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佳佳
漫漫韶華,青春易逝。一回首,我才默然發現:自己已經大三了,真的是快得不能再快了,大有不經意之間,我被時間老人撞了一下腰的錯覺。
遙想當年,自己還未考上大學時,對大學的各種向往:那是一座美麗的象牙塔,在里面我將收獲許許多多的東西,學識、友情、愛情……要知道,我可是在校園小說的浪漫氛圍中長大的,不知幻想過多少大學時光各種浪漫的偶遇。
幻想與自己的那位Mr.Right相遇時的情景,就好像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一次會面時那樣:“噢,羅密歐,你是我的羅密歐!”“朱麗葉,朱麗葉,噢,你是我的朱麗葉!”
多少次,我走到籃球場旁,期待一個籃球能砸過來,然后一個帥哥面帶微笑,如春風細雨般地融入我的內心,然后發生一段奇緣。
然而,現實卻是:砸中你的不一定是帥哥,也有可能是光著膀子的摳腳大叔。當然,砸中你的也有可能是帥哥,但人家大概只會跟你說聲對不起,然后接著打球去了,沒有時間陪你耗。我的一顆玻璃心啊,哇涼哇涼的,瞬間石化,然后風化,最后碎成渣渣,隨風飄走了……
我是在南方長大的孩子,現在跑到北方來讀書。于是,我很是榮幸地感受到了南北方的文化差異。大一剛進校的時候,就因為普通話不標準的緣故,遇到了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有一次,我很高興地跟同學說:“看我桌面的蘭(lang)花,很漂亮吧!”誰知,對方竟然一本正經地糾正我:“是蘭(lan)花,不是蘭(lang)花。”即使她是毫無惡意的,可我的好心情就這樣被打斷了,真的令我很難接受,特別是我那強大的自信心受到了猛烈的打擊。
我們是四個人住一間宿舍,每個人的作息時間都不相同,這也鬧出了不少矛盾。我們學校晚上十點半會熄燈,但有一個室友喜歡在晚上打電話,而且說話聲音又大,經常吵得我難以入睡;早上的時候,又有室友喜歡早起,在那里旁若無人地“咔哧、咔哧”地啃著蘋果。坦白說,那陣子,我只要一聽到咬蘋果的聲音,一股火氣就在肚子里醞釀著。后來,即使一些看上去芝麻綠豆般的小事,也被我看得很嚴重。
那一陣子,我當真成了林妹妹,是水做的骨肉,臨風灑淚,仰起45°的側臉,明媚且憂傷。心情低落到極點時,我也會一個勁地埋怨自己:為什么要獨自一人跑這么遠來讀書,周圍連個熟悉的人都沒有,不僅說話的口音不一樣,就連吃的東西也不習慣。
于是乎,我把自己套在了一個圈子里,畫地為牢,別人進不來,我也出不去。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想了解別人。
但是,人是一種適應性極強的物種,哭著、哭著、哭著,也就習慣了。東西吃不習慣,口味重,那就把自己的口味變重。這不是開玩笑,想當初,我是一丁點的辣子都沾不得,現在是點一碗麻辣燙,上面飄著一層紅油,我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吃下去;口音、普通話不標準這個問題,只要多跟周圍的人說說話,你就會慢慢被同化了?,F在,我有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冒出“哎呀媽呀”之類的詞;至于作息時間嘛,那就大家相互中和一下唄,只要撐到12點之后,相信沒有人不睡覺的……
“花落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這是林妹妹的自白詩。但是人家又憑什么憐你呢,如果連你都不愛惜自己的話。不是叫生活來適應你,而是你自己要學會享受生活。
人總是要學會長大的?;蛟S,你在家里是眾星捧月,但在學校,大家都是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沒有誰有必須讓你的理由。如果,你連這一點都沒有看透,又如何學著長大呢?
后來,我和室友之間的關系也一點一點地走上了正軌,彼此之間的熟悉感也隨著時間而一點一點地累積起來了?,F在,我們大有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感覺。
想起曾經的爭執,我們大抵都覺得這大概就是叫不是冤家不聚頭,或者正應了那句老話——感情是吵出來的。
追憶自己的似水年華,確實有一種“哇,我真的長大了”的感覺。
(作者系長春光華學院新聞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