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甜甜
曾幾何時,吸毒藏毒成了演藝圈一些明星們尋求刺激、排遣壓力的不健康“流行時尚”!在“百度搜索”中輸入“娛樂圈吸毒的明星”,輕輕一點,竟吃驚地發現有駭人的198萬多條符合搜索的結果。近幾年,明星吸毒的事件屢見不鮮,每一個吸毒明星背后都隱藏著一個秘密,有的被曝光、有的被雪藏。明星吸毒就像枚炸彈,將沒有圈的娛樂地帶炸得七零八落。吸毒已經成為娛樂圈中公開的秘密,你吸我吸大家吸,于是,愈快樂愈墮落……
明星吸毒白皮書
美國女星安吉利娜·茱莉在接受一次采訪時曾自爆隱私說:我幾乎嘗過這世界上所有的毒品,甭管是可卡因還是大麻,我都知道是什么味道。可與茱莉有同好的中國同行們就從來沒有如此坦誠過,他們遮遮掩掩,極力否認。
吸毒成災:香港藝人集體吸毒增至23人,徐濠縈卷入吸毒事件
近日,有人四處兜售一群在娛樂圈內甚為活躍、極具知名度的四女一男藝人,公然在餐廳貴賓房涉嫌吸毒的短片。經調查,“五藝人吸毒”事件已升級,稱實為娛樂圈23人相約開“迷幻飯局”。23人名單中,陳奕迅妻子徐濠縈、賭王女兒何超儀、剛剛大擺婚宴不久的歌手葉佩雯等赫然在列。片中的他們公然在餐廳內吸食大麻、搖頭丸等毒品,完全無視法紀,非常瘋狂。
相關藝人介紹:
徐濠縈:1993年因與劉德華拍攝MV而入行成為演員,一直活躍至二十世紀末才逐漸淡出。徐濠縈丈夫為香港知名歌手陳奕迅,2004年為其生下一女——陳康堤,現家庭幸福美滿。
何超儀:電影演員,是澳門賭王何鴻燊和二太太藍瓊纓所生的女兒。1994年她以歌手身份踏足香港娛樂圈,清新和反叛的氣質備受樂壇矚目。2003年因在電影《豪情》中飾演風情萬種的趙啷啷,奪得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葉佩雯:香港歌手及演員,被日本音樂監制小室哲哉收為徒弟,成為小室家族當時惟一的華人成員。隸屬英皇娛樂,與容祖兒、何嘉莉齊名為英皇三小花。
徐淑敏:原職模特兒,于2006年參加香港小姐競選,獲得“旅游大使獎”。在比賽前被視為港姐熱門人選,但最終落選,后來成為無線電視臺力捧的新人之一。
LMF:是香港Nu-Rock、Hip-hop、Rapcore樂隊組合的成員,2003年解散。2009年11月,LMF正式復出并發表新曲《揸緊中指》。
目前香港警方掃毒組情報科已著手對此案進行調查。
一線內幕:娛圈毒聞
據娛樂圈透露,演藝圈的藝人明星在過生日開派對時,準備點“帶勁的”很常見。通常在KTV最大的包間里,都是圈里很熟悉的一些面孔,藝人、幕后人物全都聚在這里。包間內通常煙霧繚繞,桌子上堆滿了洋酒、啤酒、搖頭丸、大麻、K粉;吸管等各式吸毒工具也一應俱全。過程當中經常會有人進入狀態,見誰抱誰,其實他已經神志不清分不清楚對方是誰了。
其次,娛樂圈藝人因為有錢把“嘗鮮”當“時尚”,所以在娛樂圈這樣的氛圍下,圈內人士開PARTY不準備點兒“貨”,反倒似乎說不過去了。除了生日派對外,明星們在發片慶功會等大日子時也都經常會準備點兒“貨”,“不然人家會說主人小氣,不懂事!”由于娛樂圈人士大多收入較高,能夠消費得起毒品,而且他們的自我感受要比一般人強烈,因此當遇到那些新型毒品時,就很容易會去嘗試。
最后,娛樂圈這種“榜樣”的力量成了吸毒的“傳幫帶”。娛樂圈很多藝人頭一次沾毒就是受“大哥大姐”的影響,他們辦個PARTY每人都發點兒,朋友大多不會拒絕,小字輩的藝人更是不敢拒絕。如果被“抬舉”的一方不吸,“就肯定玩不到一起”。這里面涉及到新人跟前輩之間的關系,新人想要獲得更多的演出機會,就需要前輩提攜……給你吸,是看得起你!給你吸,才能打進他們的圈子。
(小結)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吸毒不僅是娛樂圈中一些人普遍推崇的時髦生活方式之一,而且居然還成為一些明星大腕們最高的“待客之道”,甚至成為少數人須臾不可或缺的“口福之樂”!就跟請客吃飯一樣,這點挺可怕的,有些不吸毒的人就是因此染上毒癮的。
