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賞金尋狗,折射空巢老人孤獨
2月17日,網友“家居曹老師”稱自己的愛犬走失,發出懸賞價值百萬房子一套尋找。有人調侃:不買房了,找狗去。據了解,“家居曹老師”是一名空巢老人。空巢老人即使物質上豐裕,精神卻孤獨寂寞。所以許多老年人豢養寵物來尋找寄托,久而久之,寵物就像家庭成員一樣重要,所以傾其所有尋找寵物,不難理解。
“懸賞百萬尋狗”,再一次告訴社會,空巢老人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在一些先進地區,政府和社區牽頭組織、協調志愿者上門服務,與老年人聊天、排解他們的寂寞與孤獨,并組織心理醫生或專家上門服務,紓解他們的心理問題,進行心理調劑。這不只是讓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人性化關懷,還有利于其子女安心工作,也有利于計劃生育政策的落實,從長遠來看,是一舉多得的舉措。
聽力差記性也不好
與聽力正常的老人相比,聽力受損的老人思維和記憶更差。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對1984名75~84歲老年人,進行了為期6年的多次認知測試。研究開始時,所有參試老人大腦功能正常,并接受聽力喪失(只能識別大于25分貝的聲音)篩查。結果發現,1162名聽力有損傷的老人,認知能力衰退速度比聽力正常的老人快30%~40%。老人大腦功能衰退與聽力喪失程度之間存在直接關聯。與聽力正常的老人相比,平均而言,喪失聽力的會提前3.2年患上嚴重認知能力損傷,認知能力損傷危險增加24%。
由此看來,聽力喪失與社交孤立、孤獨等認知能力下降的現象存在關聯。聽力下降,大腦接受聲音的刺激減少了,需要耗費更多能量來處理聲音,因而會犧牲一些本來用于處理記憶和思維的能量,導致思維和記憶力下降。
“呱蛋俱樂部”:一起慢慢變老
一個村里9個老人坐在墻根聊天,他們大多從小一起長大,一起慢慢變老……近日,網絡上一張這樣的照片打動了不少網友。
合肥肥東縣一座民居的墻下,放著一條自制的長椅,這就是老人們的聊天之處。他們中間年齡最大的已88歲。老人們常在一起回憶過去。“我們一起捅過馬蜂窩,被馬蜂蜇。有什么不和的就打一架,打過關系更好……”79歲的李從文談起童年趣事時眉飛色舞。“老年俱樂部”還是村里八卦消息集中地,“誰家辦了喜事啊,誰家有些事做得不好,不好在哪里……聊著聊著一天就過去了。”
每次“呱蛋”時,如果有人缺席,老人們就趕緊打聽:“還缺了一個呢,要不要到他家看看?如果他病了,誰家有藥,就給他送去……”他們不認為這是在照顧誰,“這不很正常嗎?都這么做的。”談起對未來的展望,88歲的老人許傳甫咧開掉了門牙的嘴笑著說,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再多活幾年,“多過幾年舒服的生活,多跟老伙伴們呱蛋。”
起身不扶,壽命更長
從椅子上站起身時,你能不用扶椅子把手,或借助其它外力嗎?最新研究證明,從坐著到起身這個連串動作可以測試肌肉骨骼的健康狀況,并與死亡率緊密相關。
研究者跟蹤隨訪了2002名年齡在51~80歲之間的志愿者,對參試者起身的速度和是否借助外力進行了評定,受試者每借助一種外力(如用手或膝蓋支撐)將被扣去1分,未在2分鐘內完成也將被酌情扣分。結果顯示,調查期間共有159名參試者死亡,8分以上的參試者死亡率特別低,得分每增加1分,死亡率就會下降21%。
微移植治療白血病取得新突破
解放軍307醫院全軍血液病及放射病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艾輝勝帶領的團隊采用微移植治療白血病,患者6年生存率達80%以上。該研究引起了國際權威專家高度評價,稱微移植是“分離移植物抗腫瘤效應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新模式”。與傳統的造血干細胞移植相比,“微移植”具有抗白血病作用強、造血恢復快、安全簡便、無移植相關并發癥而且不受病人年齡和配型限制等特點。
測呼吸 查腸癌
疑似腸癌患者今后有望不必承受各種痛苦的篩查了,醫生只需通過檢測呼吸就可以查出他們是否患有腸癌。因為腸癌患者呼出的氣體中常含有腫瘤釋放出的特殊易揮發的有機化合物VOCs,而這種化學物質在健康人體內并不存在。
這種“呼吸測腸癌”法與傳統腸癌篩查法相比,更簡單易行,毫無侵入性,不會給患者帶來任何痛苦,而且其準確率高達76%,堪稱腸癌高效篩查法。
我國擬建大病救助制度
民政部正在調查研究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總結試點經驗,加大投入力度,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
據了解,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對象是患重特大疾病的低保家庭成員、五保戶、低收入老年人、重度殘疾人以及其他因患重特大疾病難以自付醫療費用且家庭貧困的人員。
民政部:失獨老人將由政府供養
春節假期剛剛結束,有一些特殊的家庭卻因為永遠等不到子女回家而黯然神傷,他們被叫做“失獨家庭”。人口學家預計,我國失獨家庭未來將達到一千萬。民政部近日表示,失獨老人將參照三無老人的標準,由政府來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