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陪伴,十四歲男孩考入清華知音


小小年紀的他,命運竟是如此多舛……
出生時,他僅重1.8公斤,左眼先天失明;童年時,父親不知去向,母親遠赴北京打工。他只能與貧窮的外婆相依為命。
然而,就是這個經常被伙伴們嘲笑的孩子,卻創造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2012年高考,年僅14歲的他,以685分的成績勇奪湖北省宜昌市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數學系錄取。
他是怎么做到的?奇跡的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
2011年12月的一個清晨,鄂西當陽市郊,一個普通農家小院里,14歲的王志超睡眼惺忪地看著掛鐘。窗外,天還沒亮,上高三的他一躍而起,準備去上學。比他更早起的外婆趙昌珍早已備好早飯。吃完早飯,王志超聽到外面寒風凜冽,便對外婆說:“我一個人去上學,你不要送了。”趙昌珍卻堅持要送。從家到當陽市一中有十幾里地,村頭小橋邊銀杏樹下,王志超和同學會合,一起坐著“麻木”去學校。風起,滿地黃葉飛舞……
望著外孫的稚嫩背影,趙昌珍佇立橋頭,淚水悄然滑落,心酸往事浮上心頭……
趙昌珍家住當陽市開發區群力村,三女兒王君訓1971年出生,畢業于湖北農學院。1996年,王君訓跟大學師兄王文生喜結連理。次年10月,王君訓在醫院生下王志超。王志超出生時體重僅1.8公斤,體質羸弱,幾度休克,經醫生搶救才活下來。出生一周,他左眼一直都未睜開,檢查才發現左眼先天性眼球壞死,永久失明。
王君訓苦不堪言,想將兒子送福利院。趙昌珍從她手中搶過孩子,說:“哪有母親嫌棄孩子的!別看孩子只有一只眼,但他的右眼又黑又亮,長大肯定有出息!”
時年60歲的趙昌珍,原本身體多病,撫養這個嗷嗷待哺的孩子并不容易。為了幫王志超補充營養,趙昌珍每天一早就趕到村頭豆腐坊,端一碗熱騰騰的豆漿給他喝。在外婆的呵護下,王志超的身體強壯起來。同時,她也慢慢地發現了外孫的天分……
趙昌珍的老伴王相均每天晚飯后,都會看《新聞聯播》和《天氣預報》。一次,兩歲半的王志超竟然準確無誤地按照天氣預報播報順序將城市背出來。趙昌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抱住站在電視機前的外孫不停親吻。“小超真聰明,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
2003年初,王君訓夫婦又去北京打工。這時,她和丈夫王文生的感情出現了問題,經常吵架。一次,王文生和王君訓吵架后,負氣出走,從此杳無音訊。趙昌珍聞訊,立即帶著5歲的王志超前往北京看望女兒。王君訓將兒子摟在懷里,心痛難言。她何嘗不想和兒子在一起呢?但以她現在的條件,把孩子接到北京來讀書,太不現實了。那天,王君訓帶著兒子在清華大學紫荊大道漫步。紫荊樹下,祖孫三人照了一張合影。那時正是初春,一株株紫荊樹迎風綻放。紫荊荊條,仿佛一根根牽動思念的心弦。那張照片也定格了一個美好的夢。王君訓對兒子說:“小超,這里是全國最好的大學,你將來要是考進清華,就能天天和媽媽在一起了。”王志超豪言道:“媽媽,我將來一定能考進清華,到北京來和你在一起!”也許,這個到清華和媽媽團聚的夢,讓王志超變成一個天才少年。因為,世界上最美的聲音,便是母親的呼喚。
2003年8月底,趙昌珍牽著5歲的王志超去當陽市壩陵小學報名。老師見他太小,又殘疾,不想收。外婆苦苦懇求,老師勉強同意他參加考試。于是,外婆趕緊借來書,回家幫他輔導。一周后學校舉行入學考試,王志超的算術考了100分。老師大吃一驚,說:“我看,他連一年級都不用讀了!”校領導同意王志超直接進入二年級讀書。
剛上學,王志超就遭到了調皮孩子的欺負,他們嘲笑地說他是“獨眼龍”。王志超委屈地哭了。外婆為他擦干眼淚,鼓勵他說:“只要你好好學習,成績超過了他們,他們就會佩服你,不敢再欺負你!”趙昌珍又買來糖果,悄悄地發給那些孩子。“你們多跟志超玩,別嘲笑他。聽我的話,以后就有糖吃。”
時間如流水般逝去,王志超在外婆的庇護下長大,外婆卻越來越老了,臉上的皺紋更深了,腰板也更駝了。村頭老銀杏樹下的小石橋,成了王志超記憶中的“外婆橋”,從他上學第一天起,外婆每天都在這里把他送走又迎回,風雨無阻……

在外婆的呵護下,王志超的才華得以釋放。2005年,成績優異的王志超從四年級跳進了六年級。2006年9月,不滿9歲的王志超進入了壩陵初級中學讀初一。開學后,數學老師因車禍受傷住院,找不到人代課。這時,他想到了那個年僅9歲卻常拿滿分的王志超。王志超和同學來看老師,老師問他敢不敢代兩個星期的課,王志超一拍胸脯,說:“敢!”
