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宏
骨科圍手術期抗生素合理應用的價值
許志宏
目的研究抗生素在骨科圍手術期合理應用的臨床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從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對手術科室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的資料為觀察組,同期選取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100例患者為對照組,分析抗生素在合理應用后,使用患者的平均應用天數、人均住院天數、人均抗生素的應用費用等情況變化。結果在合理使用抗生素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骨科患者抗生素的平均應用天數減少;患者人均住院的天數逐漸降低;患者人均抗生素的應用費用逐漸減少。結論抗生素在骨科圍手術期的合理應用療效顯著,值得進行臨床推廣。
骨科;圍手術期;抗生素;合理應用
作為骨科手術領域預防后感染重要的措施中,抗生素的應用較為廣泛,在細菌感染前應用抗生素可大大降低患者術后的感染率,但如果抗生素應用不當則不但不會起到預防作用,還會導致二重感染[1]。在骨科預防術后感染中,為了充分發揮抗生素應有的作用而又不產生副作用,最先做的就是深入了解各種抗生素的細菌耐藥性機制及各自的作用特點。必須嚴格掌握抗生素用藥的適應癥并選擇恰當的抗菌藥物。抗生素的濫用既浪費醫療資源,還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危害極大,故而合理應用抗生素迫在眉睫[2]?;仡櫺苑治鑫以?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對全部手術科室的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合理性培訓的同期資料,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對全部手術科室的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合理性培訓的同期資料中的100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27~70歲,平均(39.0±6.1)歲;在骨科分布情況為修復重建19例,關節外科21例,關節鏡外科35例,矯形外科12例,脊柱外科13例。同期選取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10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齡28~69歲,平均(38.0 ±5.5)歲;在骨科分布情況為修復重建20例,關節鏡外科30例,矯形外科17例,脊柱外科1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情況方面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臨床用藥對照組采用常規用藥的方法應用抗生素治療,觀察組從2010年7月起組建臨床用藥監督指導小組,分別由院內感染控制辦公室、檢驗科微生物實驗室、藥劑科臨床藥師、護理部人員以及臨床各科室的主任組成小組成員。根據衛生部相關法規對患者的臨床用藥進行指導監督,有效地保證用藥的安全、合理、經濟。
1.2.2 選擇抗生素根據抗生素生物學,骨科手術特點及藥代動力學的特征,選擇抗生素要參照安全、療效肯定、應用方便、價格符合大多數患者的經濟實力品種原則。根據手術的類型、部位,及常見的致病菌和抗生素藥物抗菌譜與不同組織中的分布濃度選擇殺菌力強、抗菌廣譜、組織滲透性較好、耐藥菌株較少、不良反應少的藥物[3]。例如針對膝、髖等大關節手術,可以選擇在本組織中分布濃度較高的林可胺類及氟喹諾酮抗生素[4];四肢手術主要針對革蘭氏陽性球菌及革蘭氏陰性桿菌時可選擇青霉素或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針對感染性的手術,可以使用廣譜抗生素并在手術前行細菌培養,根據藥敏實驗選擇窄譜抗生素。
1.2.3 給藥通過靜脈推注或靜脈快速滴入方式,使抗生素在所有容易發生感染的部位組織中盡快的達到較高濃度。與此同時,按照不同藥物半衰期來決定合理的給藥時間,保證患者在可能發生感染前體內相關組織能達到足夠藥物濃度,進一步防止細菌生長繁殖[5]。在手術前的1~2h內即麻醉誘導期給藥為最佳時期,所以一般在患者送至手術室的前半小時連同麻醉誘導輔助用藥一起給藥。根據手術時間長短及藥物半衰期決定手術中是否再一次應用抗生素。若手術時間超過4h,一般需要再一次應用抗生素。手術后一般不需要再次用藥。污染手術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延長的時間。
1.2.4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在手術科室的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患者的平均應用天數、患者人均住院天數、人均抗生素的應用費用等醫學經濟學指標。在臨床用藥監督指導小組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預防性圍手術期應用抗生素。
2.1 兩組抗生素使用情況比較兩組患者在術中、術后合理的應用抗生素率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術中、術后合理的應用抗生素率[n(%)]
2.2 平均應用天數比較兩組患者抗生素平均應用天數有統計學差異(P<0.05),對照組應用天數多于觀察組,但兩組患者人均住院天數無差異(P>0.05),兩組住院時間相當,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抗生素平均的應用天數及人均住院天數的比較(d)
2.3 平均住院費用及抗生素應用費用兩組患者平均住院費用及抗生素的應用費用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對照組患者的抗生素費用及住院費用遠高于觀察組,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的人均住院費用及抗生素應用花費(人民幣/元)
回顧性分析我院從2009年7月~2011年7月對全部手術科室的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情況,通過比較不同時期患者的平均應用天數、患者人均住院天數、人均抗生素的應用費用等情況后發現,經過合理性培訓后發現觀察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更為合理,患者人均住院的天數逐漸降低,人均抗生素的應用費用逐漸減少,住院費用也隨之降低。故筆者認為,在應用抗生素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臨床用藥監督指導小組作用,加強抗生素應用知識教育,建立抗生素應用的機制,通過強有力的宏觀調控保證抗生素應用的經濟性與有效性,在實現成本-效益雙豐收的同時減少患者不必要的消費。
[1] 董根生,畢大衛,季聰華,等.圍手術期抗生素的合理應用[J].中國骨傷,2009(10):613-614.
[2]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rgical infection guidance"writing group.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urgical infection guidance (Draft)ⅩⅦ——bone and joint infections[J]. 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2009.
[3] 蘇關關,葛松林,趙凱,等.我院對抗生素應用的管理[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5(04).
[4] 許玉珍.抗生素在骨科圍手術期用藥與手術后常規用藥對預防術后感染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03(5):422-424.
[5] 崔少罡,白玲,常誠,等.剖胸術后切口感染經濟損失病例對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02).
R978.1;R969.3
A
1673-5846(2013)04-0047-02
河南省商丘市睢縣人民醫院骨科,河南商丘 476900
許志宏(1957.3-),河南睢縣人,大專,主治醫師。專業研究方向:關節、脊柱、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