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民國政府時期第一位省級女政務官,第一位地方法院女院長與審檢兩廳廳長,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女律師……這位擁有眾多“第一”的杰出女性名叫鄭毓秀。
鄭毓秀1891年出生于廣東西鄉屋的大戶人家,祖父經商,父親在北京為官。年齡稍長,她拒絕裹小腳;妙齡之年,因不滿包辦婚姻,她離家出走,還寫信給男方,要求解除婚約。鄭氏家族因此視她為異類。
鄭毓秀在北京崇實女校學習時,接觸到了新思想,不久赴日本留學。回國后,鄭毓秀已經成為一名激進的革命黨人,在廖仲愷的介紹下,加入了同盟會,利用父親為清廷官員、郵件無需檢查的便利條件開展革命工作。
1910年初,熱血青年汪精衛北上,謀刺攝政王載灃。鄭毓秀也參與其中,她巧妙運用各種關系躲過了層層檢查,最終將炸藥送到了汪精衛手中。雖然最后刺殺未果,但此事轟動一時。那一年,鄭毓秀19歲。
中華民國成立,各省紛紛獨立。革命黨人胡鄂北上組建北方革命協會,并要刺殺袁世凱。12名暗殺人員被分成4組,各司其職。鄭毓秀為接應組成員,負責傳遞情報。后來,刺殺以失敗告終,參與行動的戰友有十余人被捕。鄭毓秀找到當記者的外國友人,將其中7名戰友保釋出獄。
刺殺袁世凱僅十幾天后,鄭毓秀又參加了一次暗殺行動,這次的目標是反對清帝退位的滿清要員愛新覺羅·良弼。擔當刺殺任務的是革命黨人彭家珍。他埋伏在良弼回家的路上,待良弼的馬車經過時,他從懷里扔出了炸彈……彭家珍當場犧牲,良弼被炸斷左腿,兩日后死去。17天后,清帝宣布退位。
此時,革命黨人獲知袁世凱有暗殺鄭毓秀的計劃。無奈之下,鄭毓秀選擇去法國留學。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巴黎和會”,中國作為戰勝國派代表出席。誰知,西方列強擬訂了不利于中國的條款,強迫中國代表在《巴黎和約》上簽字。簽字的前一天,鄭毓秀召集300多名留法學生與華工代表,包圍了中國政府首席代表陸征祥的寓所,要求他不得在《巴黎和約》上簽字。第二天,簽約時刻逼近,鄭毓秀急中生智,在陸征祥寓所的后花園中折下一段玫瑰花枝,藏在衣服里,頂住陸征祥的后腰,厲聲說:“你要是簽字,我的這支手槍不能寬恕你!”最終,中國代表沒有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鄭毓秀在法國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法學女博士。回國后,她被聘為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校長。第二年,她與丈夫魏道明在上海法租界開設了“魏鄭聯合律師事務所”,成為中國第一位女律師,揚名上海灘。她代理的最知名的官司是京劇大師梅蘭芳與著名女伶孟小冬的離婚案。1927年底,鄭毓秀被任命為法租界第二特別法院院長,同時出任上海法政大學校長。此外,她還擔任過教育部副部長……
當年叱咤風云的女中豪杰鄭毓秀,晚年極為寂寞。她先隨丈夫前往巴西,后轉赴美國。在美國期間,她每天和朋友以搓麻將度日。1954年,鄭毓秀的左臂發現癌變,被迫切除左臂。1959年,鄭毓秀逝世于洛杉磯,享年6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