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秀森
“愛民書記朱忠崗,裝著群眾心向黨。百姓生活都關注,送來錦旗是獎賞。”這是社區群眾頌揚遼陽市白塔區襄平街道黨工委書記朱忠崗的幾句順口溜。字句淺白平直,樸實無華,卻表達出百姓對一位愛民書記的信賴、愛戴和深情厚誼。
在朱忠崗的辦公室里,掛著兩面錦旗:一面是李榮芝老人在2012年10月11日送的,錦旗上繡著“人民公仆,情系百姓”幾個大字;另一面是李鳳琴老人在2013年1月30日送的,錦旗上寫的是“心系百姓,為民解憂”。朱忠崗今年43歲,從2012年1月5日報到之日算起,任黨工委書記剛滿一年,卻贏得了街道、社區群眾的高度信賴。錦旗無疑是社區群眾對朱忠崗心里裝著群眾、為群眾辦實事的最高獎賞。
朱忠崗對空巢老人、弱勢群體、低保戶給予特殊的關愛,經常自己掏腰包幫扶困難群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化解矛盾糾紛37起,和基層干部一同幫助困難群眾解決262件疑難問題,為居民服務1041次,受到社區廣大群眾的擁戴。
永樂社區居民李榮芝老人今年71歲,丈夫37年前因交通事故去世,家庭生活非常困難。老人身體不好,患有心臟病,大兒子患精神病在醫院住院治療。為了給大兒子治病,老人幾乎把家里值錢的東西都變賣了,連做飯的電飯鍋都舍不得用。小兒子要結婚,卻無錢操辦婚禮。老人沒有工作單位,沒有自己的住房,無任何收入,以前一直是租房居住并且無人照料,雖然前年社區給老人辦理了廉租房,但家徒四壁,一貧如洗。朱忠崗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到這些情況后,先把辦公室不用的桌椅拿來給老人當家具,又自掏腰包拿出500元錢,幫助老人買了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品,并幫助老人的小兒子圓滿地辦了婚禮。今年春節前,朱忠崗又給老人送去米面油等,并拿出200元錢,讓老人打車去醫院看望住院的大兒子。逢年過節,朱忠崗總會去老人家走訪,送錢送物。他把老人當成自己的母親一樣看待,動情地說:“媽,你有什么困難,就和我說,當兒子的一定盡力給您解決?!崩先搜酆鵁釡I說:“朱書記,你對我可真是比我的親生兒女還要親哪!我以后再也不給你添麻煩了。”后來,老人親自給朱忠崗送去一面錦旗,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朱忠崗說:“百姓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基層干部必須把群眾的疾苦放在心上,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來照顧,群眾有困難就必須想方設法予以解決,不能敷衍了事?!?/p>
金銀社區單親母親朱天鳳,丈夫因車禍去世,帶著孩子和婆婆一起生活。沒有工資收入,孩子上學,再伺候婆婆,生活過得很艱難。朱忠崗逢年過節都帶著禮品去她家看望,有時還自己掏錢資助她,想方設法幫助她解決生活困難。朱天鳳逢人就講:“我可是攤上了一位好書記,沒有朱忠崗,我們家的困難真是沒法解決呀!”
登福社區困難群眾蔡秀珍以前是蟻力神養殖專業戶,投資失敗后,欠下不少外債。后來,社區給她辦理了低保和廉租住房,但她無法償還欠債,心里很憋屈,經常跑到街道、社區鬧騰:樓層要求矮一點的,房間要求大一點的。廉租房本來就沒有大開間的房子,樓層都是憑運氣抓鬮,如何調整?朱忠崗平心靜氣耐心地進行解釋、疏通、勸導,還自己拿錢幫助蔡秀珍解決家庭困難。就這樣,朱忠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于打動了蔡秀珍。她表示以后一定要做一個好居民,不會再給街道、社區領導找麻煩了。
朱忠崗到任后首先抓民生,對全街道的下崗人員、待業青年情況進行摸底調查,找轄區的企業主協商安排待業青年就業問題,先后在川老板酒店二部、中國三明美容美發總部和永樂社區建立了再就業培訓基地,對那些沒有任何技術專長的下崗工人、待業青年進行培訓,使他們學有所長,掌握就業技能。目前,街道轄區內下崗職工和沒有升學的待業青年已全部安排就業,全年實名制就業完成1106人,使襄平街道實現無零就業家庭。
永樂社區居民張春生去年初中畢業沒有考上高中,在家待業,父母身體常年有病,家里經濟條件較差。朱忠崗安排他參加就業培訓后,使他有了一技之長,街道很快安排他上崗工作了。張春生逢人便說:“是朱書記使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一定珍惜這份工作,孝順父母,回報社會!”
朱忠崗說:“社區百姓的小事,就是我們街道干部的大事。必須真心實意地把社區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庇罉飞鐓^居民王天順是“4050”下崗人員,家里有上大學的女兒,母親病重住院,經濟壓力較大。自從街道給他安排培訓就業上崗后,王天順樂呵呵地說:“我的名字雖然起得好,可是以前一點也不順。自從朱書記來了之后,我才變得順利起來。朱書記的大恩大德,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類似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據社區群眾反映和粗略統計,一年來,朱忠崗幫扶困難群眾個人拿出的錢物已經超過萬元以上,這是他一年全部收入的1/3。
朱忠崗把為社區群眾服務作為第一要務,身體力行,開展創新服務,工作中總是能夠想出新花樣。
襄平街道各社區建起了市級標準職工書屋。電教室、聊天室、棋牌室、休息室、康復健身室等一應俱全;安居社區建立了“安居之家”日間照料工作室和再就業服務基地;登福社區成立了職工扶貧便民超市……今年,朱忠崗自己又拿出600元錢為基層訂閱報紙雜志,充實了各社區職工書屋,受到街道、社區干部的高度贊譽。
襄平街道的創新服務五花八門。永樂社區首創的便民早餐店相繼在其他社區開辦,便民服務發展迅速。有兩位新婚夫婦分別在兩個公司上早班,由于加班工作,經常來不及吃早飯就匆忙走了。自從社區早餐店開業后,兩位年輕人再也不愁吃不上早飯了。他們說:“早晨起來不用做飯,到社區開辦的早餐店喝一碗豆腐腦,吃點花卷油條,既快捷便利,又經濟實惠。真得感謝新來的街道書記,為群眾想得這么周到。”
2012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1周年之際,在永樂社區,朱忠崗把退休的、歲數大的老黨員都邀請到社區,和黨共同過生日,買了生日蛋糕,讓社區干部下廚炒了10個菜,為95歲高齡的老黨員姜文斌點燃蠟燭、切生日蛋糕,舉杯相慶,共祝黨的生日,共祝祖國美好的明天。這些老黨員在一起暢想未來,席間,89歲高齡的離休老黨員許世忠說:“看到朱忠崗書記現在的工作方法,就想到了當年的老八路!這個書記真是了不起呀,街道有這樣的干部,我們放心!”朱忠崗誠摯地說:“我做得還很不夠,大家有什么困難就要來找組織、找社區干部。我的手機是公開的,有問題社區解決不了的,就給我打電話。我24小時開機,隨時歡迎給我們提意見和建議?!?/p>
從2006年起,朱忠崗獲得了全國、省、市的多項榮譽和獎勵。他把這些獎項作為自己工作新的起點和動力。他知道,前面的路還很長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