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帥(中國石油西部管道新疆分公司)
從1885年英國第一個端面密封專利的問世,到2000年非接觸式機械密封的產生,機械密封越來越廣泛的運用于泵的端面密封。與傳統的填料密封相比,機械密封具有密封性能好,壽命長,承受壓力大,減少能源損耗和環境污染等優點。機械密封目前廣泛應用與國內輸油站場機泵,研究機封結構,分析故障原理和處理辦法,對掌握基本運行情況、提升設備管理水平有重要意義。
機械密封又叫端面密封,是指有至少一對垂直于旋轉軸線的端面,在流體壓力和補償機構彈力(或磁力)的作用以及輔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貼合并相對滑動而構成的防止流體泄漏的裝置。
機械密封的構成如圖1所示。
如圖1所示,機械密封的工作過程是軸轉動時,通過傳動座(6)和推環(4),帶動動環(2)旋轉,靜環(1)固定不動,依靠介質壓力和彈簧力使動靜環之間的密封端面緊密貼合,在貼合面形成一層極薄的液體膜,阻止介質泄漏。摩擦副表面磨損后,在彈簧(5)的推動下實現補償。為了防止介質通過動環與軸之間泄漏,裝有動環密封圈(3)。靜環密封圈(7)阻止介質沿靜環和壓蓋(8)之間泄漏。
機械密封輔助設施是許多元件的統稱,它的作用是可以改善機械密封的工作環境,提高密封效果。包括過濾器、旋液分離器、限流孔板、冷卻器、各種檢測儀表及機械密封沖洗管路等。在實際的應用中,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選擇相應的設施。

在所有的輔助設施中,最主要的是沖洗設施。對于沖洗液的過濾和分離,通常選用的是過濾器和旋液分離器。鄯善站和烏首站用的是旋液分離器。其工作原理是,含雜質的介質沿分離器切線方向進入,以一定的速度沿分離器旋轉,利用固體顆粒和液體的比重差,潔凈的液體從分離器頂部流出,去沖洗密封,含雜質的液體從底部流回泵的入口。
所謂故障是指設備或零件喪失了其所要求的規定的性能和狀態。故障分析主要是通過診斷(經驗和檢測)來確定故障的部位,在經過調整或修換進行排除。正確的診斷是預防和排除故障的基礎。在診斷的過程中應注意注意一下的信息:1.外部征兆;2.拆卸前的檢查結果;3.拆卸后的檢查結果;4.對機械密封各個元件的目測結果。
一般的故障診斷過程大體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對于機械密封而言,常見的故障有:1.泵運行時密封泄漏;2.密封面穩定滴漏;3.工作時密封尖叫;4.密封面外側或壓蓋外側有石墨環粉塵積聚;5.密封面磨損嚴重,密封副壽命短。
對機械密封的泄漏進行分析,首先應明確機械密封的泄漏點。一般來說,機械密封的泄漏點主要有:1.軸套與軸之間的密封;2.動環與軸套之間的密封;3.端蓋與泵體間的泄漏點比較容易發現和解決。其余的泄漏直觀上很難辨別和判斷,須在長期的管理、維修實踐的基礎上,對泄漏癥狀進行觀察、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試運轉時出現的泄漏,泵用機械密封經過靜試后,運轉時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會抑制介質的泄漏。因此,試運轉時機械密封泄漏在排除軸間及端蓋密封失效后,基本上都是由于動、靜環摩擦副受破壞所致。引起摩擦副密封失效的因素主要有:(1)操作中,因抽空、氣蝕、憋壓等異常現象,引起較大的軸向力,使動、靜環接觸面分離;(2)安裝機械密封時壓縮量過大,導致摩擦副端面嚴重磨損、擦傷;(3)動環密封圈過緊,彈簧無法調整動環的軸向浮動量;(4)靜環密封圈過松,當動環軸向浮動時,靜環脫離靜環座;(5)工作介質中有顆粒狀物質,運轉中進入摩擦副,擦傷動、靜環密封端面;上述現象在試運轉中經常出現,有時可以通過適當調整靜環座等予以消除,但多數需要重新拆裝,更換密封。
