最后一種路徑是“戰略思想的延伸”,抽查的目的在于先了解,宜采用更加穩妥的辦法,不忙公布和處理。如果抽查結果顯示黑(灰)色收入比重較大,就要有區分、有先后地解決;如果比重不大,就可以隨時發現隨時處理。
“無論是反腐工作中的財產申報制度,還是設置反腐廉政特區,都不要認為條件尚不具備。其實各種條件都具備,關鍵是如何在試點單位以積極態度推進。”李永忠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對于巡視工作紀律,王岐山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對巡視隊伍嚴格落實責任。他還表示,“巡視組組長不是‘鐵帽子,一次一授權”。
一直以來,巡視制度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是反腐專家們討論的重點:巡視制度如何取信于干部和群眾;巡視報告是否適宜公開;如何對巡視組自身予以監督;巡視工作如何促進黨內民主,等等。
“巡視組帶隊組長至少為副部級以上,巡視員也均為司局級以上領導干部,這保證了權威性。”王興讓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與此同時,巡視組的工作具有獨立性,不受所在單位領導,因此其監督比較客觀。而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應將巡視工作的經驗推廣至地方,“目前主要是中央在做,地方基本沒有,應該保持上下統一。”
關于王岐山取消巡視組長“鐵帽子”的做法,李永忠認為是旨在加強監督。巡視制度中的組織、人事方面的問題,和領導干部任職存在的問題類似,即“上容易下難,進容易出難”。因此,由中紀委和中組部配搭工作,意在消解這個問題。
此外,擔任巡視組組長和成員者,多為具備一定身份和級別的官員。“一些德高望重者進入巡視組,會由于官本位的傳統思想而對于一些問題中涉及到的人網開一面。此外,還有一些面臨退休的老干部也會存在得過且過的心態。”李永忠說。他認為,應該多啟用年輕人,以解決此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