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愛紅
氧噴減輕食管癌術后胃腸減壓患者咽喉部不適的臨床研究
苗愛紅
目的探討氧噴減輕食管癌術后胃腸減壓患者咽喉部不適的臨床研究。方法選取2008年7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食管癌術后行胃管減壓的患者6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例,觀察組采用氧噴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情況。結果觀察組1例患者發生肺部并發癥,對照組有3例患者發生肺部并發癥,觀察組患者咽喉部干燥、疼痛及痰量明顯少于對照組。結論氧噴防治食管癌術后胃腸減壓患者咽喉部不適,在臨床應用效果明顯、無創、方便、安全、減輕負擔,值得推廣。
氧噴減輕食管癌;胃腸減壓;咽喉部不適
胃腸減壓是食管癌術后的一項重要的治療措施之一,有效的胃腸減壓可減輕胃內氣體、液體潴留,防止胃過度膨脹,減輕吻合口的張力,預防吻合口漏的發生,但在胃腸減壓期間患者因嚴格禁食、禁飲、胃管放置時間長(一般為5~7d)[1],常出現咽喉部干燥、疼痛、痰多、惡心等不適。有關資料[2]統計,98%的留置胃管患者感覺鼻咽部不適、惡心,自拔管發生率一般為16%,嚴重影響術后患者康復,有研究[3]認為,舒適的改變是自拔胃管的主要原因,我科將食管癌術后行胃腸減壓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用氧氣噴霧療法,大大減輕了患者咽喉部干燥、疼痛、痰多等不適,提高其在治療期間的舒適度,降低了自行拔管率,提高置管的依從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2008年7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食管癌術后行胃管減壓的患者64例,其中食管中下段癌42例、食管上段22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2例,觀察組中男18例,女14例,年齡47~73歲;對照組中男20例,女12例,年齡50~82歲。兩組患者留置胃管前均無咽喉不適,咽炎;留置的胃管均為同一批號的硅膠胃管。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胃管材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觀察組患者麻醉清醒后,使用氧噴可減輕患者的不適癥狀、連接管道、將藥液稀釋在5ml以內,注入氧氣霧化器內,濕化瓶內盛1/2滿蒸餾水接氧氣管道于中心供氧,噴霧器尾端連接供氧管,打開氧氣流量表,調節霧量大小,將噴喉嘴中的霧化微粒直接噴于患者咽喉、口腔等病灶部位,15s/次、關閉氧氣,囑患者慢慢咽下藥液,休息2min后,再重復以上噴喉程序,連續3~4次、2~4次/d直至拔除胃管。對照組用常規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口腔護理2次/d,霧化吸入2次/d,直至拔管。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咽喉部干燥、疼痛、聲音嘶啞、有無痰及痰量;自行拔管;肺部并發癥發生情況,自擬舒適度評估4度;I度為明顯舒適,未感覺到不適;II度為不適得到很大緩解;III度為不適稍緩解;IV度為不適未緩解,I、II度為舒適(有效),III、IV度為不舒適(無效)。I度為無不適,II度為輕度不適,III度為中度不適,IV度為重度不適。
1.4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1例患者發生肺部并發癥,對照組有3例患者發生肺部并發癥,觀察組患者咽喉部干燥度、疼痛及痰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間咽喉部干燥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咽喉部干燥度、疼痛及痰量的比較(n)
食管癌術后常規留置胃管行胃腸減壓,使胃管保持在位、通暢是術后護理成功的關鍵,如胃管脫落或阻塞等致胃腸減壓失效,可造成胃內氣體、液體、潴留使胃內過度膨脹,加大吻合口的張力,發生吻合口漏,同時膨脹的胃壓迫到肺,引起肺部并發癥、影響術后恢復,如重新插管,易造成手術區損傷[4]。因此有效的胃腸減壓至關重要。留置胃管后不能由口腔進食,口腔唾液分泌減少,自潔作用差,細菌易大量繁殖,為保證留置胃管的順利進行并達到治療的最佳效果,必須改善患者舒適度,從而提高患者耐受性和依從性,利用常規護理,如用冷開水棉簽濕潤口唇、口腔、霧化吸入、漱口,妥善固定胃管防止過多的牽拉刺激等,增加舒適感,可以有效預防口腔炎、口干,但是對咽喉部的干燥、疼痛、聲音嘶啞、痰多癥狀無法改善。
氧噴是利用氧氣壓力或空氣壓力直接將藥物噴于咽喉或患病處的給藥方法。氧噴時,裝置內壓縮空氣或氧氣,從高速氣流通過細孔噴嘴時,在噴嘴周圍產生負壓,會攜帶貯液罐內藥液伴高速氣體噴于咽喉或患病處,以達到改善局部氣道痙攣,消除水腫或炎性反應的作用。氧噴中霧狀顆粒攜帶藥液同時富含氧氣隨呼吸進入口腔、咽喉及氣管內,可以濕化改善局部血供,提高局部組織含氧量,有利于受損的組織修復,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適度,這種給藥方法具有用藥量少、藥效快、不良反應少等特點。同時患者可以得到足夠的氧氣供給,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態,緩解由通氣不足而引起的低氧血癥,防止缺氧和心臟損害。
氧噴前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度18~22℃,濕度50%~60%,減少陪床人數,定期消毒、通風,向患者做好解釋,給予心理護理,取得配合,消除緊張情緒,給予營養豐富低脂肪易消化的飲食,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操作前檢查氧驅動裝置是否通暢和漏氣,檢查氧裝置是否達到治療標準。氧噴后要密切觀察病情病化,及時給予漱口,指導患者做吞咽動作,調整呼吸避免過度換氣,操作結束后60min內禁食水。氧噴的治療主要由護理人員操作,因此,護理人員需有較高的業務技術水平、細心的觀察力,反應敏銳和正確處理問題的能力,嚴密監護及時發現并發癥和熟練地配合醫生進行搶救等工作,保證患者的安全。
本研究結果顯示,氧噴防治食管癌術后胃腸減壓患者咽喉部不適,在臨床應用效果明顯、無創、方便、安全、減輕負擔,值得推廣。
[1] 吳春妹.食管癌術后胃腸減壓期間患者不舒適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江西醫藥,2008,43(1):75-76.
[2] 鐘國輝.胃腸減壓患者的置管情況調查及護理對策[J].現代醫學衛生,2004,20(2):1099.
[3] 韋麗,宋向巍,王欣,等.留置胃管患者的置管情況調查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0,15(11):844-845.
[4] 林旭群,林丹虹.食管癌術后留置胃管的系統管理及循征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9):45.
R735.1
A
1673-5846(2013)04-0381-02
威海市立醫院,山東威海 2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