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君 王立朋 王曉磊
【摘 要】會計職業判斷貫穿于會計基本程序的全過程,直接影響著會計信息的質量。目前,我國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水平不高,部分會計人員仍然習慣于按照現成的規定生搬硬套,缺乏職業判斷的意識,不能滿足會計制度不斷改革的要求。因此,會計人員在具體處理業務時,自身的職業判斷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會計職業判斷;影響因素;對策
一、會計職業判斷的影響因素
(1)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較差。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以及他的職業道德水準。要想正確的運用職業判斷首先會計人員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其次,會計人員應具備崇高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職業道德,這是會計人員作出客觀公正判斷的前提條件。然而,目前我國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是很高,無論從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上都無法適應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2)會計人員職業判斷的獨立性受到約束。會計職業判斷不單是一種技術手段,而且具有經濟后果性。會計準則、制度允許會計人員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對會計事項進行加工,而不同的方法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但那種方法更合理,很難有一個判斷的標準。單位的內部管理制度決定了會計人員在單位中的獨立程度,會計人員進行職業判斷時往往受單位領導的要求或者管理層的壓力等因素的影響較大。當會計職業判斷的結果與企業經營目標不一致時,會計職業判斷也會失效。(3)會計職業判斷外部的影響因素。一是經濟環境。會計職業道德受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影響,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人們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也影響著人們的職業道德觀念。二是法律環境。會計人員進行職業判斷的前提是無條件地遵循現行的《會計法》、有關財務法規和會計準則,只有在法律、法規和準則沒有規定,定義不明晰,允許某些會計事項可以進行會計方法的選擇時,會計人員才能充分發揮其職業判斷的能力。三是文化環境。會計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有悠久的歷史,可以說有了會計就有了會計文化,就有了會計職業道德。
二、提高會計職業判斷水平的對策
(1)會計人員方面。一是強化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意識。面對新形勢的要求,會計人員要轉變觀念,更新思維方式,增強職業判斷意識,提高對會計職業判斷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改變過去按圖索驥的舊習,才能適應會計工作不斷變化的需要。二是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為了防止企業利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選擇空間人為操縱利潤,維護相關各方的經濟利益,會計人員應當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合理確認和計量會計要素,審慎選擇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要做到這一點,會計人員必須增強法制觀念,自覺接受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職業道德水平。(2)會計環境方面。一是提高會計職業判斷。從思想上轉變觀念,增強職業判斷的意識。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互聯網以及知識經濟的浪潮風起云涌,過去的“記賬、算賬、報賬、用賬”的“管家型”會計人才已不合時宜,需要會計人員參與企業的財務分析和管理,具備一定的獨立判斷能力。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改變傳統的會計思維模式,提高對會計職業判斷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職業判斷意識。二是完善會計準則。當前,我國會計準則還不太完善,正在逐步完善過程中,具體會計準則制定比較緩慢。即使已經制定的會計準則、會計制度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不斷修改,這就給會計人員做出正確的職業判斷增加了難度。因此,應該進一步完善會計準則,使其保持穩定,并制定操作性強的會計準則操作指南,以便做出高質量的會計職業判斷。三是加強會計監管。就企業內部控制系統而言,應從企業的具體環境出發,依據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一般規律,針對企業內部控制系統運作中所存在的薄弱環節,建立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特別是對會計人員的獨立判斷權要建立必要的約束機制。(3)外部環境方面。一是進一步完善會計法規制度。國家制定會計制度和準則時縮小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范圍,以便減少會計職業判斷的不可操作性,避免企業利用會計制定和會計準則本事的缺陷來調節盈余、操縱利潤。二是跟上經濟發展步伐。會計人員不但要學習與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還要學習其他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
會計職業判斷存在于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的全過程,不同的判斷和選擇會對財務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合理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優化經濟后果,正確反映經濟業務的實質。因此,應該不斷提升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
參 考 文 獻
[1]許萍.會計人員能力框架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