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接勝,陳 鈞,劉向民
(廣州市特種機電設備檢測研究院,廣東廣州 510220)
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日益普及,對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的安全要求與日俱增,而我國與之相應的標準依然是GB 16899-1997(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的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顯然該標準與社會發展不再相適應。此外,根據我國的標準化法規定,我國的標準更新周期原則上不應超過5 年,而時至2011 年,GB 16899-1997 大約使用了14 年,對其進行更新就成了必然。經過多方的共同努力,最終使其于2011年得到了修改,并于同年頒布了新版的GB 16899,且于2012 年8 月1 日開始正式實施。為了與16899-2011 相一致,相應地,用TSG T7005-2012(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下文簡稱規則)取代了《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監督檢驗規程》(國質檢鍋[2002]360號),并于2012年7月1日起開始執行[1]。
本文對TSG T7005-2012 中的難于理解和(或)容易引起歧義且在檢驗檢測和維修保養中難于正確把握的條款,尤其是部分新增條款,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分析,對相關條款進行了檢驗方法的探討,并提出了在實際檢驗中應該注意的事項等。
(1)電源插座的要求之一是:桁架內的驅動站、轉向站以及機房中應配備電源插座且應當符合安全特低電壓的供電要求(當確定無須使用220V 的電動工具時)。
檢驗方法及注意事項分析與探討:使用安全特低電壓供電的,應當將所用的安全隔離變壓器(可用萬用表的導通檔檢查,注意檢查前要先確保斷電)或者具有獨立繞組的變流器與供電干線隔離開的電路,導體之間或任何一個導體與地之間的電壓有效值不超過50 V的交流電壓。
(2)電氣絕緣
該條款的要求跟舊版規程一致,其檢驗方法和注意事項分別如下所述。
1)檢驗方法
①先斷開主開關、照明裝置開關,并用萬用表查驗所需測量的電路是否已經斷電,同時斷開所有含電子元件,尤其是含有電容和(或)二極管的電子板;
②查看各被測電路的標稱電壓,先將絕緣電阻表選取相應的檔位,分別測量動力電路、電氣安全裝置電路和照明電路對地以及導體之間的絕緣電阻。
2)注意事項
①在測量動力電路和安全電路時,應該將回路中斷開的接觸器或(和)繼電器閉合;
②測量動力電路的導體之間的絕緣電阻值時,應該將電動機的動力線在進入電動機端卸下;
③對三相四線制的供電線路,有時需要斷開零線才能進行測量,但是不能斷開地線,否則會導致沒有回路。
(3)斷錯相保護
注意事項:
1)在檢查缺相保護時,通電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可能導致電動機燒毀,此外,當缺一相時,電機出現一般的震動現象是正常的;
2)常見的運行與相序無關時,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是經過變頻器供電的。
(4)中斷驅動主機電源的控制
規則的要求如下。
1)驅動主機的電源應由兩個獨立的接觸器來切斷,接觸器的觸頭應當串接于供電電路中,如果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停止時,接觸器的任一主觸頭未斷開,應當不能重新啟動。
2)交流或直流電動機由靜態元件供電和控制時,可采用一個由以下元件組成的系統。
①切斷各相(極)電流的接觸器。當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停止時,如果接觸器未釋放,則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應不能重新啟動。
②用來阻斷靜態元件中電流流動的控制裝置。
③用來檢驗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每次停止時電流流動阻斷情況的監控裝置。在正常停止期間,如果靜態元件未能有效阻斷電流的流動,監控裝置應使接觸器釋放并應防止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重新啟動。
檢驗方法如下。
1)檢查電氣原理圖是否符合要求,斷開驅動主機電源的接觸器或觸頭應該是串接在回路中;兩個觸頭不能屬于同一個接觸器的,即要求它們是相互獨立的(它們亦不能由同一個信號控制)。