吸毒的危害:傷害身體
吸毒傷身,這是不爭之事實。舉例一二,可窺禍害之深。含笑被捕,面貌枯槁,形容憔悴;衛詩藏毒被逮捕時,其樣子幾乎變形;“玉女”酒井法子從出獄后首度露面,往日清純蕩然無存。不止如此,因吸毒而送命的,才更讓人惋惜。
吸毒明星死亡列表
毒品應該是撒旦送給人類最居心叵測的禮物,人類與毒品做游戲永遠只能是以傷痛作為結局——
1993年:年僅23歲的好萊塢天才演員里弗·菲尼克斯因吸毒過量猝死;
1993年10月:香港歌星陳百強在昏迷一年后去世,陳百強于1992年在家中因服食過量藥物而昏迷,家人稱其有長期服食藥物的習慣;
1997年:內地演員朱潔因吸毒過量而死亡,她與陳小藝、江珊以及徐帆是同班同學;
2002年4月:“束縛艾利斯合唱團”主唱萊恩·史塔利因混合服用鎮靜劑、海洛因及古柯堿,吸毒過量導致意外死亡;
2002年6月:上個世紀80年代紅透搖滾樂界的四人樂隊Ramones的低音吉他手Dee Dee Ramone在家中被發現因吸毒過量身亡,終年49歲。
……
(小結)許多藝人用搖滾明星科特·科本(當然他也是死于吸食毒品)遺書中的一句話為自己的行為開脫——與其茍延殘喘,不如從容燃燒。這是Neil Young的名曲《Heg Heg My My》中的一句,但是Neil Young還有一首反毒歌曲《The Needle and the Damage Done》(針筒和它造成的損失),其實這才是那些吸毒者們追悔莫及的心聲。
(規勸版)
明星需自律
什么是長大?長大就是你知道那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是成熟?成熟就是你知道后故意說不知道。面對骯臟的誘惑,你可以兩面三刀;面對霸道的邀請,你可以陽奉陰違。你長大了,也成熟了,你走進了你的職業,真的要為自己負責。明星面對毒品誘惑,自律是首要的。另外,面對一些禁毒教育,也應該記到骨子里去。
認識需提高
明星們生活在聚光燈下,造型、外形等都必須要精致一點。但是,圈內不知從何時流行起吸毒減肥健身的說法,如果真能減肥,那電視上的一些減肥廣告就可以不要打了,全民吸毒即可;如果吸毒真能健身,那少林寺的和尚們打坐吸毒,也可稱霸武林。但是,可能嗎?看看含笑被毒品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人們就應該醒悟了。
明星吸毒像吸煙
[水煮娛]:那些曾經涉毒的明星們
明星吸毒的這種新聞,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來一次的。看來在物價飛漲之際,癮君子們的曝光率也在提高。有了明星點綴其間,公安緝毒部門的工作也變得有聲有色不再默默無聞了,這也是他們樂于向外界透露消息的原因。
高明駿:與其吸毒受注意,不如相忘于江湖
(案例)2010年10月走出拘留所后,因吸毒而引起注意的歌手高明駿,在發布會上向公眾道歉。
(說東道西)吸毒是你自己的事,花的是你自己的錢,傷的是你自己的身體,向公眾道歉的必要,似乎并不那么大。但有些明星,總以為自己還活在公眾的關注之中,總以為還有人在乎他們的一切包括飲食起居私生活。但以高明駿這種過氣歌星這樣的處境,這種以為,其實還是有點多余的。
賈宏聲:別抓我,我吸完了就走
(案例)2010年7月5日下午,賈宏聲在北京安苑北里小區墜樓身亡,年僅43歲。1994年,賈宏聲在主演電影《黑火》與《周末情人》時,就已陷入毒品之中。受其毒害,性情大變,不工作、不與人接觸,音樂也做得不成功。1995年,主演電影《日蝕》時,他住進精神病院,治療幻視幻聽的病癥并開始戒毒。
(說東道西)死者為大,理當為死者諱。但死者的死為生者提供借鑒,也是可供挖掘的剩余價值。賈宏聲為什么自殺?他的家人說“他去尋找了”。這自然是寬解之詞,為了藝術理想而犧牲生命的固然有之,但如果不吸毒,我們是否可以設想他不能這么快走掉呢?
