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維莉
小小關節鏡書寫骨科大傳奇
記者 趙維莉
不少同學們都喜歡看各類體育比賽,美職籃、各大頂級足球聯賽、四大網球公開賽……看著自己喜歡的運動明星在賽場上叱咤風云,自己也會變得熱血澎湃。但是這些明星風光的背后,也有不為人知的痛苦,看看他們身上纏著的各種關節繃帶,就知道他們“很受傷”,也有不少人因為傷勢原因不得不過早地離開了賽場。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有一種骨科微創手術可以幫助他們延長運動生涯,而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一些過去需要開刀治療的骨科疾病現在也少了不少風險,不信?那就看看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的骨科副主任王勁松醫生的介紹吧。

作為校籃球隊的“頂梁柱”,馬波同學最近比較煩,因為一次對抗訓練中,他的膝蓋“又受傷”了,別說參加即將到來的校級聯賽了,現在走路都要“架拐”。去醫院檢查,醫生表示馬波的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內側副韌帶損傷以及半月板損傷,在加上之前有過多次損傷,他的膝關節已經很“脆弱”了,經過一段時間的保守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不但恢復慢,可能會對以后的行動都有影響,甚至可能讓他告別自己心愛的籃球。
這對馬波同學來說,可猶如晴天霹靂,他還想著以后有機會能在籃球場上有一番作為呢!不過現在他不用太多擔心了,醫生決定對其采取關節鏡手術治療,即在關節鏡下完成前交叉韌帶重建、半月板損傷修整以及內側副韌帶損傷固定術。手術后三天他就可以進行簡單的恢復了,原本被判了“死刑”的運動生涯,又現一絲曙光。
據王勁松醫生介紹,關節鏡手術是一種骨科微創手術。關節鏡是一種觀察關節內部結構的棒狀光學器械,粗細和我們日常用的筷子差不多,是用于診治關節疾患的內窺鏡。目前,關節鏡不僅用于疾病的診斷,而且已經廣泛用于關節疾病的治療。在進行關節鏡手術時,只需要在創部皮膚切開一個1厘米左右的小口,把關節鏡放入關節內,然后連接微型攝像機,通過光纖照明系統和計算機成像系統,把關節內的情況清晰顯示在熒屏上,可直接準確地發現病變的部位,觀察關節內的病變情況,具有放大效應,因此,比關節切開后肉眼觀察更加準確。這種微創手術,開始主要應用于膝關節,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是我市率先開展這種手術的醫院之一,王醫生介紹,目前該院已經將這種技術應用范圍擴大到了膝、髖、肩、踝、肘、腕等四肢所有大關節。
別小看了這細細的關節鏡,要知道這小“玩意”可是不少關節病患者的大福音。在關節鏡監視下,醫生幾乎可以看到膝關節內的任何部位,從而進行全面檢查和手術治療,與過去傳統的關節疾病手術相比,關節鏡手術術中不需要暴露關節腔,在液體環境中進行,不僅使病變顯示清晰,而且可以深入一些較隱匿的部位,甚至一些關節外疾患也可應用該技術,為運動創傷診治提供了更好的手段。而術后它所留創口小,效果也非常理想,王醫生說不少患者術后三天就可以進行初步的恢復性訓練,對日后的正常生活基本沒有太多的影響。此外這種手術時間短,手術安全性高,術后疼痛輕,并發癥和后遺癥很少,已逐漸替代了傳統治療,成為診斷和治療關節疾病的重要方法。
到了夏天,各式靚麗的涼鞋成為商場展柜的座上賓,可是不少女生卻只能“愛它們在心口難開”,不是因為鞋子沒有適合他們的碼數,也不是因為挑不到自己喜歡的款式,原因就在自己的雙腳——拇指外翻,雙腳大拇指旁邊“鼓出”一大包。王醫生指出,造成拇指外翻的原因主要分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其中先天因素是由于關節、神經、肌肉等所造成的,也與遺傳有關,如:扁平足、遺傳及足底筋力的降低和不平衡等,使腳底機能降低,造成不穩定進而變形。后天因素則是因穿著不合腳鞋子所造成的,通常因穿鞋跟太高、過尖及過窄的鞋,使腳跟不易固定,對腳趾造成擠壓摩擦及壓迫,不但影響腳趾的伸展與活動,造成不適及疼痛,還會破壞了原本三個立足點的功能,而行走時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腳趾會因身體重量壓迫逐漸變形,就會造成拇指外翻的現象。
不過現在大家就不用為這樣的“遺憾”所煩惱了,王醫生表示同樣通過骨科的微創手術可以達到治療、美觀的效果,術后恢復快,而且創口小,不會讓患者在矯正腳形的同時,留下難看的疤痕。最關鍵的是,術后三天左右就可以下地行走。不過他提示術后不宜馬上進行劇烈運動,等到完全恢復后對生活并無影響。不過他也提醒青春期里所有愛美的女同學,不要貪圖一時的美麗讓自己的雙腳很受傷,如無特殊需要還是盡量減少穿高跟鞋的次數、縮短時間,讓自己的腳不要很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