2)人為按住其中的一個主觸頭不釋放、停車,檢查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是否重新啟動。
注意事項如下。
1)對于上文檢驗方法第一條,即為常見的采用直接供電的情形;對于上文檢驗方法第二條,就是供電電源通過整流裝置或變頻器供電的情形。
2)兩個獨立的接觸器或者兩個獨立的觸頭未必全部可見。
3)該功能在檢修條件下也應當有效。
規則要求:如果建筑物的障礙物會引起人員傷害時,則應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特別是在與樓板交叉處以及各交叉設置的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之間,應當設置一個高度不應小于0.30 m,無銳利邊緣的垂直固定封閉防護擋板,位于扶手帶上方,并且延伸至扶手帶外緣下至少25 mm(扶手帶外緣與任何障礙物之間距離大于等于400 mm的除外)[2]。
檢驗時應當注意以下方面:
(1)對于設置了扶手蓋板的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當防護擋板向下的投影位于扶手蓋板上面時,此時應當使防護擋板的最下端與扶手蓋板之間的間隙盡量小;
(2)防護擋板安裝后,如果未能將交叉位封閉,則應當使交叉位的缺口盡量小;
(3)防護擋板并未要求有警示標識,但在實際檢驗中應當要求有相關的安全警示標示;
(4)通常半徑不小于0.5 mm的邊緣被認為是平滑的[3]。
規則要求:墻壁或其他障礙物與扶手帶外緣之間的水平距離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小于80 mm,與扶手帶下緣的垂直距離均不得小于25 mm。
注意事項:“與扶手帶下緣的垂直距離”是指扶手帶下緣至扶手帶下緣向下的投影所在平面的垂直距離。
扶手防攀爬裝置
(1)防爬裝置的具體要求
①防爬裝置位于地平面上方(1 000±50)mm,下部與外蓋板相交,平行于外蓋板方向上的延伸長度不小于1 000 mm,并應當確保在此長度范圍內無踩腳處。該裝置的高度應當至少與扶手帶表面齊平。
②當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與墻相鄰,并且外蓋板的寬度大于125 mm時,在上、下端部應當安裝阻擋裝置防止人員進入外蓋板區域。當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為相鄰平行布置,并且共用外蓋板的寬度大于125 mm時,也應安裝這種阻擋裝置。該裝置應延伸到高度距離扶手帶下緣25~150 mm。
③當自動扶梯或傾斜式自動人行道和相鄰的墻之間裝有接近扶手帶高度的扶手蓋板,并且建筑物(墻)和扶手帶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大于300 mm 時,應在扶手蓋板上裝設防滑行裝置。該裝置應包含固定在扶手蓋板上的部件,與扶手帶的距離不應小于100 mm,并且防滑行裝置之間的間隔距離不應大于1 800 mm,高度不應小于20 mm。該裝置應無銳角或銳邊。
④ 對相鄰自動扶梯或傾斜式自動人行道,扶手帶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大于400 mm時,也應滿足上述要求。
(2)分析與探討及注意事項

圖1 防爬裝置效果圖(示例)
1)對于①的要求,可以參考圖1和參考文獻[4]中的防爬裝置圖。
2)對于②、③的要求與理解,參考文獻[4]中的防爬裝置圖。
3)本款④中所提的要求可以理解為,只有當對相鄰自動扶梯或傾斜式自動人行道,扶手帶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大于400 mm且人員可以進入該兩臺設備相鄰的扶手帶之間的空間時,才需要同時滿足①、②、③三條要求。
4)注意事項如下:
①中“該裝置的高度應當至少與扶手帶表面齊平”,此處的齊平還須滿足扶手帶外緣與墻壁或其他障礙物的水平距離不小于80 mm 以及垂直距離不小于25 mm的要求;
①、②中是對防翻越的要求,①中的防翻越裝置不應是中空的,即不能有落腳點;
③、④是對防滑行和防止進入外蓋板的區域;
對于④的理解,即使當出現該項所述情況時,如果沒有跌落的危險,該項也可以考慮只要求把進入相鄰區域的上、下端部設置滿足要求的阻擋裝置即可,不一定要滿足①中的規定。
(1)梳齒板保護
分析與探討:
1)該項目可在檢查梯級下陷保護裝置時一起檢查,尤其是對于前后移動式的梳齒板保護裝置;
2)如果安全開關兩側配置,則兩側的安全開關應分別檢查,且均要有效。
(2)超速保護
檢驗方法的分析與探討:
1)若未設置超速保護裝置的,審查相應的整機型式試驗報告;
2)對設有超速保護裝置的,由相關單位按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檢驗人員現場觀察并確認;
