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麗
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兒科中的應用
楊雅麗
責任制整體護理;優質護理
護理工作的改革得到了患者、醫生、護士社會多方的肯定[1]。為了適應新的護理模式的需要,2010年10月我院兒科被指定為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一改以往功能制護理模式為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旨在調動護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患者滿意度及護理質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對2011年6月~2012年1月,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以來收治的小兒住院患者隨機抽取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齡4個月~12歲,平均年齡(4.93±1.82)歲,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例,急性支氣管炎12例,小兒腹瀉8例,小兒貧血7例;以2009年6月~2010年1月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前收治的小兒住院患者隨機抽取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齡3個月~13歲,平均年齡(5.02±1.91)歲,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3例,急性支氣管炎11例,小兒腹瀉9例,小兒貧血7例。比較實施前、后兩組患兒護理質量、平均住院日、家長滿意度以及護患糾紛。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種及病情等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護士實行分層管理,明確崗位職責科室以護士長為管理核心,全科護士13名(護士長1名,機動護士2名)分為兩個責任小組,每組5名護士,設1名組長,組長由副主任護師或主管護師擔任,其余4名責任護士由護師、護士職稱人員組成。實施護士長-責任組長二級管理。每月組織一次護理查房。年資相對較低的責任護士分管病情相對穩定的患兒,在本組責任組長的指導下,將整體護理貫穿于患兒入院、出院、隨訪全過程,把基礎護理、病情觀察、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融為一體,提供全面、全程的護理服務。
1.2.2 改進排班方式我院兒科編制床位32張,執業護士14名,符合三級綜合醫院護士與床位比≥0.4:1的要求。護士長根據患兒護理分級情況、病情、護理難度、技術要求等要素對護士進行合理分工、合理排班,責任組長班、責醫班、責護上班時間為8:00am~12:00am及2:00pm~5:30pm;責連班上班時間8:00am~10:00am及12:00pm~4:00pm,本排班表為正常工作量的排班表,責任組長每月由前兩名責任組長進行輪換,機護班可隨工作量的多少隨時進行調配。責任組長在完成自己所分管患者的一切治療與護理工作的同時要負責對本組責任護士的護理工作進行業務指導與培訓,責任護士認真完成自己所分管患者的一切治療及護理工作。為采取個性化、人性化的護理模式提供了更為有力的依據。新的排班方式及工作模式使責任護士對自己所分管的患兒實現了動態的觀察以及整體的掌握。
1.2.3 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基礎護理是對患兒進行系統、全方位護理的基礎和核心,是護理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是護士觀察病情的重要途徑,是護理服務精神的直接體現[2]。從患兒住院開始,護士長根據患兒的護理級別及病情將患兒分配給其中一個小組,責任組長再分配給本組的責任護士,入院宣教、疾病知識的健康指導由責任護士完成,隨時觀察患兒的心理狀況、病情變化及治療護理效果,對于患兒及家屬的合理要求,及時給予滿足;住院期間每天責任護士要與患兒或家屬進行有效溝通,按時完成所管轄患兒的一切治療與護理工作,將健康教育工作貫穿于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實行環節護理,無縫隙護理,達到患兒或家屬對自身病情的了解,并能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及護理工作,使護理工作能順利展開;當患兒病情好轉或痊愈,根據醫生開具出院醫囑及時向患兒或家屬進行出院指導,并對出院患兒進行電話回訪,隨時了解患兒出院的轉歸情況,為患兒提供滿意服務,最終達到促進患兒健康的目的。
1.2.4 控制護理質量,實行績效考核優質護理服務采用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全院實行三級質控模式,由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護士長構成,科護士長每周檢查科室護理質量工作,護士長每日檢查責任組長及責任護士護理工作。科內建立護理質量組間評比制度、組內責任護士評比制度,每月評出先進小組,進行表揚與獎勵,責任護士護理質量與實現績效考核掛鉤。
1.3 觀察指標護理質量控制數據、患兒平均住院日、家長滿意度及護患糾紛。
1.4 統計學方法所有實驗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采用一般描述t檢驗、確切概率法進行分析,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前、后患兒護理質量、平均住院日、家長滿意度及護患糾紛進行比較,兩組對比見表1。

表1 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前后比較
責任制整體護理實行護理人員分層級管理,使護士能各自管理和質控自己所管轄的區域范圍,對護士進行了激勵機制,調動了護士的主觀能動性、服務意識和責任感。責任護士主動深入病房,以患者為中心,把病情觀察、基礎護理、治療、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緊密結合,向患兒提供全程、全面的護理服務,提高了護理質量,保證了各項治療、護理的效果。了解患兒的各種需要,實行人性化護理,提高了患兒及家長的滿意度,使患兒的護理質量大大提高,縮短了住院時間,減少護患糾紛,提高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兒科優質護理服務中得到了良好的應用,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為患兒提供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有利于優質護理活動的深入進行[3]。
[1] 鄭艷,張立新.對“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認識的轉變[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3):19-20.
[2] 王正英,劉曉芳.層級全責護理模式對基礎護理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8,23(11):7-9.
[3] 沙莉,夏春香,魯桂蘭,等.“責任制整體護理”在優質護理活動中的實施效果評價[J].現代醫學,2011(6):661-664.
R473.72
A
1673-5846(2013)04-0150-02
河北省民政總醫院骨科,河北邢臺 054000
楊雅麗(1976.10-),女,大學學歷,職稱:主管護師,從事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