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維莉
段林希:我們是彼此最好的依靠
記者趙維莉

她是選秀歷史上最“樸素”的冠軍,沒有絢麗的外表,沒有豪華的包裝,站在舞臺上,像不諳世事的小孩,只是單純地和著音樂、唱著歌,在她的身上,我們找到了久違的關于音樂夢想的痕跡。她說,希望自己的歌,會像晴天里的太陽,讓聽到的人可以面帶微笑,不但有足夠的勇氣,還要彼此給予力量,這樣走進雨天也不會孤單。
2011年的秋天,當她戴上屬于自己的音樂皇冠時,很多人都不解,這個貌不驚人的小女孩兒怎么可能一路打敗舞臺上那么多的高手,突出重圍?一年多以后的現在,她用實力證明,當初大家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她的才華,因為她對音樂的執著。
與其他選秀出身的歌手一成名趕緊趁熱打鐵,推出新專輯,參加綜藝節目,跨界表演……借此來鞏固自己的地盤的做法不同,獲得冠軍后的段林希一下子“銷聲匿跡”了許久,在舞臺上鮮有她的身影,這個渾身上下充滿著文藝氣質的小妞表示,其實這一年的沉寂是為了這一次更美麗的出發,“我用這一年多的時間在學習,然后讓自己沉淀下來,不但學習與音樂相關的內容,然后還要去旅行,去開闊自己的視野。”
都說流行樂壇是個善變的地方,離開的一年,段林希是否擔心過再次回來已經“物是人非”?“我完全沒有擔心過啊,我想只要我認真地做音樂,讓歌迷更認同我的音樂,那么大家還會那么支持我,當然也會為我的進步感到高興吧,哈哈。”
這樣積極樂觀的態度,恰恰是段林希希望通過這張專輯傳遞給大家的“正能量”。其實,在專輯籌備開始,是要遵循歌手的本色,還是要向市場靠近,一直是大家爭論不休的話題。最后,整個制作團隊發現她身上隨時可見的質樸、懂事以及樂觀的正能量是現在這個浮躁社會最缺少的那一部分,于是,這張帶著溫暖、鼓勵、向上能量的專輯終于呈現在歌迷面前。段林希也希望,自己的音樂能給大家帶來的都是美好的事物,也希望大家可以珍惜現在身邊所擁有的一切。
專輯就如她本人一樣,樸素平實,以誠相待,就連名字都是只有簡簡單單的兩個字《我們》。段林希說,其實“我們”是個很廣泛的詞,不僅僅指你和我,或者說朋友和親人,其中包含了很多內容,包括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當初寫下這首歌,她只是想用最簡單的文字和旋律,來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這首歌,可以唱給親人、朋友,和那些所有曾經以及現在一直對我很好的那些人。”
這樣的創作初衷是一開始就有的,當這首歌完成創作之后,制作人在閑聊中得知,段林希的音樂啟蒙來自于舅舅時,有了一個極富創意的想法——邀請這位當年的伯樂“獻聲”。于是,當《我們》在耳邊緩緩流淌時,其中溫暖厚重的男生,就是小段舅舅的真情發音,這些年親人間無需語言便可交流的默契,讓這首歌的錄制幾乎一次成型,而段林希也表示,當舅舅站在身邊時,自己就感覺到很踏實,“就像這首歌里他的聲音陪在我的聲音邊上一樣,讓我知道不管明天發生什么,只要一轉身,我就能看見親人在最近的地方守著我。”
值得一提的是,該首作品不只詞曲來自段林希本人,巴烏的演奏也同樣出自小段。而作為整首歌的核心樂器,巴烏由前奏進入,間奏再淡入,結尾時淺淺淡出,為整首歌帶入濃郁的云南地方色彩,也添加了些許淡淡的鄉愁。
從第一次站在大家面前,段林希帶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文藝小清新的范兒,其實這份淡定和從容之下,她有著常人不能理解的傷痛。你知道嗎?她站在舞臺上唱歌“面無表情”,是因為一場嚴重車禍在她面部留下的鋼板在作怪,只要唱開口音很大的歌詞時,都會隱隱作痛,不過樂觀的她卻覺得這是對她最好的“成長禮”,“那鋼板可能給我帶來了一些好運,盡管唱開口音很大的歌時,疼得我后脊梁上都是汗,可是我真覺得它是個護身符,越疼反而越給了我一股子力量,我想啊,我不能白白遭遇這么一場車禍,老天給我的考驗可能就是讓我身體上有一些疼痛,然后回報給我更樂觀的心,你看,現在鋼板的使命結束了,它順利地離開了我的臉頰。”很難想象只有二十出頭的女孩子有這樣豁達面對困難的勇氣,也正是這樣的生活磨難,讓年輕的段林希更懂得珍惜生活。在她看來,生活中的那些艱辛,讓自己的心態更為平和,面對大起大落也不會茫然失措,現在的她更專注于做自己喜歡的音樂,唱給愛音樂的人,“站在舞臺上唱歌,對我來說就是最快樂的一件事,我覺得做好自己就足夠了。”
這樣的淡定與從容,讓她最終走得更遠,對于自己的冠軍頭銜,她覺得除了讓更多的人開始認識她,聽到她的音樂,更重要的是,讓她變得更加自信。
這一刻,帶著滿滿的正能量,段林希開始了自己全新的音樂征途,如果可以,她希望把更多的原創歌曲帶給大家,讓大家看到更真實的她。在她看來,能打動人的音樂,簡單舒服的旋律,都是她的最愛。而對自己的唯一要求便是用心做音樂,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不讓喜歡自己的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