滿文軍:就這條件,基本上告別自行車了
(案例)2009年,滿文軍夫婦因涉嫌聚眾吸毒雙雙被北京警方從酒吧帶走,之后被行政拘留15天。那一場生日PARTY,變成了一場毒品聚餐,更牽連出許多人來。
(說東道西)吸毒的滿文軍,你的快樂沒人“懂你”,道歉和復出也并不成功。到如今,其影響就定格在“吸毒”二字上了。對有些事,公眾的寬容度是有限的,何況你的作品又不是很打動人。就這個條件,今后基本上就告別自行車了。
(結束語)“明星吸毒”已經成為一場“娛樂秀”。事發時,或東躲西閃的沉默、或聲嘶力竭地否認,到最后又統統痛哭流涕地道歉、萬分誠懇的懺悔。周而復始,惡性循環,已經讓公眾忍無可忍。做吸毒這種享受,需要使不盡的錢財,而明星這些資本都是有的。錢多,內心空虛,是許多明星陷入毒品的原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人這種動物,其實是不能太嬌慣的。
鏈接
盤點國外那些吸毒的明星們
貓王不為人知的一面
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也是一條不折不扣的大毒蟲。1970年10月,他參加尼克松在白宮舉行的反毒品推廣活動,大肆數落毒品的害處,并接受了聯邦麻醉品管制局的勛章。但就在他家里,供他日日享用的藥片塞滿了擺放勛章的抽屜。貓王沾染了毒品,但是這似乎并沒有影響到他的地位。盡管有所爭議,但他一直保持著搖滾樂壇不可動搖的王牌地位。
夢露吸食大麻的錄像曝光
瑪里蓮·夢露——這個據說讓羅斯福總統都出軌的女人,也經常在聚會時和朋友們一起輕松地吸食著大麻。一段拍攝于52年前,總計4分鐘的視頻顯示:瑪麗蓮·夢露與幾名好友聚會,一邊聊天一邊吸食手中的大麻。錄像中,夢露看上去輕松自然,沒有一點兒明星的架勢,就像一名普通的加利福尼亞女孩在參加一場普通的聚會。看來在娛樂圈,吸食毒品就跟喝個白開水一樣正常,真想對娛樂圈說:貴圈真牛B……
瘋狂的舌頭
演藝界的吸毒明星們,你們辛苦了!
感謝國家禁毒委將進一步加大禁毒宣傳力度,在宣傳的時候多請幾位演藝界大腕來參加宣傳以擴大影響,但惟恐大腕們唱累了跳累了,回去再抽一口、扎一針!
演藝界之所以會頻繁出現吸毒現象,可能大多要從他們的“壓力大”上來找原因。鄙人對他們的“壓力大”早有個人觀點!一個個純土著的大陸明星,在鏡頭前扭捏作態,模仿港臺語調倒是社會的先驅和先進!經常呈現給觀眾的是:作為公眾人物,我感到壓力比較大……每當看到這里,我就迅速換臺。下面,我有幾點想問一下:
首先:壓力來自哪里?
社會給了他們與普通人絕對不同的名譽、地位,由此也便有了不用費太大力量就能唾手可得的天文數字的金錢。在商品社會里,有了金錢,大部分壓力均可化解。壓力來自哪里,難道是金錢太沉、墜手?那正可以捐給慈善事業、失學兒童,換得一身輕,但我看沒有幾個明星真的會把已裝在兜里的錢拿出來做捐助吧?!
其次:是壓力還是吸引力?
