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曾考問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弟子們冥思苦想:孤零零的一滴水,一陣風能把它吹干,一撮土能把它吸干,其壽命有幾何?弟子們百思不得其解,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江河海洋里去。”我們往往贊美江河的奔騰、豪放;大海的遼闊、壯觀,殊不知浩浩江河海洋是由無數區區水滴匯集而成并日益壯大的。水滴既能在匯成的江河海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又能感受到江河海洋賦予的溫暖和力量。二者之間是你給我溫暖和力量,我給你奇跡和壯觀,共生共榮、密不可分的依存關系。
我們與中鐵二十一局集團的關系又何嘗不是這水滴與江河海洋的關系呢?在我初入社會初出茅廬的時候夢想實現自我,是她給了我施展個人才華、實現個人價值的舞臺;是她用耐心和愛心培養我成長;是她用溫暖的懷抱,博大的胸襟幫助我進步;假如失去這個大舞臺,自我價值的實現便成為空談。烏鴉尚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古語有云“誰言寸草心,報答三春暉”。萬物尚知感恩,人生感恩途中,最終仍是在為自己感恩,為收獲自己的人生含金量而行感恩路、做感恩事,在感恩中奉獻,作為中國鐵建的一名普通員工,我同樣對企業心存感恩,感恩企業意味著奉獻,在感恩奉獻中發展做強自己,我們在集團公司中生活的四季,是企業給予了我們成長的四季,我們歷經春的耕耘,夏的生長,秋的孕育,冬季沉淀出四季的收獲。
經歷春的耕耘,破冰的流水喚醒了鐵建男兒的熱血,工地上大干的號角,舞動的機械響徹心扉,破曉的晨光溫暖著我們鐵建男兒的激情。項目上的春天總能帶給我們新的希望。經歷夏季的成長,灼熱的陽光吞噬了整個天地,額上的汗順著下顎滑落似是還未落地便化作了蒸汽,可工地上大干中的我們卻從未曾放棄,盛夏的夜里我們也曾坐在工地里談天說地相互鼓勵,那是何等的愜意。經歷秋季的孕育,秋一如既往的忙碌,快樂的回憶同樣分給秋季,鐵建人的友情孕育在那一個個似火的秋季。經歷冬季的沉淀,北方寒冷的冬,依然澆不熄我們大干的熱情,料峭的寒風里我們無所畏懼,時刻把項目放在心上的我們是迎來國家鐵路建設春天的使者,有著一身鐵建人的傲氣,心甘情愿地把青春和汗水揮灑在祖國公路鐵路建設一線的工地,一年四季,每一季的我們在成長中都感受到了鐵建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豪氣,更體會到建設者堅定的信心。
成長中的我們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不管你這滴水有多么晶瑩剔透,多么空靈秀美,都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干涸,俗話說“不積溪流無以成江河”;只有融入群體,并通力配合,才能演繹出無數的壯觀;一個人只有以高尚的忠誠品格、高度的敬業精神和高昂的創業激情,積極投身到工作中去,將個人價值與企業利益有機結合,其聰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個人價值才能得以完美展現。只有在企業的成功中自己付出了百倍的激情與努力才能使自己更好地與企業一起健康成長。
企業的生命來源于創新的理念,因此在自身能力成長的同時,我深知還要強化創新意識,努力超越,做新自己。創新是一個人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力量源泉。只有我們的成長和進步才能帶動企業全面創新,才能推動企業的不斷發展,只有企業的持續發展才能帶動我們的健康成長。在感恩企業中,我們務必堅持創新,現在或是將來,新情況、新問題、新環境、新矛盾、新知識……全新的東西不斷出現,施工技術飛速發展,日新月異,原來的工程理念、管理模式也許能解決一些問題,但絕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我們要敢于突破它,汲取精華,學習借鑒先進科學的管理理念,結合實際,加以創新,為己所用。創新是一個解放思想,克疾治病的過程,需要有“忍痛割愛”的前瞻意識和膽識。徹底吐故,善于納新,實現創新,建設一流工程,共建一流企業。
企業的發展源于我們的勞動和創造,我們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就是企業蓬勃發展的過程,正如“大河漲水小河滿”和“不積溪流無以成江河”的道理一樣。只有員工的成長和進步才能帶動企業全面創新,才能推動企業的不斷發展,只有企業的持續發展才能帶動員工的健康成長。企業經營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她與每個員工的命運息息相關。
今天的我很欣慰能成為集團發展艱難旅程上的一份子,在集團公司的領導下我們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與企業的生存、發展統一起來,將個人的價值取向與企業的價值取向統一起來,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創業激情,創造性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公司持續發展、個人茁壯成長、生動活潑的經營局面就能逐步形成,企業與個人都能開鮮花,結碩果。
一枝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在感恩中萬紫千紅了;陽光垂青萬物蕩起萬里綠濤,在感恩中天地熱戀了;萬物對人們辛勤的回報,在回報中秋成熟了;雪獻給人們的豐年,在奉獻中,冬,寒意倍增了;人民創造歷史,在創造中,人類走向文明富強;關注民生、順應民意、凝聚民心,在為人民服務中,黨更加成熟了。詩曰: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每一個感恩的人務必從多彩的感恩中品味到感恩背后自己成長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