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山
白血病女孩考上印尼大學
上官山


9年前,任爽患上了白血病,央視《共同關注》欄目記者隨同任爽母親跨省尋親未果。湖南農業大學女生陸路為她捐獻骨髓,挽救了她的生命。當任爽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時,她被印尼總統大學錄取的消息,再次給人們帶來了感動和驚喜。從收養、骨髓移植、后續治療、上大學,任爽生命的每一個足跡,都有愛心相隨……
2004年10月26日下午,遼寧盤錦市大洼縣新興中學初二(3)班女生任爽感到渾身發燒,伴有嘔吐。任爽媽媽王素賢將她送到了醫院。化驗結果出來了,任爽患上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醫生對王素賢說:“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進行骨髓移植,建議你們家人先做個配型檢查。”
王素賢哭著對醫生說:“女兒不是我們親生的……”
王素賢與任昌林是一對恩愛夫妻。14年前,他們通過朋友,在原錦縣石山鎮二道溝采石廠抱養了出生才16天的任爽。怕日后有麻煩,王素賢沒有問孩子的父母是誰,只聽說他們是四川人。夫妻倆對任爽視若己出。上學后,任爽成績不錯,還當上了班長。王素賢對她寄予厚望,一心指望她考上大學。不料,病魔竟然糾纏上了任爽。
2004年月11月10日,任爽的四嬸來醫院看她。說起自己的無奈,王素賢說:“孩子不是我和昌林親生的……”沒想到,任爽沒有睡著,母親和四嬸的談話全被她聽見了。她向母親追問自己的身世,王素賢只得將實情告訴了她,并說:“在我和你爸心目中,你和妹妹一樣,都是我們的骨肉。我們無論如何都要治好你的病!”眼淚從任爽臉上輕輕地滑落,她說:“媽,我一定要活下去,報答你和爸的養育之恩!”
做完了第一次化療,王素賢找到了當年帶她抱養任爽的付國如,向他打聽任爽親生父母的下落。付國如為難了,說:“都14年了,不好找啊!”
一天,王素賢在病房看到了一份《華商晨報》,靈機一動,打通了該報的熱線電話,向報社求助。第二天,《華商晨報》報道了此事,并將此事告知中央電視臺《共同關注》欄目,該欄目派出記者,與《華商晨報》記者一起,擔當起了為任爽尋親的重任。
2004年11月24日,記者和王素賢一行再次找到付國如,付國如的妻子孫素珍說,當年的確有一對四川夫妻在此地打工,丈夫叫呂云書,妻子叫楊丕菊。夫婦倆有兩個女兒,還想生個兒子,結果又生了兩個女兒,便將小女兒送給了當地人家。這個小女兒可能就是任爽,但他們一家早就回四川了。
11月25日上午,一行人根據線索,找到家住四川省宣漢縣天臺鄉的楊丕菊。楊丕菊承認,14年前,她和丈夫在遼寧錦縣石山鎮二道溝采石場打工時,確實將四女兒送人撫養了。王素賢聽了,抱著楊丕菊就哭:“我對不起你們啊,沒有將孩子養好,現在孩子患了白血病,正等你們救命呢。”
將女兒送人后,楊丕菊也是日思夜想,一聽女兒有了下落,哭了。她立即打電話將消息告訴了分別在深圳和貴州打工的丈夫和兩個女兒,隨后,一家人分別從四川、貴州、深圳趕往遼寧盤錦,被安排住進了賓館,等待進行親子鑒定。思女心切的楊丕菊跑到醫院,沖進了任爽的病房,叫了一聲“女兒”,就和任爽兩人抱頭痛哭。接著,夫婦倆和兩個女兒分別與任爽進行了骨髓配型檢查。
隨后,楊丕菊夫婦回到了當年打工的石山鎮新甸子村,找到了當時抱養孩子的中間人,然而,中間人告訴他們,任爽不是他們的女兒。12月16日,親子鑒定也出來了:楊丕菊與任爽沒有親生關系。楊丕菊一家不敢再去看任爽,含淚悄悄地離開了。
一切來得太突然了,千辛萬苦找來的人竟然不是女兒的親人,王素賢每天以淚洗面。盡管所有人都向任爽隱瞞了真相,聰明的任爽還是看出了破綻。“媽,他們走了,我怎么一點也沒有舍不得啊!他們不是我的親生父母吧?”這個打擊對她來說是難以承受的,她的病情迅速惡化。12月18日,任爽被轉到中國人民解放軍307醫院。
12月21日,從中華造血干細胞資料庫傳來了好消息,湖南農業大學一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與任爽的骨髓配型,有5個點吻合。骨髓終于找到了,但幾十萬元的手術費沒有著落,王素賢繼續向媒體求助。

