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一冬是閩南人,矮個,精瘦,是我的大學室友。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同宿舍只一年,但其間發生的故事卻令我今生難忘。
此君酷愛詩歌,還未從建筑學院轉到中文系之前,他就有“詩人”美譽。坊間流傳,他轉系是因過度熱愛詩歌,導致多門專業科目考試亮紅燈,不得已而為之。當時中文系常有在其他學院混不下去而轉來的紈绔子弟,我自然覺得“詩人”也該是這一類吧。不過,后來接觸到的一個事實改變了我的偏見。
在那個大部分人尚未找到閱讀興趣,也沒有多少碎銀買書,甚至從圖書館借書都要等到罰錢時才匆忙翻兩頁的學生時代,“詩人”卻真真正正地擁有上百本圖書,這些書占據了他的半個床鋪,他瘦小的身軀就這樣鑲嵌在其間。從《左傳》、《儒林外史》、《菜根譚》到《神曲》、《懺悔錄》、《愛彌兒》等,這些只在文學史教科書上看過的圖書,他居然全都購買了。光是這陣勢,就令我難忘。
當然令我難忘的并不是巨量的書本,而是他在生活、情感方面超乎常人的“低智商”。
有一次我陪他去電腦城買筆記本,經過一番詢問對比之后,售貨員說:“這款產品性價比很高,非常適合你。”注意,亮點來了,此時他居然問——“什么是性價比”。聽到這句話時,差點沒讓我昏死過去。在我們看來很常識的東西,在他的眼中居然成了外星詞匯。
大學時,男生宿舍流行看島國愛情動作片,“詩人”看到之后也表示很感興趣。使勁問這些東西從哪里來,為了驗證其是否有常識,也為了捉弄他,我們說“網吧里面很多,你只要跟前臺說一下,帶個U盤去,他們會拷給你”。第二天,他一臉嚴肅地質問我,“網吧服務員說,根本沒有,為什么要騙我?”聽罷,眾人笑成一團。一個事實是,宿舍內和班內的絕大多數人都無法和“詩人”交流,他也就幾乎沒有朋友。
不過“詩人”的生活倒也過得豐富。臨近畢業時,他真的出了一本詩集。校園的主干道上還掛出了新書宣傳海報,在校園書店、郵局和報刊亭的顯要位置都可以買到該書,他甚至還送我一本簽名本。從他的眼中,我第一次感受到滿溢的自信和小幸福。相對于在煙火世界遭遇的冷嘲熱諷,至少在詩歌的世界里,汪冬是豐沛的、快樂的,因為他有心靈家園。
心靈家園或許太奢侈,現實是很多人春節也回不了家,他們的路被一個叫“12306”的網站阻隔著。打破這個阻隔的人叫倪超,一個26歲的寧波網絡工程師。2012年春節購票高峰前后,倪超集合了多個網絡插件的功能,成功編寫了一個在一年后攪動中國春運的軟件。這個軟件可以自動查票,自動下單,自動選硬臥還是硬座,甚至在網站顯示無票時自動輪查下一天。
2013年1月,這款名叫“12306訂票助手”被安裝在獵豹瀏覽器、火狐瀏覽器上,頻繁的刷票操作被指責拖垮全球知名網站,令鐵道部訂票網站“12306”數度癱瘓,甚至還引發IT企業間的商戰乃至與部委的對抗。
23年前,臺灣歌手潘美辰在歌曲《我想有個家》中說道,“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
多年之后的今天,在我遇到不少無讀書習慣、無興趣愛好、腹中空空、生命如一張白紙的年輕人之后,我逐漸明白,哪怕是淪落到喜歡詩歌,你也應該擁有一個興趣,有內心家園,有事做、有寄托。最好的人生是,在我們年富力強的時候,能夠發現自己,發現自己偉大前程與一生的使命,并為之奮斗終生。這樣,縱使辛苦,也絕不蒼白。
世界再大,也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