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寧
又是一年開學時,轉眼我的大學生活已經過了四分之一。
下了公交車,邁進熟悉的大門,看到校園里一頂頂接待新生的橘紅色帳篷,我突然又想起了去年這個時候的自己。
那時候,我心里想的全都是大學的美好:和書中的主人公一樣,經歷別樣的青春、拿到一筆豐厚的獎學金、參加各種各樣的社團,生活充實而又美好。我還記得,大一剛開學那會兒百團大戰的時候,我一激動,報了七八個社團,凡是自己感點興趣的全都報名參加了,什么學生會、輪滑社、文學社、主持朗誦團等。原本還想報名進入禮儀模特團,可是人家要求身高不低于1米7。我抬眼一看,頓時傻了,報名的清一色全是高挑美女,再低頭看看自己,一個成語在我的腦海中冒了出來——空前絕后,于是我立馬默默地退出來了……
在剛開學的日子里,這些社團折磨得我是焦頭爛額,手機短信都快爆了。一會兒這個社團要開會,一會兒那個社團要聚餐。于是乎,我只好每天奔波在一個個社團之間,盡量將時間全部排開,努力做到不沖突,除去上課,我基本就是圍著社團轉了!
只有熄燈之后的時光,才真正屬于自己。我安靜地躺在床上,面對天花板開始思考:看似忙碌的背后,實際上是另一種空虛和荒廢,看似遍地撒種,實際上什么果實都沒有收獲。深思熟慮的結果就是——我厚著臉皮把所有社團都退掉了,我想過自由支配時間的生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不是每天給自己安排那么多任務。這樣一來,我也有了時間去圖書館看閑書,偶爾去咖啡廳點一杯卡布奇諾,然后發一個下午的呆,或在自己的思想國度里做做白日夢,小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有時坐在床上,悠閑地聽著音樂,看著同宿舍的妹子們一邊忙著社團的事,一邊還抱怨,我都會幸災樂禍地告訴她們:“學學我吧,無社團一身輕松!”她們則會集體白我一眼:“不和你這個無組織、無紀律的人同流合污!”
時間的流逝消磨掉了我剛入學時的熱情,學校組織的活動漸漸懶得去參加了,床頭制定的計劃表早已落滿了灰塵,沒人監督的學習也被冷落在一旁,那些雄心壯志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每天沉浸在電視劇和言情小說當中,盡管知道在宿舍宅著很無聊,也懶得到外面活動一下仿佛僵尸一般的筋骨。
一天,我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雙眼茫然地盯著站在講臺上低頭念書的老師,手機在桌子上嗡嗡地震動著。我回過神來,看到一條短信,是高中時最好的朋友發來的,只有一句話:我懷念我們一起奮斗的那些日子。
我愣了一下,眼眶頓時濕潤了。我突然發現,那些曾經最討厭的歲月,已然成了我們最懷念的時光。高三的忙碌生活仿佛早已成為了很久遠的事情,頭頂上不停旋轉的電風扇,黑板上永遠也擦不干凈的粉筆痕跡,筆記本上怎么也背不完的枯燥試題,桌子上高得能擋住視線的書,還有越來越逼近的令人窒息的倒計時,都像一場很久以前放映的黑白電影,久遠到影像都變得模糊,白色的雪花伴著“嗞嗞”的聲音,宣告著這一切的結束。
曾經以為永遠也渡不過的寬闊的河面,誰知突然一抬腳,就輕而易舉地跨了過去;曾經以為漫長的青春還有很多時光等著我們去揮霍,卻在一剎那間醒悟,我們再也回不到那些時光了。那個時候,和暗戀的男生并肩坐在一張桌子上,聽他為自己講數學題時,耳朵會微微有些發燙;那個時候,晚自習之前的那頓飯,永遠都是一塊面包,卻散發著就著水也能啃出的香味;那個時候,在走廊的一頭,面對著白色的墻壁,也能肆無忌憚地大聲背著政治和歷史題。
還記得在校內網上看到過一個被人轉發過無數次的帖子《你們不以為然的現在,是我們多么想回卻再也回不去的曾經》。那時的我一邊咬著筆頭,一邊冥思苦想一道數學題,看到這個帖子之后,真想大罵那群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刺激學弟學妹們的幼稚把戲。
可當我再次看到時,我竟然悄無聲息地淚流滿面。
充實的高三、忙碌的高三、幸福的高三……因為懷有明確的目標,步伐才變得堅定;因為懷有崇高的理想,心態才變得平和。走過去,才知道不能回頭了,于是只能一直向前。想重拾那份夢想,卻發現,再也沒有了當時的勇氣。
有一天,我哥問我:“看了《致青春》嗎?”我說:“早就看了。”他繼續問:“有什么感覺?”我說:“挺好看的啊!”可他接下來的一句話著實讓我驚到了:“我看哭了。”
我哥是一位IT行業的技術宅男,每天活在機械的世界中,他們的邏輯和我們這些文藝小青年不同,他討厭動不動就梨花帶雨,不認為一朵花就能讓人怦然心動。
可在逝去的青春面前,他卸下了自己堅強的外殼,露出了柔軟的一面。
我實話實說:“其實,我也看哭了。”
他回答:“你不必哭,你還有青春。”
我愣了愣。
誰都曾有過青春,那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可往往身處其中的人覺得青春還長,有很多時間去揮霍、去浪費,而真正失去后,才懂得它的珍貴。世上沒有后悔藥可買,我們不能總活在回憶里,所以才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他的話點醒了我。
如今的我只拎著一個電腦包,最簡單的行李、最簡單的心情,開始了我新的學年。也開始被人喊作“學姐”了,看著一張張似曾相識的、青澀懵懂的臉龐,我不禁感慨這多像去年的自己啊。
為了將來能夠仰起頭微笑,現在就要努力。
我是學姐,就要做好榜樣。你說是不是呢?
(作者系河北大學本部文學院2012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