正常運轉中突然泄漏,離心泵在運轉中突然泄漏,少數是因正常磨損或已達到使用壽命,而大多數是由于工況變化較大或操作、維護不當引起的。主要有:(1)抽空、氣蝕或較長時間憋壓,導致密封破壞;(2)對泵實際輸出量偏小,大量介質泵內循環,熱量積聚,引起介質氣化,導致密封失效;(3)對較長時間停運,重新起動時沒有手動盤車,摩擦副因粘連而扯壞密封面;(4)環境溫度急劇變化;(5)工況頻繁變化或調整;(6)突然停電或故障停機等。離心泵在正常運轉中突然泄漏,如不能及時發現,往往會釀成較大事故或損失。
密封面穩定滴漏,如果可能應首先確定泄漏源。檢查壓蓋墊片壓縮量是否合適;有可能是密封面不平直,壓蓋螺栓上的不均勻,靜環表面翹曲;安裝時密封面就有開裂、凹口、凸點或者劃痕等;也有可能是軸套處液體泄漏,泄漏嚴重時通常是密封面而不是O型圈泄漏。典型的糾正措施有:1.檢查安裝是否正確(安裝長度、壓蓋墊圈壓縮量、壓蓋螺栓等);2.檢查所用密封或者材料是否合適;3.清除密封面上的雜質;4.檢查是否有損壞的零件(各種輔助密封、彈簧等);5.檢查機泵是否對中;6.改進沖洗和冷卻系統。
工作時密封尖叫,可能是密封面得潤滑不足。此時應該檢查機械密封沖洗管路是否堵塞,管路上的壓差表讀數是否偏大,是否有報警。如果確定管路不通暢,則須清洗該段管路,確保管路的暢通。
密封面外側或壓蓋外側有石墨環粉塵積聚,可能是密封面潤滑液量不足或密封面間液膜汽化;還可能是潤滑液中有殘渣,將碳石墨環磨掉。
密封面磨損嚴重,密封壽命短,可能是流體中含有磨粒,造成劇烈磨損,破換了密封面,縮短了機械密封的壽命。
結合西部成品油管道烏首站投產期間機械密封的工作狀況,具體分析機械密封的失效。在烏首站投產期間,共有14套機械密封失效。發現導致14套機械密封失效的原因包括以下四方面因素:1.在投產初期,輸送的介質比較臟,含有大量的泥砂,超出了旋液分離器的工作能力,大量雜質不能完全過濾,部分泥砂堆積在機械密封動環內部,導致動環在運轉過程中被掛起,失去補償能力,造成密封面分離,機械密封失效,此原因有3套機械密封失效泄漏;2.傳動套頂絲松動,導致軸套、傳動套、動環相對運動,產生O型擋環嚴重磨損,使動環下的O型輔助密封圈磨損,造成機械密封失效,此原因有2套機械密封失效泄漏;3.輸油泵振動和軸竄量較大等原因,主要是泵機組在精找水平和對中時,對介質溫度、電源質量未充分考慮,導致傳動套與動環石墨環碰撞致使石墨環損壞,造成機械密封失效,此原因有2套機械密封失效泄漏;4.機械密封沖洗管中含有氣體,造成密封溫度升高,使密封端面間液膜汽化磨損加劇,動靜環產生熱變形,泄漏增大,引起密封失效,此原因有7套機械密封失效泄漏。對于第一種情況,隨著生產的進行,管道清管次數的增加,油品質量提高,問題已解決;第二種情況屬于設備本身的設計缺陷,廠家改進后頂絲已緊固;第三種情況對泵重新進行精確對中,減小泵的震動。第四種情況在起泵前對泵進行充分排氣,改進機械密封的沖洗管路,問題也得到了較好的解決。
機械密封的改進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是改進密封結構和材料,使其能更好的適應工作環境,但這樣做花費代價較高,盡管如此,仍不能重根本上解決問題。最常用的方法是改進機械密封的輔助設施,改善密封的工作環境。
改進機械密封的輔助設施,改善密封的工作環境。主要是要根據輸送介質的特性,密封熱平衡等來具體確定沖洗管路的工作,比如沖洗流量,沖洗液的壓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