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和
子宮內膜病變主要是指發生在子宮內膜的區域性病變,可分為炎癥、腫瘤、損傷以及癌變等[1]。常見的子宮內膜病變包括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息肉以及子宮內膜癌等,單純進行常規婦科檢查并不能滿足子宮內膜檢查的臨床需求[2]。本文就腹部超聲檢查對于子宮內膜病變的診斷價值進行分析與探討,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因陰道不規則流血、排液、經期不規律、經量過多等臨床癥狀入院接受檢查的患者共80 例,年齡35 ~70 歲,平均年齡為(40.0±5.0)歲。多數患者以陰道不規則流血、經期不規律等癥狀為主,少數患者以下腹疼痛以及下腹部可觸及包塊等癥狀就醫。本文80 例患者中,已絕經者共30 例,占37.5%,未絕經者共50 例,占62.5%。本文患者經手術治療共58 例,刮宮治療共22 例,所有患者治療后均采集標本進行病理學診斷。
1.2 檢查方法 采用SIEMENS-SONOLINE premier和PHILIPS iu 22 超聲診斷儀對80 例患者進行腹部超聲檢查,探頭頻率設定為3.5 MHz,患者接受檢查時采取平臥位,檢查前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給予適度膀胱充盈。平掃過程中常規對子宮形態、大小、內膜、是否存在腫塊等進行檢查,著重觀察患者子宮內膜厚度與子宮內膜回聲情況。并觀察患者子宮宮腔中是否存在團塊,存在團塊的對團塊的大小形態、回聲、邊界等情況進行觀察與記錄[3]。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結果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超聲表現 本文腹部超聲檢查提示為子宮內膜癌共8 例,超聲特點主要為宮腔內存在增強回聲區或減弱回聲區,子宮形態不規整,子宮內膜增厚,宮腔線回聲雜亂;子宮內膜增生共39 例,超聲特點主要為子宮內膜不規則增厚,回聲不均勻,可見囊狀回聲,宮腔線較為爭氣,子宮內膜與肌層之間可見低回聲暈,子宮形態飽滿;子宮內膜炎共10 例,超聲特點為子宮體增大,宮腔存在殘留物且表現為強回聲或低回聲,子宮內膜線增粗,宮腔內可查見液性無回聲區,子宮壁無明顯變化;子宮內膜息肉共10 例,超聲特點主要為宮腔內存在不均勻的強回聲,有團塊狀物質,團塊多呈現水滴狀,子宮內膜增厚并呈現出不對稱的狀態,部分伴有宮腔積液;子宮肌瘤共13 例,超聲特點主要為“宮腔分離癥”,即為宮腔內可見弱回聲或中等回聲團塊,團塊邊界清晰,突向宮腔。
2.2 檢查符合率 子宮內膜增生的符合率為92.3%,子宮內膜息肉的符合率為86.7%,子宮內膜炎的符合率為91.0%,子宮肌瘤的符合率為84.6%,子宮內膜癌的符合率為80.0%。腹部超聲檢查的準確率以子宮內膜增生的準確率最高,子宮內膜癌相對較低,與病檢比較差異最顯著(P<0.05),見表1。

表1 腹部超聲檢查與病檢結果符合率比較
子宮內膜其上方覆蓋有黏膜,正常的子宮內膜厚度應在10 mm以內,絕經后子宮內膜厚度相應減少,應在5 mm以內[4-5]。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女性的生活壓力正在與日俱增,也導致子宮內膜病變的發病率逐漸上升。子宮內膜病變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不規則陰道出血、經期不規律、絕經后陰道流血以及不孕不育等。常見的子宮內膜病變為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以及子宮內膜癌[6]。隨著超聲技術的廣泛應用,子宮內膜病變的檢出率正在大幅度提高,超聲檢查能夠較為清晰地顯示盆腔器官結構,并對盆腔臟器進行觀察與掃描,提高了子宮內膜病變的早期發現率與診斷準確性[7]。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本文腹部超聲檢查提示為子宮內膜癌共8 例,子宮內膜增生共39 例,子宮內膜炎共10 例,子宮內膜息肉共10 例,子宮肌瘤共13 例。通過與病理學檢查對比后可得,子宮內膜增生的符合率為92.3%,子宮內膜息肉的符合率為86.7%,子宮內膜炎的符合率為91.0%,子宮肌瘤的符合率為84.6%,子宮內膜癌的符合率為80.0%。說明采取腹部超聲診斷子宮內膜病變具有較高的準確性,能夠適用于子宮內膜病變的基本排查。子宮內膜癌是絕經期婦女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發現后采取積極的治療方法能夠有效延緩患者的生存期[8]。子宮內膜癌的腹部超聲檢查特征主要為宮腔內存在增強或減弱回聲區、宮腔形態不規則、宮腔線回聲混亂、子宮厚度不規則,根據相關報道顯示,子宮內膜暈是否完整是確定子宮內膜癌是否存在浸潤的主要標志[9]。子宮內膜增生的超聲特點為子宮內膜不規則增厚、可見囊狀回聲、宮腔線整齊、子宮內膜增生部位與子宮肌層分界清晰。子宮內膜炎的超聲特點為子宮體增大、宮腔中存在強回聲或低回聲殘留物、子宮壁無明顯變化、宮腔線分離、宮腔中存在液性回聲[10-11]。子宮肌瘤超聲特點非常典型,主要可以根據患者是否存在“宮腔分離癥”作為判斷依據。子宮內膜息肉超聲特點為宮腔中存在不均勻強回聲團且呈現水滴狀、子宮內膜不對稱增厚、伴有少量宮腔積液、具有宮腔造影效果、子宮內膜線完整。
綜上所述,腹部超聲檢查對于子宮內膜病變的診斷準確率較高,能夠獲得較為清晰與典型的聲像圖,通過采取超聲檢查的方法,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能夠對患者進行較為科學、準確的診斷。腹部超聲檢查具有簡便、快捷、無創傷、價格低廉等優點,醫生在檢查過程中應耐心仔細,注意避免漏診與誤診。
[1]陳鳳嫻,王彬.絕經后子宮出血患者的病理學觀察[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0,3(1):64-65.
[2]吳靜,張倩,王萍.超聲檢查診斷子宮內膜病變的臨床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7,23(9):696-698.
[3]盧麗萍.經腹超聲和經陰道超聲對子宮內膜病變診斷價值的比較[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0,1(12):34-35.
[4]徐子寧,張竹君.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子宮內膜息肉[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2006,3(5):318-319.
[5]李燕萍,陳偉生,朱小韻,等.經陰道超聲和腹部超聲對子宮內膜病變診斷價值的比較[J].亞太傳統醫藥,2011,7(4):81-83.
[6]孟嘵濤,張江萍,魏凱.經陰道超聲與經腹超聲對子宮內膜病變的鑒別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08,25(2):201-202.
[7]龔碧雁.經陰道超聲和腹部超聲對子宮內膜病變診斷比較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5):65-66.
[8]Hong HB,Feng ZX,Yan H,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53 cases of postmenopausal vaginal bleeding caused by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J].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2002,7(1):55-58.
[9]郝玉芝,王勇,黃蘇里.腔內超聲診斷子宮內膜良性病變[J].中國影像技術,2000,16(7):584-586.
[10]王蘇娜.腹部超聲檢查對子宮內膜病變的診斷價值[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5(1):54-55.
[11]鄔曉明,于韜.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對95 例子宮內膜病變的診斷價值[J].當代醫學,2010,16(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