姑且,我們承認他們的壓力大,有的說粉絲們對他們的追捧過于熱情、媒體們對他們的盯梢勝于殺手……但這些是壓力嗎?如果粉絲們、媒體們一旦疏遠你們,你們的感受可能還不如失寵的小妾。往日的扭捏作態和無病呻吟都成了東施效顰,讓主子越看越惡心!
最后:明星的壓力應與誰比?
誠然,客觀地說:每個人都是用身體去謀生!各行各業,包括明星更不例外。下面就舉幾個典型的例子,供看客們參考!
科學家袁隆平先生:一生都在為雜交水稻事業作貢獻,他肩負著地球人的生存使命,客觀地說,在研究過程中他肩負的壓力,任何一個明星都難望其項背。而他此時的成績已無需用“謀生”這個概念來表述了,他謀的是全地球人的生計。請問,他有閑心對著媒體操著港臺腔說,我壓力很大嗎?
交通協管員:無論驕陽似火還是風刀霜劍,舉著小旗吹著哨子,站在十字路口配合交警維持交通的交通協管員,大部分是45歲以上的中年人。他們上有老人需要奉養,下有兒女需要學費。他們走上街頭,為你們這些壓力大的明星能從豪宅順暢地趕往一個又一個片場、舞臺、媒體、晚宴而疏導著交通,他們有閑心對著媒體操著港臺腔說,我壓力很大嗎?
教師:他們默默地付出,使一代又一代的學生從懵懂走向智慧,其中也曾有你們這樣的學生。你們良心發現時可以回母校炫耀一下自己的光環,你們居高臨下地給啟蒙老師鞠一個躬,老師們卻受寵若驚。自己的學生成了明星,成了媒體的座上賓,教師才意識到自己暮年已至,除兩袖清風外,就剩下兩肺中那沉甸甸的粉筆末了。他們有閑心對著媒體操著港臺腔說,我壓力很大嗎?
謹以此文,獻給演藝界中那些吸毒的明星們!望你們共勉!
娛樂圈“毒”云籠罩,明星們為什么吸毒?
很多吸毒的明星,在自己吸毒的秘密被曝光后,都會給出一套說辭。但這些理由聽起來,其實相當荒誕——
臺灣藝人大炳:治療抑郁;
臺灣藝人蕭淑慎:吸毒能讓我感到平靜;
臺灣藝人蔡裴琳:吸毒是因為自己愛玩,誤交損友;
臺灣綜藝主持人胡瓜:因為好奇而吸毒;
臺灣藝人孫興:宣泄情感,逃避兩段失敗婚姻帶來的身心打擊;
內地歌手景崗山:江郎才盡,為了尋找音樂創作素材;
內地歌手謝東:第一次吸毒是遭人“暗算”;
內地演員張默:吸毒是不小心吃錯了藥。
真正理由——
趕時髦。
明星們經濟寬裕,金錢是他們走上吸毒道路的堅強后盾,也是他們屢戒不成的最大黑手。據知情人爆料:明星比普通人更容易拿到毒品。于是,很多明星都將吸毒當作一種高級時髦的消費,是地位的體現。吸毒對他們來說種是很前衛,很時髦的行為。
意志力差。
和常人一樣,明星們戒毒也并非易事。意志力差的明星,恐怕終生都要與毒品進行愛恨交織的斗爭。他們時吸時戒,媒體不斷曝光披露,于是,明星吸(戒)毒的新聞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在世人面前了。
成就創作靈感。
早年搖滾樂手為了能夠保持體力和狀態,“飛點葉子”再上臺很常見。特別是吸食大麻后,聽覺、感官與平時相比都更為敏銳,讓人覺得大麻能成為靈感之源,更加深了對它的依賴。時間久了,便在圈中形成風氣。
尋找刺激、擺脫壓力。
沒成名的拼了命想出頭,成名的想永遠保住自己的地位。可藝人也是普通人,也難免會遇到挫折,內心的恐懼和壓力不是旁觀者所能想象的。如果毒品能讓他獲得解脫,哪怕只是暫時的,以后就很難逃脫誘惑。至于某些已經功成名就的明星,生活里很難找到其他樂子,靠賭博、吸毒來尋求刺激和快感的,就更不難理解了。
靠吸毒減肥維持體型。
幾年前,歌手周彥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爆料稱,國內某些一線女明星靠吸毒來減肥,這種情況,在娛樂圈中并不鮮見。不少藝人是借助抽煙來保持體型的,還有些初涉熒屏的新人聽說吸毒能減肥,就去嘗試毒品,希望瘦一些上鏡可以更好看,由此得到更多的機會。