第二天,王志超像個小大人一樣,給全班四十多人講課。他站在講臺上并不怯場,有不服氣的同學故意為難他,卻根本難不倒他。
當了半個月小老師,王志超有點驕傲了,上課變得喜歡和同學講“小話”。趙昌珍知道后,決定親自監督,改掉他的壞毛病。每天早上5點半,趙昌珍和王志超一起走上十里的山路去學校。孩子們走得快,有說有笑地在前面跑,她就拄著棍子在后邊氣喘吁吁地緊跟。7點左右到校,王志超進教室上自習,趙昌珍就站在教室窗戶外盯著。
有外婆“現場監督”,王志超老實多了,上課再也不敢和同學交頭接耳。但有一次,他看到窗外的外婆上廁所,離開了一會兒,就玩性大發,偷偷在課堂上給老師畫漫畫。他給老師畫了個“大花臉”,還把漫畫偷偷傳給同學看,引起一陣哄笑。
趙昌珍頓時氣炸了,一下課,她就把外孫拽到門口怒斥,還在他屁股上拍了一巴掌。王志超賭氣背起書包往家跑,趙昌珍趕緊在后面追。炙熱的陽光令人窒息,站了一上午的趙昌珍不禁兩腿發抖,忽然暈了過去。旁邊的一位老師大叫:“不好,老人暈倒了!”
王志超猛地轉過身,看到外婆躺在地上,大哭起來。老師見狀立馬撥通了120,救護車把外婆送到了醫院。幸好外婆是因為勞累過度所致,沒有大礙。“你要再不聽話,不好好學習,把外婆氣死了,就沒人管你了!”“外婆,我再也不淘氣了!”王志超明白了外婆的苦心。
從此,課堂上因為有王志超的提問,氣氛活躍了很多。下課后,他還總將老師們拖著,直到弄清楚問題。英語老師說他字跡不工整,他每天會花半個小時來練字,直到得到老師的肯定。
王志超一夜長大,他在日記中寫道:“外婆的頭發越發白了,背越發駝了,我一定不能辜負她的期望,一定要考到清華去!媽媽還在北京等我呢!”
高考最后半年,王志超更加發奮學習,成績很快穩定在年組的前三名。
學校組織幾個優秀的學生去北京參加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王志超被選拔去了北京,但可惜他以3分之差,遺憾落選。那次,王志超見到了三年沒回家過年的媽媽。“兒子,記住你對媽媽的承諾,媽媽在清華等你!”王君訓給兒子打氣。“媽媽,我一定會考進清華的,來北京找你!”王志超認真地說。
當陽市的冬天很快來了,又濕又冷。74歲的趙昌珍抵不住寒冷,關節炎又犯了。這種慢性病,治愈太難了,老人心里尋思,還不如不治呢,省點錢給外孫買學習資料和營養品。
了解到王志超家庭困難,學校和民政局每月補助他600元錢。外婆將這600元錢全交給他,叮囑他在學校吃好點。志超知道外婆的苦心,他從自己的零用錢里省出一部分給外婆買藥。他每天下午在學校食堂,都選最便宜的4元套餐。一個月,他攢了200元,遞給外婆。“外婆,您去醫院看腿吧。”“哪兒來的錢?”“我不告訴您,反正是我自己的錢。”幾天后,外婆接到電話,志超在學校暈倒了。去學校后,跟李云老師交流后,才得知王志超每天在學校只吃4元一頓的素套餐,趙昌珍頓時老淚縱橫。此后,趙昌珍每天在家做好可口的飯菜,讓老伴騎自行車給外孫送去,看著他吃完才走。這一送,就是大半年,風雨無阻。
2012年高考前一個月,為了給兒子鼓勁,王君訓專門請了一個月假,回到當陽市,專心照顧兒子。媽媽回來了,王志超感受著久違的母愛,像即將走上戰場的戰士一樣,精神大振。2012年6月7日,14歲的王志超自信滿滿地和同學們一起走進考場……
不久,高考分數出來了,王志超考了685分!李云老師立馬打電話給王志超。“王志超!你考了湖北第八名,宜昌理科第一名!你是狀元了,宜昌高考史上最小的狀元!”一家人頓時歡欣鼓舞。王志超第一時間撥通了媽媽的電話:“媽媽,我考上清華了!我就要到北京和您團聚了!”電話那端的王君訓早已哽咽難言。
填志愿時,王志超只填寫了一個志愿——清華大學!7月17日,他收到了清華大學寄來的錄取通知書。喜訊傳來,因腿疼臥病在床的趙昌珍,高興地從床上坐起來,下了地,打發老伴快買鞭炮和喜糖喜煙,招待前來祝賀的親鄰。14歲的王志超考上清華大學,這一消息轟動了十里八村。他還被請到三峽新聞網,和網友們交流“狀元經”。王志超感激地說:“我能考上清華,要特別感謝外婆。她用無私的愛為我營造了一個溫馨的港灣。”
2012年9月15日,是清華大學開學報到的日子。暖暖的晨曦中,開往火車站的大巴來了。王志超含淚和外婆、外公揮手告別,踏上北行了汽車。他人生的下一站,將在北京。那里,有他的求學夢。那里,還有等著他的媽媽……
(李羽儀整理)
編輯/黃書滿