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樂
李?;舴覄撛斓慕z綢之路一詞源自130多年前的上海,今天,上海又重新回到新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上。
由上海歷史學會主辦的“向李?;舴抑戮础獱柖瑥娊z綢之路萬里奔馳計劃文獻展”日前在上海石龍路345弄27號德必易園爾冬強藝術中心與觀眾見面。在泛黃的燈光下,絲綢之路的命名者——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的肖像擺放在大廳中央,這位偉大人物在中國采集的古生物化石標本和書信被轉印成條幅從二樓的欄桿上懸掛下來,緊挨著李?;舴倚は竦氖菭柖瑥姷拇蠓呖諗z影作品《上?!罚S浦江與蘇州河在畫面里流淌,顯示著李?;舴遗c上海這座城市深厚的淵源。在藝術家爾冬強的作品里,一位被歷史塵封百年的重要人物魂歸上海。
斐迪南·弗賴赫爾·馮·李?;舴遥?833-1905),1856年畢業于柏林大學,1859年,李?;舴覅⒓恿似蒸斒空嗯赏袊陌植ㄊ箞F,開展歐洲以外地區的地理地質田野調查,1861年3月抵達上海,又轉赴美國,在西部的加里福尼亞和內華達工作。至今在科羅拉多,有一座3944米高的山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而位于中國西部的祁連山,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也被稱之為李希霍芬山脈。
1868年李希霍芬再次來到中國。其后四年間以上海為大本營,七次對中國進行地理、地質考察。1869年獲上海西商會提供的4年考察經費,交換條件是將考察所見以書信形式寄給上海西商會,發表在《北華捷報》上,此后由北華捷報館結集出版,名為《李?;舴夷芯魰偶贰偶写罅康慕洕閳螅瑢υ萍虾5奈鞣矫半U家充滿著誘惑。談到山西煤礦儲量時,他認為山西一省的煤礦可供世界幾千年的消耗。這份有點夸張的信函寄到上海登報后,引起了社會轟動。此后,李?;舴矣钟迷谌A4年考察的全部資料,完成了鴻篇巨著《中國——親身旅行和據此所作研究的成果》,并于1877年出版。他所創造的“絲綢之路”一詞正是首次出現在該書第一卷中。1933年在紀念李希霍芬誕辰一百周年的紀念活動上,斯文赫定稱這部著作為“地理學歷史上最偉大的里程碑”。
李?;舴艺J為地理學是專門研究人類生存空間的科學,土地、水資源、動植物和人類的物質、精神文化,都是他研究的內容,李希霍芬對中國的地質情況更是展開了全面的考察,為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創建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為了向這位重要先行者致敬,今年夏天爾冬強和夫人李琳自駕越野車從上海出發,穿越漫長的絲綢之路,途經西安、蘭州、若羌、和田、喀什、薩雷塔什、塔什干、撒馬爾罕、布哈拉、希瓦、庫爾薩利、阿斯特拉罕、索契、特拉布宗、安卡拉、伊斯坦布爾、雅典、羅馬、威尼斯等絲綢之路重鎮,歷時56天行程一萬八千公里最終抵達德國漢堡,圓滿完成了此行的考察計劃。
爾冬強此次歐亞間的穿越不僅走訪拍攝了沿途十多個國家的歷史人文、自然風貌,更重要的是在中亞和歐洲的一些舊書店找到了一批珍貴的絲綢之路研究文本和文獻,其中就有1872年由上海北華捷報館出版的《李希霍芬男爵書信集》和1912年柏林出版的《中國——親身旅行和據此研究的成果》,這批珍貴的文本也將在這次展覽上亮相。
當然,李希霍芬作為一名普魯士人,他的工作帶有強烈的政治企圖,他在中國的四年考察所搜集的情報,為西方列強,特別是德國的經濟勢力侵入中國提供了直接幫助。在他眼里舟山群島和膠州灣都是戰略要地,此后德國借口強占膠州灣,將山東納入其勢力范圍,以及由此引發列強瓜分中國的浪潮,都與李?;舴矣嘘P。難怪魯迅先生曾感慨“一文弱之地質家,而眼光足跡間,實涵有無量剛勁善戰之軍隊。蓋自利氏(指李?;舴遥┮詠?,膠州早非我有矣。”
李?;舴覄撛斓慕z綢之路一詞源自130多年前的上海,今天,上海又重新回到新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