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父母是靠什么,歷經風雨磨難,相伴到白頭?八個字:不離不棄,寬容仁愛。
每每看到90后小夫妻為老公睡覺打呼嚕或老婆不肯燒飯之類的瑣事離婚,我都感到荒誕、無法理解。而我的父母,已經攜手走過了整整60年,今年剛剛慶祝了他們的鉆石婚。60年來,他們的感情,始終未變。
父母是靠什么,歷經風雨磨難,相伴到白頭?
八個字:不離不棄,寬容仁愛。
父母都是土生土長的合肥人。父親兄弟姐妹九個,因家庭負擔重,他小小年紀就外出闖蕩,投奔在鐵路上工作的舅舅,沒有報酬,但求糊口,晚上常常是頂著麻袋度過漫漫長夜。母親出身也極貧寒,苦難的生活磨練出她吃苦耐勞的秉性。
父親與母親是經人介紹認識的,僅僅一面,母親就認定了父親,用現在的話說,叫“一見鐘情”,母親管這叫緣分。
婚后不久,父親聽舅舅說西部鐵路急需人才,為謀生路,父親決定去偏遠的蘭州闖一闖。母親從未離開過家鄉,但愛情的力量使得她毅然決然告別親人,追隨父親來到大西北。
父親進了蘭州鐵路局,母親則在一所鐵路子弟小學找到了工作,并憑借不服輸的堅韌精神和超出常人的努力站穩了腳跟。他們精打細算,用每月僅有的幾十元工資,贍養爺爺奶奶,養育相繼出生的三個孩子,把拮據的生活過得其樂融融。
60年代,趕上自然災難,農村親戚們因生活不下去,不斷投奔父母而來。父母一律熱情接待,管他們吃喝,幫他們找工作,家里常常吃了上頓愁下頓。那時我們年齡小,不理解父母的難處,時常吵著肚子餓。每每這時,母親只能拿出一小塊醬油糕或煮些胡蘿卜讓我們充饑。
文革期間,身為校長的母親被掛牌游街批斗,父親也被打成右派,發配到邊遠的農場勞動改造。盡管分隔兩地,但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牽掛思念著對方,他們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相信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就會有美好的未來。正是這種信念支撐他們熬過了那段艱難的日子。文革結束后,父母獲得了“平反”,他們的感情也在坎坷的歲月里得到了升華。
如今,兩位老人都已80多歲了,他們總是一同吃飯,一同休息,一同散步,一同旅游,形影不離,步調一致。那種和諧親密的情感讓人看了既羨慕又嫉妒。
他們還有著說不完的話,從早到晚喋喋不休,睡覺前說,眼睛一睜又接著說,就連睡在隔壁房間的孫子都直嚷嚷,說夜里被爺爺奶奶吵死了。
老伴老伴,一生相伴,60年來,他們從未分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