3)超速保護裝置動作后,須經過手動才能復位。
對于設置了超速保護裝置的,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區分超速保護裝置是欠速保護和超速保護的情形,不能認為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能夠停止就一定滿足要求;
2)試驗時,以模擬最接近實際運行狀況的方式試驗可靠性最高;
3)在實際檢驗中,對動作速度的要求適當考慮即可。
(3)非操縱逆轉保護
該功能即為常說的防逆轉功能。采用測速原理進行設置的非操縱逆轉保護裝置的,可考慮拆除電動機電源線(此時可能要短接電動機供電異常檢測裝置,如果有的話),向上啟動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的同時,用手動盤車裝置向下盤車,看制動器是否動作,同時看供電電源是否被切斷。
(4)梯級踏板或膠帶的驅動元件保護與驅動裝置與轉向裝置之間的距離縮短保護
在常見的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中,這兩項要求通常是用同一套保護裝置來實現的;對前者,如果該裝置動作,還要求手動復位。檢驗時,除了檢查安全開關外,還應注意檢查安全開關與打板的相對位置及固定情況。
(5)梯級或踏板下陷保護
檢驗方法及注意事項的分析與探討:
卸除1~2個梯級或踏板,檢修運行至安全裝置處:
1)檢查安全開關裝置的設置位置離梳齒相交線的距離應大于工作制動器的最大制停距離;
2)手動試驗測桿是否能使安全開關動作,從而使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停止。
注意事項:
1)該項目在檢修狀態下試驗;
2)梯級(踏板)的兩側都應有檢測桿或開關,以確保任何一側的下陷都能檢測的到;
3)安全開關必須是手動復位的;
4)導致梯級下陷的主要原因是滾輪橡膠的過度磨損或剝落。
(6)梯級或踏板的缺失保護
注意事項:
1)必須檢查空檔由返回分支到達梳齒相交位置之前,設備也應當停止運行;
2)驅動站和轉向站所設置監測裝置的保護功能應在正常運行狀態下分別驗證。
(7)扶手帶速度偏離保護
檢驗方法及注意事項:
1)可以采用手拉住扶手帶(如果可以的話),使其速度下降,觀察其速度下降到一定時,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是否停止運行;
2)如果方便,可以考慮調整扶手帶驅動裝置,使其速度下降到要求值以下并持續規定的時間,看設備是否停止運行;
3)兩條扶手帶都要檢查。
(8)制動器松閘故障保護
檢驗方法如下。
1)可通過切斷制動器的供電電路和驅動主機的供電電源(必要時需短接主機通電檢測裝置),用鑰匙開啟設備,看其開啟后是否在很短的時間內停止(看各相應接觸器是否斷開);試驗后如果不通過手動復位開關,設備應該不能重新啟動。
2)該裝置動作后,必須手動復位。
(9)附加制動器
檢驗方法及注意事項:
1)附加制動器動作時,對制停距離不作要求;
2)附件制動器是對工作制動器功能的一種補充(當驅動主機與梯級鏈輪主軸之間的傳動機構由于鏈條斷裂、松脫等原因而失效時);
3)檢驗時,應分別對觸發機構和執行機構進行檢查、確認。
(1)功能試驗中的大部分條款中都規定,當安裝裝置動作時,要求進行“手動復位”,這里要注意區分兩種情況:
1)直接手動復位安全裝置的電氣開關;
2)將大部分的安全裝置動作時所呈現的特征(按需要而設定的)在控制系統中進行鎖定,此時并不一定要求直接對安全裝置本身進行復位,而是直接在控制板中復位即可。
(2)對于梯級踏板缺失保護的要求中,須注意梯級踏板缺失檢測裝置的安裝位置,要求其盲區盡量小,即要求該檢測裝置盡量靠近驅動和轉向端。此外,標準中只要求該裝置在返回分支起作用,筆者認為,該安全檢測裝置在工作分支也應當有效。
TSG T7005-2012 更加全面、細致地強調了對乘客人身的安全保護。但是,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再好的規則,不但要會執行,更加要認真、徹底去執行。欲將我國的特種設備管理好、維護好,把可能出現的危害降到最低,尚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1]TSG T7005-2012.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S].
[2]朱昌明.電梯與自動扶梯——原理結構安裝調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3]毛懷新.電梯與自動扶梯技術檢驗[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
[4]GB16899—2011.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