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
2013年是力倡改革之年,改革既要支付成本,也將獲得紅利。對于2013年經濟,維持三個預測。
第一,圍繞中國城鎮化的配套改革開始啟動。2012年底開始地方政策逐步落實異地高考,隨遷子女異地就讀職業技術學校的障礙被清除,異地中考、高考的障礙清除了一小部分。2013年戶籍改革將啟動,城鎮化戶籍,以及珠三角、長三角戶籍改革可能有所放松。而收入分配體制改革,遭遇的巨大阻力并未消減,預計進步不會太大。
作為經濟改革的重要環節,稅收改革還將延續,從營改增開始,消費稅的改革、房產稅試點的擴大,都將成為重頭戲。
第二,全球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還將持續。日本無限度的量化寬松政策給全球2013年的貨幣戰埋下伏筆,各國競相壓低匯率促進出口和就業,試圖以此走出經濟緊縮困局。
貨幣無法緩解需求不足、分配不公與產能過剩,2013年在硝煙四起的貨幣戰中,中國貨幣政策將在夾縫中生存,不能加息以防吸引熱錢,不能降息以防通貨膨脹,社會融資總量還會上升,債券市場將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要面對的是債務風險與結構調整的雙重考驗。
2012年債務上升、融資加劇顯示,企業現金流惡化與投資增加并存。12月21日,財經網轉引全球數據提供商Dealogic的統計數據,2012年至今中國債券發行量已高達451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錄得的2691億美元上升68%,創歷年同期新高,并超越2011年全年債券總額的2907億美元,中國發債規模也由2011年的全球第七位躍升至今年的第三位,僅次于全球發債大國美國和德國。
第三,中國資本貨幣市場略好于2012年。股票、房地產在2012年四季度已經啟動。
從12月開始內地A股市場的升勢,被認為是中國經濟復蘇的標志。持樂觀態度的人一定忘了希臘經濟一籌莫展而股市大漲的情景。
雖然深陷債務危機漩渦,歐美主要股市表現亮眼。截至12月24日,美國標普500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上漲13.4%,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7.5%,納斯達克指數上漲15.6%。9月14日,標普500指數盤中一度上漲至1474.51點,創過去5年來新高。斯托克斯歐洲600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上漲14.7%,歐洲市場主要股指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6.6%,法國CAC40指數和德國DAX指數分別上漲15.9%和29.5%。希臘雅典證交所綜合指數今年以來其累計上漲32%,排名世界股指漲幅前三位。
歐洲股市上升證明短期內市場受到貨幣寬松的影響,把債務與通脹拋到腦后。投資者把債務當作常量,著眼于主要央行的貨幣寬松政策,以短暫的市場歡愉忘掉產能過剩、債務壓頂的痛苦。
投資者最抱怨的是,為什么中國經濟數據如此亮麗,股票市場表現卻全球墊底?他們當然知道影子銀行的危害、地方政府的負債量、股市制度性圈錢因素未除,但都不足以消除股價下跌的痛苦,他們不停地吶喊:股市應該回暖。
決策者不可能充耳不聞,拉動股市只有兩招,或者像美國、日本央行一樣大規模發鈔,或者進行大規模投資拉動基礎設施建設。
從2012年年中開始,中國的投資額開始上升。2012年7-8月間,據不完全統計,有13個省市發布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或穩增長措施,涉及金額已超過10萬億元,其中,廣東、天津、山西、重慶、福建、貴州的投資計劃均超萬億。到12月,發改委審批通過的重點項目已達近百個。作為重要的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作用仍然凸顯。
如果明年央行大規模放松貨幣,股票市場將繼續上升;如果央行保持穩健,考慮到萬億以上的限售股減持以及800多家排隊等待上市的公司,A股市場將出現震蕩回落態勢。一切取決于貨幣與投資是寬松還是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