案例:陳琳吸毒在圈內早已經不是秘密了,幾年前就聽到“竹書”的老員工提過,陳琳長期用毒品來保持身材的事。“陳琳特別愛美,而且當年流行日系的衣服,日系的衣服要身材特別嬌小的人才能穿上。陳琳就靠那個來減肥,吃了以后就能不睡覺,跳舞跳到天亮。”
法律知多少:藏毒0克以上,可判終身監禁;販毒50克以上,可判死刑。
爆港臺內地藝人吸毒猜測名單
王牌天后和老公:在結婚生子前,一直是圈中“毒”后,素喜大麻,有多年毒史,與其老公都是個中高手。不過因為怕懷孕對下一代的健康有影響,才有所收斂,并且將注意力轉移到佛學。老公在認識她之前,也經常在夜店吸食,曾被人目擊;
玉女導演:一直以來都以知性玉女形象示人,但也有吸毒經歷。某第五代導演被抓現行之前,據說不久前也曾與她在另一Party共嘗毒品;
卷發導演:雖然已經為自己的吸毒行為付出了代價,被警方抓捕過一次,也主動表示自己并沒有毒癮也愿意戒毒,但后來還是被目擊有精神恍惚、言行古怪的現象,懷疑并沒有徹底戒掉;
搖滾老炮:之前曾被另一老炮炮轟“糟蹋處女”,曾有姑娘為其跳樓自殺。但他除了有“集郵”愛好以外,也是“毒海”老炮,而吸毒現象在搖滾圈中實在是稀松平常;
東北歌后:滿文軍“毒圈”的重要成員之一,滿文軍被抓當晚她恰好在外地演出,所以也算逃過一劫。但知情人稱,她曾經被警方“請”進警察局做過一次配合調查,但因為名聲太盛,所以知道的人不多,算是體面收尾了;
搖滾帥哥:另有一曾演唱過西藏題材的搖滾老帥哥,一次離異,也有吸毒史,不過目前似乎有所收斂,醉心練習瑜伽;
婦女主任與其高音老公:被稱為是朝陽區明星們的知心大姐,外號“婦女主任”,公眾形象一直很好。但她與高音老公也是“滿家幫”的成員,不過運氣太好,陰差陽錯沒被抓到;
大眼女星:跟東北歌后、王牌天后是姐妹淘,據知情人稱,她吸毒的目的是為了減肥,但吸食后精神恍惚。曾主動向某音樂才子示好,但才子考慮到她可能剛剛“吸了粉兒”就拒絕了,不想惹麻煩;
雜耍男歌手:“滿家幫”成員之一,好歌不多,曾因配唱某根據民國經典言情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主題歌而聞名。2004年,曾有網友稱,看見他在青島因吸毒被警方帶走;
資深模特:如上文所說,是音樂才子的現任女友。之前又是天后老公的前女友,所以關系蠻復雜的。據稱,她與天后老公做戀人時,也曾因吸毒被警方拘留,是熱衷翻拍武俠經典的制作人動用關系才“撈出來”的,并擺平媒體沒點名報道。
1.王牌天后和老公——王菲、李亞鵬
2.玉女導演——徐靜蕾
3.卷發導演——張元
4.搖滾老炮——汪峰
5.東北歌后——那英
6.搖滾帥哥——鄭鈞
7.婦女主任、高音老公……
8.大眼女星——趙薇
9.雜耍男歌手唱《暗香》的那個叫什么?貌似沙寶亮。
10.資深模特——瞿穎
本帖全部為轉帖,非個人原創
后記:1810年,法國藥劑師塞圖內爾從鴉片中首次提煉出生物堿,漸漸的這種以希臘神話中睡夢之神“嗎啡”命名的麻醉藥品和它衍生的海洛因、可卡因以及“搖頭丸”便成了嚴重侵害人類健康的“萬惡之首”。最初的醫用已經成了“民用”,而惹上毒品的明星,大多銷聲匿跡從藝壇蒸發,或者魂歸天外撒手人寰,極少數有改過自新卷土重來的——一直以為,能戒毒的人,值得崇拜;而我們這個世界,能讓人崇拜的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