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美金 譚建蘭 林文霞
一個完整的醫療護理過程中,醫院的消毒供應室醫療器械清洗尤為重要。近幾年常出現的外源性醫院感染等問題,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醫院醫療器械的消毒清洗的措施做的不是特別到位導致的,因此醫療器械清洗是醫院消毒供應室的工作中心,醫療器械的消毒清洗的質量的高低決定著醫院的醫療護理管理安全程度[1]。為掌握消毒供應室醫療器械清洗與質量的相關監測數據,為建立和完善基本醫療器械消毒質量控制體系,對我院2000-2012年的消毒供應室醫療器械清洗資料進行了一定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材料 選擇我院消毒供應室的滅菌器械,與此同時也參考了門診、急診、醫技科室及臨床科室等多種部門的常用醫療器械。
1.2 監測方法 在醫療器械清洗與質量的監測中,主要是根據國家關于“醫院消毒衛生”標準,及醫療器械消毒效果監測的采樣方法、結果分析方法和消毒衛生標準等對我院的醫療器械清洗與質量進行了一個綜合性的調查與評估。
2.1 當前的清洗方法 通過調查分析發現,消毒供應室醫療器械清洗還是在很多方面是遵循了科學規范的。我院在手術室設立清洗消毒間,并將使用后的器械立即在清洗機內進行清洗,去除附著在器械各部位的有機物,有效地防止附著在器械上的血液、體液的干結,避免污染器械在運轉途中污染電梯及環境。不能及時清洗的器械浸泡在多酶清洗劑中保濕存放。或在器械上噴灑保濕劑,置于水中或在流水下沖洗等,保持器械在清洗前的濕潤,使器械更容易清洗。
在清洗過程中,對清洗劑的濃度、溫度、浸泡時間,把握的還是相對科學的。我院消毒供應室在醫療器械清洗過程中主要清洗劑的配置及器械清洗時間和方法是:濃度用郎索多酶清洗劑按 1∶200 水、水溫 25℃~30℃、浸泡5 min后用流動水沖凈。
2.2 醫療器械清洗的合格率 從2000-2012年的醫療器械消毒質量合格率的統計數據來看,我院的消毒供應室醫療器械清洗的質量還不是特別好(見表1)。
2.3 滅菌器監測合格率監測 通過對壓力蒸汽滅菌器、環氧乙烷、熏箱和小型快速滅菌器等器械的清洗效果監測分析,在2000-2012年壓力蒸汽滅菌器合格率為60%和85%,干熱滅菌器生物監測合格率為78%、熏箱合格率為60.36%和92.86%。從這些清洗的效果來看,可以分析出一些可能性原因。在當前醫療水平下的滅菌器主要存在著指示膠帶貼放位置不正確及數量稀少、熏箱消毒方法不規范、生物監測落實不夠到位等問題。
2.4 醫院感染考評 2000-2012年,尤其是近幾年的醫院感染考評中醫療器械存在問題的前3 名是無菌物品過期問題較嚴重、器械消毒不正確、消毒包制作未按要求。因此通過這幾年的醫院感染考評的具體情況,應加強對消毒供應室醫療器械清洗與質量監測和討論,通過分析醫療器械清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表1 2000-2012年醫療器械消毒質量平均合格率(%)及醫院感染率(%)
對2000-2012年的相關數據,可以進一步確定醫院感染率的高低和醫院醫療器械的清洗質量有十分密切的聯系。盡管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醫療器械的清洗質量也在不斷的提高,但根據一些相關的調查發現當前的醫療清洗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醫務人員有義務也有責任對醫療器械消毒、清洗的質量提高對策進行討論。
3.1 存在的問題和隱患
3.1.1 在醫療器械的清洗的過程中存在著清洗操作不規范的問題。一些工作人員在清洗器械前沒有能夠把器械的關節等部位及可以拆開的部位打開就忙于把整個器械放入到清洗池里。這一些錯誤的做法也就導致了不能夠讓需要清洗的器械和消毒液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接觸,因此也就發揮不了乳化降解等清洗作用了。再者,許多工作人員通常是會忽略對那些污染嚴重、結構復雜、血液干結或附有血液、粘液、銹斑的器械進行初步的簡單清洗,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到醫療器械清洗質量[2]。
3.1.2 感染性污染器械清洗前未消毒或消毒不徹底也是現存的重要問題。我們知道其實最能夠和最有可能攜帶致病因子的是患者使用過的器械,這些治病因子是可以通過醫護人員的清洗工作中的疏忽把很多病菌來污染醫院內環境,從而進一步對患者等創造感染[3]。
3.1.3 消毒清洗的設備陳舊,壓力蒸汽滅菌設備使用年限較長,因此它存在問題也就會較多。壓力蒸汽滅菌設備時常出現運轉不良的狀態,這也就滿足不了滅菌所需基本參數,造成了消毒清洗的效果不是很好。
3.2 對策 (1)要對醫療器械消毒、清洗質量進行了全面監測分析,要結合醫院不同科室和部門的醫療器械特點以及器械的不同性質來選擇合適的醫療器械清洗方法;(2)要保證醫療器械的清洗質量:我們都知道消毒滅菌的前提就是正確的清洗,因此要認真做到細致的手工清洗,凡是器械的縫隙、關節處,要認真刷洗,最好進行超聲清洗,并在洗液中加入酶洗液,通過這些方法來嘗試著提高醫療器械的清洗質量和效率,使得器械中大量的污染物被去除,從而使細菌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以此來保證清洗質量;(3)要做好醫療器械清潔后再污染的防治工作:要把已經清洗干凈的醫療器械進行包裝,并且在清洗完成后的幾小時之內把他們放置到烤箱中進行烘干,有條件的話以使用水溶性潤滑劑對醫療器械的重要關節部位進行涂油保護;(4)要加強標準預防工作:要加強醫務人員自身的防護意識,實行標準預防制度操作時戴手套、口罩,必要時戴防護鏡,清洗器械時戴橡膠防護手套、防滲透圍裙、護目鏡等;(5)要及時更換落后的清洗設備,通過提高清洗機器的質量來提高清洗的質量[4]。
總之,醫院醫療器械的清洗是一個最基礎、最重要的環節,清洗質量的好壞會影響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整個滅菌過程。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醫院醫療器械清洗工作的水平也應與時俱進要不斷豐富和發展,要重視并實實在在的提高醫療器械的清洗質量。這也就要求醫務人員要形成一個共識,那就是要通過提高醫療器械的清洗來使得我國的醫療水平進一步正規化、科學化。
[1]陳黔.醫療器械消毒滅菌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8(24):5907.
[2]曹力,王鮮平,焦向紅,等.醫療器械消毒質量監測與控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7(6):786-788.
[3]馬曉平,馬薈.再生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與保管[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9,1(1):140.
[4]王素珍,王欣,陳文,等.醫療器械清洗潔凈度監測與清洗質量管理[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8,5(8):31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