12月28日,中央電視臺和中國紅十字總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等單位共同舉辦了“心愿之旅”大型公益活動,慈善家胡榮強當場為任爽捐助20萬元。節目播出后,《共同關注》欄目每天都會收到大量來電、來信和捐款。2005年1月8日,任爽的骨髓移植手術如期進行。下午2時35分,志愿者捐獻的50毫升造血干細胞流入任爽的體內,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
經過半年康復治療,2005年7月8日,任爽康復出院。按照醫生叮囑,她要在家里療養兩年,定期到醫院復查,繼續服藥,后續治療費還要20萬元。7月29日,遼寧社會各界聯合發起“生命接力,愛心傳遞”的募捐活動,為她解決了部分醫藥費。
女兒在法國上中學和小學,每門課都很出色。對于成績好的學生,學校的老師都希望上大學時選擇理科。女兒卻偏偏選了文科,并且還選了最冷門的圖書專業。老師要我試著說服女兒攻讀理科,并且還要推薦她進名牌高校。當我向她提及老師所說的,將來文科的出路恐怕不樂觀之時,女兒卻反問我,你不是常常告訴我們:“要以讀書為樂,不要為了功利嗎?”
早在回家之前,王素賢就吩咐家人將家里的一間房進行了裝修,為任爽準備了一間“無菌室”。為保證女兒的后續治療,任昌林到采石礦打工,王素賢則在家照顧任爽。2005年9月16日,有3個同學來看任爽,其中一個有點感冒。當晚,任爽發熱了,王素賢急忙將她送到醫院。經過搶救,任爽第二天才蘇醒過來。以后,稍有不慎,她就會被感染,半年間搶救了6次。
王素賢不再讓任爽參與各種聚會,不讓她去人多的地方,甚至不讓她外出。任爽出院時,家里已經欠了20多萬元債務,加上后續治療的各種費用,到了9月,家里已沒錢給她輸血了。任爽每月必須輸兩次血,9月3日,又到了她輸血的時間,王素賢實在拿不出錢,就到血站獻了400毫升血,這樣,任爽可以按她的獻血量等量免費用血。三個月里,王素賢偷偷地連續獻血三次,最后暈倒在廚房里……
2007年9月,任爽挺過了兩年危險期,回到學校。由于在家養病期間,她一直堅持自學。2007年底期末考試,她取得了全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被評為大洼縣“十佳好少年”。2009年,任爽以544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盤錦市第一高級中學。為照顧女兒,王素賢在學校旁租房,當起了陪讀媽媽,并在附近一家賓館兼做洗刷工。
就在家人認為任爽的身體已經康復時,意外發生了。2009 年11月的一個周末,任爽和媽媽回家看望奶奶和妹妹,半路淋了雨,回到學校,她發高燒了。王素賢背起女兒就往醫院跑。這時任爽因肺部感染,已經休克了,搶救了6個多小時才醒來。治療了一個星期,她一直發著低燒。
任爽擔心影響功課,悄悄地回到學校。醫生發現后,對王素賢發火了。“學校那么多孩子,只要有一個孩子感冒,你女兒就可能感冒;有一個孩子患傳染病,你女兒就有可能被傳染!”


王素賢嚇壞了,連忙將任爽拉回醫院。一直在資助任爽治療的沈陽某集團董事長陳巨余聽說此事,趕到醫院勸誡任爽。“你可是許多好心人救過來的,你的生命不屬于你個人。只要你活著,就是最大的成功。治好病就去我公司上班吧,我給你安排一份輕松舒適的工作。”
任爽任性地說:“不,我要考大學,將來更好地報答幫助過我的人。我不能以病為借口,靠他人的幫助生活一輩子……”
2011年初,母女倆又每天跳繩20分鐘。2011年全年,任爽小感冒三次,但已經不需要吃藥,扛一扛就過去了。
在身體康復的同時,任爽的學習成績也比較穩定。到了高三,學習壓力大,她每天早晨6點起床學習,晚上也學習到12點才睡覺。2012年6月,21歲的任爽參加了高考,并考出了531分的好成績,獲得了“遼寧省優秀中學生”稱號。
鑒于任爽家庭經濟困難,遼寧省華僑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徐芳泉向印尼總統大學推薦了她。該校被任爽的求學故事打動,錄取了她,并免去了她在校四年的學費、生活費,共計40多萬元人民幣。
2012年9月4日,任爽飛赴印尼,開始了她的大學生活。她說,沒有全國各地的好心人,就沒有她的今天,她要好好學習,將來回國報答他們。
據醫學統計,白血病骨髓移植成功率不過30%,在這30%的成功者中,移植非親屬骨髓能成活5年以上的概率更是相當低。而任爽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憑著自己頑強的意志和抗爭精神將生命延續了8年,還考上國外高校,書寫了中國骨髓移植史上的求學傳奇。
2012年9月4日,任爽在印尼總統大學開始了她的大學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